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南部有紅井路、六合路,因盤旋於高山之上形成髮卡彎而著名。近日西山深處的雙大路二期天津關至沿河城段完工通車,為北京自駕愛好者提供又一個好去處。雙大路是京西在深山設計的一條公路,它沿遼金時期的西奚部族通道穿越於京西北部深山。西起於清水西北部的雙塘澗,東至雁翅鎮西北的大村。西段一期工程雙塘澗至柏峪隧道,已於十年前通車。二期工程西起於柏峪隧道,東至齋幽路段於上月驗收貫通。雙大路中段在高山峻嶺中穿行,使得擔心被遺忘的數個村莊不再閉塞。
這條公路由沿河城西部的齋幽路西上,穿越在龍門口、劉家峪溝南側山間。無論是緊鄰沿河城的沿河口、龍門口,還是已外遷的劉家峪東西大臺都受益非常大。遺憾的是幾年過去劉家峪村依舊荒涼,遺留下的民房更加破敗。
雙大路二期全長17.9公里,全路段有兩條隧道,15座橋樑。設計技術等級為三級公路,設計時速為30公里,設計路基寬8.5米,路面寬7米,除去上下行車道外兩側均留有行人步道。
雙大公路建設採用現代高速建設方式,逢山開路遇溝建橋。所以駛過劉家峪後,但見飛虹疊架山道彎曲盤旋。
橋樑跨越山谷連線山體,或橫空直架,或如彩虹懸空,給這寂靜的深山增添新的畫面。
有的路段猶如巨龍擺尾,彎曲延伸。
有的層層疊架,形如髮卡。
路途中醒目的老地名標誌,使得這些村莊不會再被遺忘。
東大臺、西大臺,這些曾經留下足跡的村莊不再閉塞。雙大路的開通給三大臺帶來生機,一條高山鄉道從溝底盤旋上升到東大臺。
再向上行終於望見了王大臺,王大臺與東大臺隔著一條裂谷不架橋很難與東大臺連線。王大臺的房屋和幾年前基本沒什麼變化,萬歲的大紅標語依舊醒目。無意中拍的兩張照片,均有村民拉著馬馱水的身影,說明這兒的村民依舊過著近乎原始的生活。旁邊有人說這回王大臺也許出名了,其實王大臺早已名聲在外。只是公路的貫通使這裡不再閉塞,被遺忘的擔心也許是多餘了。
但是在王大臺對面,原有自然聚落“撒氏”已經無法尋覓其蹤跡了。撒氏地名據說是天津關光緒年間守關人王廷璽所講,天津關口東、王大臺對面曾有古人居住的遺址。其地形背依棺材山,腳踩陰坨嶺,踏過黑龍潭。遼金時期,東西南北四大臺連年征戰。金太宗宗翰克太原撒刺答破天津關後,留下一支親信在此駐守。如今最後的守關人早已過世,撒氏也就成了傳說。
雙大路猶如巨龍,或隱或現地穿行於這曾經人煙絕跡的深山中間。在為深山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也好似動了大手術的人體需要多年的養護才能使植被恢復。
由沿河城向西上行的雙大路,第一處穿山隧道是巖坡頂隧道。隧道不長,所以也就沒有標明多少米。“巖坡頂”一名以前沒聽說過,但它肯定是當地俗稱。“小堆曰阜,平原曰坡”。一千多米高的山還稱坡,可知在習慣了高山的人們眼裡都是坡。“巖”在深山發音不能讀巖,而是讀苶,其實還是山崖斷崖的意思。
天津關隧道是雙大路二期的高點,全長996米,也是一二期路段內最長的隧道。
過天津關隧道下行,在柏峪隧道前是黃草梁下的天津關遺址。
黃草梁七座樓長城文保碑就立於天津關遺址, 向南下行進入爨柏景區,北上則可登黃草梁。
過柏峪隧道,有明代宛屬名山墨雲山。《宛署雜記》記“墨雲山在縣西二百餘里。下有黑龍潭、柏谷間、龍門洞,上有魚鼓石、塘石、並列二孔,用手拍之其韻如鼓。
塘之上有張仙洞,深闊二丈餘”。下行至燕家臺,有東西龍門澗。在十字路口西行可達一期高點黎元嶺。
提示:雙大路山高路險,二期由西向東下行危險係數大。建議從齋堂東走齋幽路由東向西上行,即可領略高山風景又有安全保障。下山由燕家臺路口南行從清水沿109國道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