一箇中國人,只要他想真正瞭解中國的政治體制和社會經濟生活是如何演變和運轉的,只要他想真正懂得中國人的精神核心以及中國人骨子裡的性格,那麼,有三本書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是非讀不可的。
這三本書就是《易經》、《詩經》和《春秋左傳》,它們簡直就是中國文化的總源頭。如果把中國文化比作長江黃河,那麼這幾本書就是雪山,是雪山的融水成就了長江黃河,後世的兩漢文是長江黃河的上游,唐宋文是中游,明清文就是下游了。以至於今日,文言文已經流入東海了。可是,我們中國文化的雪山,千百年來都矗立在那裡。如果我們想去尋找中國文化的根,不是往西去雪山,而是去入海口,豈非北轍南轅?那些被海水稀釋了的河水,不正如今天那些大量摻水的、魚龍混雜的所謂書麼?
所以,中國之所以是中國,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其根源都不脫這三本書。《易經》解釋了中國人怎麼思考問題,怎麼看待事物的發展變化;《詩經》則簡直就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審美導師;而《春秋左傳》中各式政治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行為模式,則內化為中國人的性格基因,一代一代遺傳至今。
以前讀書,每次讀到中古以後的很多典籍,比如唐宋文,心中總感覺有很多隔閡,總覺得不能完全理解和通達。很多的典故,總是在文章中很突兀就出現了。幾經周折之後,才找到源頭在上古的這幾本書中,但被打斷的閱讀興致就難以再振作起來。於是,心中就有了執念,決心要去通讀這幾本“雪山”一樣的源頭書。但是,當我看了無數的介紹,買了無數的版本,讀過之後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因為讀了好像沒讀一樣,很多疑問仍然無法得到解釋,字是都讀過一遍,但這些文字到底講什麼,始終都停留在表面,無法沉到底層。後來才知道,之所以讀不懂,是因為早在漢朝時人們就讀不懂了,所以,就有了晉朝的杜預去註釋。又到了唐朝,人們就連杜預的注都讀不懂了,於是,貞觀年間的孔穎達就對杜預的注再作了註釋。
直到一年前,我讀《古文觀止》中的左傳選文,發現《左傳》是單一文集中選文最多的書,足足有34篇。其他重要文集,如《史記》和《戰國策》,《古文觀止》也不過各選了14篇。為了更好地理解這34篇左傳文,我尋思一定要找來全本《左傳》讀一讀。
偶然看人提到,說要真讀明白《春秋左傳》,那杜預注、孔穎達疏的版本無疑是最好的。於是滿世界找,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只有杜預注,沒有孔穎達疏,買過,看不懂,棄之。楊伯峻的《春秋左傳注》據說是比較好的,但讀起來還是覺得不夠味道,很多我想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的內容都沒有。其他版本就更是等而下之。後來發現只有北京大學出版社李學勤主編的《春秋左傳正義》一書,既有杜預注,也有孔穎達疏,還是簡體,並加了現代標點,滿足了我的一切要求。只是這套書1999年出版後就不出了,孔夫子舊書網的舊書又貴得離譜,只好求助萬能的TAOBAO,找人影印了一本。
收到《春秋左傳正義》之後,發現上中下三冊,足足有1500多頁,開啟之後,一通狂讀就停不下來。讀著讀著,我不禁心情激盪,心中不停地發問:這樣的好書為什麼沒有早發現?為什麼古人治學那麼嚴謹和細緻?為什麼那些“水書”鋪天蓋地地印,而這些“硬核書”卻只印一次就不再印?這得多耽誤那些真正想讀書的人啊?如果孩子們能讀這些“真貨”書,而不是去讀那些“水貨”書,那該多好啊?
又想起坊間各種《古文觀止》版本,當真是良莠不齊,各篇文章中最重要,也是最難掌握的虛詞概不註釋。這樣的書,拿來給孩子們學習,最終就學了個表面功夫。既不知道這些虛詞的意思,也不知道虛詞的詞性,這些用了虛詞的句式到底是怎樣,也不甚明白,更遑論為什麼是這樣。又可氣又可惜的是,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從哪裡接受的觀念,覺得讀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求甚解”。對,陶淵明是說過“好讀書,不求甚解”,但他接著就說了“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呀。家長只看到“不求甚解”,卻不去想為什麼他又說“欣然忘食”。人家都說“欣然忘食”了,肯定是廢寢忘食地琢磨啊,偏偏我們這些後人還真以為陶是“不求甚解”,這不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嘛?
我想,“會意”其實是有三個層次的,一是心知其意而口不能言。比如,我家孩子考試,要求解釋“廣陵散自此絕矣”一句中的“絕”字,孩子知道“絕”的意思是“沒有了”,但就是說不出“失傳”兩個字來,請問,考試時答題寫“沒有了”,能得分嗎?“會意”的第二個層次是知而能言,雖不中亦不遠;第三個層次是言而能中,即確解。請問,現在的考試,有哪次考試不是要求“確解”的呢?既然考試要求“確解”,又認為孩子們讀書“不求甚解”即可,這不是坑人嗎?誰不知道現在的考試是一分淘汰一操場的人呢?
再說了,如果學文言文可以不求甚解,那麼,是不是說,學現代文也可以不求甚解?學英文也可以?好吧,我們假設可以。請問,孩子們做數學題時,可以不求甚解麼?通常數學題做不出來,往往是因為中文字表述的題目明明隱含了三個條件,白字黑字在那擺著,可是孩子們就是隻能看到或明白一個或兩個條件,這不就是不求甚解的禍害嗎?
所以,我向來對那些讓孩子們更加糊塗的書大肆出版感到不滿,對那些像《春秋左傳正義》這樣的好書難覓蹤影感到遺憾。我有時候想,大家都知道tongzhi者願意思想上實行愚民政策,難道學習上也喜歡實行愚民政策?
於是,立即又下單去買了《易經》和《詩經》。巧合的是,這三本書都是孔穎達疏,而孔穎達的疏簡直比正文還好看。我想,最近幾年我都不應該買書了,也不用看其他書了,先讀完這三本書,就能給我至高的精神享受。
君子曰:人世間值得讀的書並不多。讀一本值得讀的書,勝過千萬本含水量高的書。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用一兩年時間讀一本《春秋左傳正義》,不僅文言文功力能真正提高一大截,而且還能真正享受和感受思想的美!
sponsored links
為什麼說《春秋左傳正義》影響了中國人的底層思維邏輯?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