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歷經50餘年的土山漢墓考古,是我國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理念轉變的縮影,凝聚著三代考古人和博物館人的夢想。
在江蘇省徐州市市區南部,有一座呈南北走向的山脈——雲龍山,因山分九節、蜿蜒起伏、狀似神龍而得名。土山漢墓位於雲龍山北麓低緩的山腰上,藉助山勢夯築形成一底部直徑近100米、高約16米的高大圓形封土堆,從上世紀30年代和80年代的老照片上,仍能明顯感受到土山封土的高聳挺拔和巍峨壯觀。
土山附近一直有居民居住。1969年5月,附近居民在取土時發現了一號墓,1970年7月,南京博物院對該墓葬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各類文物100餘件,其中的銀縷玉衣、鎏金獸形硯、雁足銅燈等珍貴文物更是轟動一時。由於一號墓偏於土山封土北側,且規模不大,大家普遍認為封土下應該還有大墓。
1977年,徐州博物館組織對土山開展考古勘探並發現了規模更大的主墓,即二號墓。在隨後的幾年間,徐州市政府前後兩次組織開展考古發掘並清理了東耳室,但最終因為資金、堆土、拆遷等問題而擱淺。1999年,徐州博物館新館落成,與土山漢墓僅一牆之隔,土山漢墓的考古工作很快被重新提上議程。但這時候對土山漢墓的認識已不僅僅是考古發掘,更多的是關於保護、展示利用、周邊環境提升改造等一系列問題,這一思路得到了國家文物局和江蘇省文物局的首肯和讚許。
2003年至今,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土山漢墓經歷了封土發掘、整體保護規劃、重點工程建設、室內發掘的漫長曆程。考古工作也從室外考古轉為室內考古,從單純田野考古發掘轉變為發掘與保護同步、修復與展示並重。2020年,土山漢墓考古發掘工作基本結束。至此,歷時半個世紀,凝聚三代考古人和歷代徐博人心血的土山漢墓,即將成為重要的遺址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土山二號墓是我國目前已發現東漢時期儲存較為完整、獲取資訊最為豐富的大型諸侯王陵墓。土山二號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墓上有高約16米、底部直徑近百米的圓形封土。封土層層夯築而成,封土內包含大量西漢時期的瓦片、陶片、封泥等,僅封泥已發現4500餘件,包括有西漢楚國職官、縣(鄉)邑、私人等封泥,對於研究當時的文書傳遞、職官制度、疆域變遷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意義。
墓葬為磚石混合結構,平面近“甲”字形,由墓道、耳室、甬道、前室、後室、徼道及黃腸石牆組成。除耳室外,其他墓室外砌有一週黃腸石牆,上覆有四層封石。考古學家判斷,該墓葬的營建過程中調動了巨大的人力資源,耗費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據統計,墓葬用石4200多塊,近1000立方米,大部分石材形制規整、打磨精細,僅觀察到的石材上陰刻銘文或白書文字的工匠姓名已超過180人,夯土方量超過4.5萬立方米。青磚包括長方形磚、楔形磚,大量用於耳室、墓室券頂和鋪地,數量超過4萬塊。墓室中大量使用木材,經鑑定有柏木、梓木、樟木和杉木等。
土山二號墓共發現各類文物4850餘件。其中墓室內出土文物350餘件,按照功能不同分置於各墓室中,東耳室為庖廚間;西耳室為車馬室;前室東部為車馬器、兵器和娛樂器具,西部為祭祀用品;徼道內主要為陶器,其功能已由巡邏警備道路轉為藏槨;後室為主棺室。出土文物有陶器、金屬器和玉石器,陶器中有大量成組的彩繪陶器,方案、圓盤、耳杯等組合完整清晰,其中抽屜形方盒為國內首次發現。玉石器包括玉衣、玉席、玉枕等殮葬玉器,出土了成套的耳杯、盤、案、勺等祭祀器物。
考古發掘釐清了東漢早期諸侯王陵墓的營建過程、建築結構及建造方法,對研究東漢帝陵形制乃至中國墓葬制度演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透過券磚上的文字,各個墓室的名稱功用得以明確:前室為“前堂”、後室為“官(宮)室”、迴廊為“徼道”。首次發現較為完整的東漢諸侯王彩繪漆棺,明確東漢諸侯王(後)使用雙層套棺的棺槨制度。
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兩漢期間,這一地區受到漢王朝的高度重視。如今,西漢楚國和東漢彭城國的都城均得到考古證實,西漢楚王陵墓、高等級貴族墓考古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然而,徐州地區東漢時期考古工作開展相對較少,土山二號墓的考古發掘工作填補了這一空白。如今,土山漢墓將轉入墓室本體、封土和出土文物保護的新階段,隨著土山漢墓陳列館的改造建設,我們將得以管窺東漢時期諸侯王陵墓制度和當時的社會生活。
(作者為江蘇徐州博物館副館長)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21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