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招展槍刀閃爍,我軍向西徵;大軍浩蕩人人英勇,日匪心膽驚……
這是曾經響徹東北抗聯軍嘹亮的軍歌。
然而,它的創作者楊靖宇將軍卻永遠地倒在了冰天雪地間。
然而,在他犧牲後,慘無人道的日軍仍然沒有放過他,而是殘忍地切開了他的腹部。之後不久,參與屠殺的日軍將領在毒死自己的妻女後,選擇了剖腹自盡。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一切都要從楊靖宇將軍的童年說起。
1905年,楊靖宇出生於河南確山縣李灣村中,由母親一人將他和妹妹撫養長大。從小,楊靖宇便體格健壯,一身浩然正氣,經常幫扶同學。
可地主兒子卻總是盛氣凌人,欺辱窮人家的孩子,將他們的尊嚴踩在腳下,楊靖宇看見了,直接將其拽下,拉到一間破廟裡,用同樣的方法“教育”地主兒子,讓這些紈絝子弟也嚐嚐被羞辱的滋味。自此,村子裡的地主兒子再也不敢欺負人了,窮人孩子在他的守護下得到了安寧。
這份正義楊靖宇一直都長存心中,直到他加入革命後,才意識到,他這一生,必將為革命鬥爭到底。於是,楊靖宇積極在家鄉一帶組織號召民眾,投入到革命浪潮中,而他本人,則五次被捕入獄,在獄中受盡酷刑,卻堅守黨的秘密,從未向敵人低過頭,吐露半個字。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企圖用武力征服中國,各地愛國人士紛紛踴躍抗日,楊靖宇也不例外,他主動申請前往東北一帶,參與前線的抗日工作。
在東北,他響應組織號召,組建了東北人民革命軍,而這支隊伍,在後續的抗戰中,屢屢粉碎了敵人的作戰計劃,成功打擊了敵人囂張的氣焰。
這讓日軍十分懼怕,如何扳倒楊靖宇,便成為了日軍的首要目標。
日軍想過很多種計謀,但都沒有得逞。最後,日軍透過三次瓦解楊靖宇將軍身邊的不忠之人,將其困在了深山之中,無法繼續突圍。
第一次,是楊靖宇最信任的師長程斌,曾隨著他出生入死,卻悄無聲息地投敵,並慫恿其部隊的115名士兵一起叛變,成為了敵軍對抗楊靖宇的一枚棋子,為了向敵人表示忠心,程斌不僅將楊靖宇軍隊中的機密一一透露,甚至親自縱火燒燬了70多個補給庫,致使楊靖宇部隊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
軍需物資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前線又在進行抗戰,一時間,楊靖宇也無力迴天,只能根據形勢的走向制定下一步的計劃。此時,他已經陷入包圍圈內,與敵人殊死搏鬥中。
結果緊接著,第二次叛變來襲,楊靖宇身邊的警衛排長張秀峰也無法忍受艱苦的環境,叛逃了。這位楊靖宇視若親子的小排長,狠狠地在他心上劃了一刀,從十五歲撫養到成人,張秀峰朝楊靖宇吐露出藏匿已久的蛇信子,同時席捲了9960元抗聯經費,並將楊靖宇的行蹤暴露,導致敵人縮小搜查範圍,一步步逼近。
儘管如此,楊靖宇還是帶著僅剩無幾的兩名士兵一直尋找突圍的機會,隨行的糧食逐漸消耗殆盡,沒有了糧食,戰鬥力都會大大減弱,於是,兩名士兵希望能夠下山獲取糧食,以此來支援戰鬥。不幸的是,他們沒能躲過敵人的搜查抓捕,鬼子對其嚴刑拷打,可骨子裡中國軍人的血性在燃燒,他們寧死不屈,硬是一個字都沒說。
鬼子沒轍,只能繼續守著這片山,時不時地搜山,這時,一個村民的告密讓日軍看到契機,於是加緊動作,終於搜查到了楊靖宇將軍。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1940年2月,趙廷喜同村內幾名農夫一起上山砍柴,想弄點柴火好過冬,還沒進山,遠遠地便看見日本鬼子在山下巡邏,同行的農夫不明就裡,但趙廷喜心中門兒清,他低聲說:“這是來抓楊靖宇的!”
農夫們只想快速砍完柴早點回家,小心地避開日軍,抄小道上山。突然,轉角處竄出一個身影,穿著破爛,隻身一人,看到他們後,從懷裡掏出銀錢,希望他們能帶點糧食和禦寒的衣物上山來。趙廷喜一眼就認出了楊靖宇,滿身的凍瘡,已然是瀕臨死亡之際,趙廷喜勸說楊靖宇投降,但他用微弱卻堅定的聲音反問道:“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見勸說無用,幾人也不多做停留,匆忙下山了。一路上,趙廷喜恐懼不安,英雄楊靖宇的藏身之處,無疑是個能招來殺身之禍的秘密,於是,為了自保,趙廷喜轉頭跑向山下的日軍,告了密。
這時,日軍本就為了抓捕楊靖宇將軍,派出了人馬進行搜尋,只是山上太大,一時間無法準確定位,但有了趙廷喜的線索,楊靖宇的藏身之處漸漸明瞭。大批日軍衝上山內,開始新一輪的大肆搜捕。楊靖宇察覺到日軍的動靜,拖著疲憊的身體向旁邊跑去。
三次背叛一步步讓英雄陷入絕境,從身邊最親近的戰友到一直守護的人民,楊靖宇也曾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中,難道是他一直堅守的信念錯了嗎?後來,他頓悟了,他守護的是這個國家,以及所有愛國的人民,這些賣國求榮的漢奸並不是他需要守護的物件,他也不必為此而困惑。
他耗盡了最後的力氣,在一棵樹下燒光了身上的檔案,抱著必死的決心,準備生命最後的戰鬥。
猛烈的槍擊響徹整個山中,楊靖宇將軍率先射擊,擊斃了幾名日軍,對於敵人的招降,他沒有理會,直接決絕地做出選擇,為了中國不再受欺辱,為了中國人不再被壓迫,奮起殺敵,他心中的光亮,必將會隨著那鮮豔的紅旗照亮整個華夏大地。
這場長達二十分鐘的戰鬥,是楊靖宇最後的吶喊,英雄身上的一個個血窟窿,是在與鬼子的惡鬥中受的傷,而胸口上的致命一擊,卻是曾經部隊內的機槍神射手張奚若親手射中的,這個叛賊,在鬼子的命令中,毫不猶豫地按動了扳機,殺害了英雄楊靖宇。
最終,他倒在了冰天雪地中。
只是,一連五天被困在深山之中,沒有乾糧的楊靖宇是怎樣挺到現在,還這般孤勇?
劊子手們難以想象,他們迫切地想得到答案,竟殘忍地將將軍的腹部剖開,進行檢驗。等到胃完全暴露在眼前,卻震驚地發現,未消化的棉絮以及草根樹皮清晰可見,除此之外,再無其它。
原來,這麼些天,楊靖宇僅憑這些東西,靠著驚人的毅力熬住了嚴寒和追捕。看到此,日本將領當場落淚,在其軍旅生涯中,從未見過這般鐵血英雄。
可是日軍依然歹毒地割下了楊靖宇的頭顱,並裝到木箱裡遊街示眾。
而後,一位日本將領更是在日記中寫道
“雖為敵人,目睹其壯烈依然為之震撼,大大的英雄。”
英雄已逝,鬼子們卻連他的遺體也不放過,喪盡天良地進行一系列自以為具有威懾性質的活動,百姓赤紅著眼睛瞪著這群惡魔,憤恨之情無以復加。悲痛之下,革命戰士們前仆後繼,延續著英雄楊靖宇的腳步一步一步地踏上新的征程,將中國被侵略的土地一點一點地收復回來,將揮舞著刺刀的日本鬼子趕出中國。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曾經參與謀害的日本將領岸谷隆一郎終於無法承受內心的譴責,寫下遺書:
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擁有像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而後將妻子和女兒毒死後,自己切腹自盡了。
而致使英雄楊靖宇陷入絕境的幾名叛賊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程斌在鎮反中被當場擊斃,告密的村民趙廷喜也被人民政府押往楊靖宇的墓前當場擊斃,以慰烈士英靈。
為了永遠紀念這位英雄,政府將楊靖宇犧牲的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可是,直到這時,楊靖宇還是身首異處,怎樣找到楊靖宇的遺顱成了我黨最關心的事。
後來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在長春醫學院被損毀的器材堆裡發現了將軍的遺顱,在楊靖宇將軍犧牲後的第18年,他的遺首和身體終於對接起來。
組織也終於能夠在他完整的遺體上蓋上國旗,合棺下葬。
英雄楊靖宇雖然逝世,但是其精神依然永存,如火一般的信念一直影響著後世,他堅信抗戰勝利的光輝會照到每一寸華夏土地,中國人民不再忍受壓迫屈辱的生活。正是千萬個英雄烈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下了外敵的槍林彈雨,鑄造了這鋼鐵一樣的長城,他們用堅定的意志及不屈的信念讓這片遼闊大地重新煥發出生機,讓心中理想的新中國成為我們現在的繁榮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