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一
日本在做深海核試驗,結果導致核洩漏,為了掩人耳目主動摧毀了福島核電站,結果世人看到的就是2011年日本福島地震,引發海嘯把福島核電站洩露,目的就是企圖瞞天過海。
傳聞二
2018年9月6日凌晨,日本北海道發生6.9級地震。有媒體釋出訊息,爆料日本可能在偷偷地做地下核試驗,由此引發地震。
一提到日本地震,不少網友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是不是在搞地下核爆?@工程師天張就帶您瞭解一下地下核試驗,看看日本有沒有膽子在全世界眼皮底下搞小動作。
01
美國的地下核試驗
1971年11月6日,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安奇特卡島發生了一次7級地震。震中形成了一個直徑為158.6米、最大深度為18米的塌陷區。但是,並不是自然界的力量導致這次地震,而是美國代號為“小罐”的地下核試驗造成的。
很多人納悶,不是說日本地下核試驗嗎,怎麼扯到了美國?我們先來看一組資料:截止到2016年,全球共有8個國家進行了2061次核試驗。其中,美國1032次,蘇聯(俄羅斯)715次,法國210次,英、中、印、巴、朝合計104次。從這裡看出來美國絕對是核試驗的大戶,自己就佔了一半。
美國內華達核試驗場
美國第一次秘密核試驗開始於1963年,最後一次為1990年5月。從1945年到1993年,美國總共進行了1051次核試驗,其中地下核試驗836次(其中秘密進行了204次)、大氣層核試驗210次、水下核試驗5次。美國的核試驗青睞於在地下進行,所有的地下核試驗都是在內華達試驗場進行的。
地下核試驗
到了上世紀1950年代的末期,無論美國,還是蘇聯,都發現在地面上搞核試驗,放射性物質極大地汙染了環境,從此逐漸就不再搞外空、大氣層和水下核試驗。到了1963年,蘇聯、美國和英國一起簽署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全部轉入地下核試驗。
地下核試驗就是將研製的核彈頭或核裝置,以及各種探測器一起埋放在特定的坑道或吊置於大口徑豎井底部,採用合適的材料(如岩石、水泥等)回填、封垛,使它封閉在地下一定深度後再實施爆炸的一種核爆炸方式。
地下核試驗有平洞和豎井兩種方式。平洞試驗要求有合適的山體,因此選定的試驗場區可試驗的次數和爆炸當量都會受限;豎井試驗可供選擇的地形、地質條件多得多,還可以做較大威力的試驗。相比之下,豎井方式就成為地下核試驗的主要試驗方式。美國、蘇聯在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採用豎井方式進行核試驗。
根據核彈頭或核裝置埋設的深度不同,地下核試驗可以分為深、淺兩種形式。
①淺層試驗埋設的深度通常只有幾米至幾十米,這種核爆炸產生的能量大部分都跑到空中去了,所以它不能引起強烈的地震。
②深層試驗要求火球不露出地面,核爆炸產物封閉於地下,所以通常看不到核爆炸的外觀景象,隱蔽性較好。一般埋深在幾百米至數千米,對於萬噸級的核試驗井深須超過300米。埋設深度有個計算公式:
埋深h(米)≥120(千噸TNT當量)的三分之一次方。
雖然爆炸產生的能量都被密封在地下,,但是會在區域性區域內引起地震。
所以在全球禁核的大背景下,不論是有的國家“做了不說”搞核威懾,還是有的國家“說了不做”搞核訛詐,從地震波的角度來監測,看來是一個出路。
02
全球全面禁核國際監測系統
全球核擴散危機嚴重威脅到世界的和平與穩定。199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全面禁止核武器試驗條約》。在總結了全世界的地下核爆偵察識別科研成果後,依據條約聯合國裁談會科學專家組打造了全面禁核試條約國際監測系統(IMS),並開展了3次大規模全球技術聯試,提出了4種主要的監測手段:地震、放射性核素、水聲和次聲,並在全球範圍內建立相應的臺站。其中:
①基本地震臺站50個,輔助地震臺站120個;
②放射性核素站80個;
③水聲站11個;
④次聲站60個。
我國境內佈置了基本地震臺站2個,輔助地震臺站4個,放射性核素站3個,放射性核素實驗室1個,次聲站2個。
但是這些監測手段,但從數量上來看,地震臺站居多,也反映出全球地震波探測是監測全球地下核試驗的首選方法。
全球地震波探測地下核試驗
地震波是監測地下核試驗的最快方法,大家最直觀感受到的就是我國的地震臺網無論全球哪裡發生了地震,第一時間就會發出地震速報。因為無論是天然地震,還是地下核試驗都會產生地震波。
無論是在地震中岩石破裂還是在爆炸過程中,地球內部會迅速產生非常強大的力量,這導致震源周圍的岩石劇烈震動,進而產生彈性波,它們可以行駛數千上萬公里。現在的地震儀非常敏感,不需要太多就可以觸發,當地震波被靈敏的地震儀檢測到,透過分析這些彈性波,可以接近實時地監測地下核試驗。
天然地震波與核爆地震波一樣嗎?
不熟悉的網友以為都是地震波,天然地震和核爆引起的地震還有差別嗎?是的。自然構造地震的地震波形與爆炸的地震波形差異特別大。首先,波形看起來非常不同。雖然地震會產生強烈的 S 波,但地下核試驗的地震圖缺少大部分的S波,但是 P 波占主導地位。
P波由一系列壓縮(增加介質密度)和稀疏(降低介質密度)形成。這些變化是由壓力引起和影響的,因此,P波中的P可以代表壓力,P波也是所有地震波中速度最高的,並且是最早被地震儀記錄的。
S波在自然發生的地震中占主導地位,S 波垂直於波的傳播方向移動,也就是垂直於地表上下震動,地震波就從震中向遠處傳播。S 波在岩石中的傳播速度比 P 波慢得多,因此它們在地震儀上記錄在 P 波之後。
藍色是自然地震波,先P波再S波;紅色是地下核爆地震波,P波居多靠前,S波極少靠後
03
日本想不想擁核?
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他肯定是極其夢想擁核的。早在1943年二戰期間,日本感覺到形勢對他越來越不利,日本海軍就啟動了核計劃,與京都大學聯合實施“F計劃”,由日本著名核物理學家荒勝文策領導實施,但是受限於鈾礦石的供應短缺和技術難題,最終不得不放棄。
到了1945年,盟軍在太平洋上逐漸佔了上風,日本的“仁方案”組也在加緊搞鈾分離試驗,幾近成功,後來因為美軍轟炸東京,分離設施被毀,“仁方案”終止。
甚至到了1957年,日本首相岸信介還明確表示:出於自衛,日本也不排除擁有核武器。由此可見,日本是一直沒斷了擁核這個念想。
日本敢不敢擁核?
捱了美國兩顆原子彈轟炸的日本,算是嚐盡了核的美妙與痛苦。再加上日本在二戰期間在我國、東南亞等各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不得不說,一部分日本右翼分子真的是毫無底線,如果擁核也許他們會更加肆無忌憚,那樣將會嚴重威脅到鄰國乃至全世界的安全。
雖然日本很愛搞偷樑換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把戲,但是在全世界地下核爆地震波監測網路的嚴密關注之下,縱然他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去。就拿朝鮮為例,朝鮮在2009年搞了一次地下核試驗,立馬韓國就監測到了這次核爆引發了4.5級地震,核爆當量在2000至7000噸TNT。之後朝鮮進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試驗,又馬上被監測到引發了4.9級地震,還被發現是與2009年那次一樣使用了一個坑道,連核試當量都計算出來是5000到1.75萬噸TNT。試問,日本有多大能耐,能夠把地下核試驗給完美偽裝成自然地震,能夠騙過全球地震波監測系統呢?估計日本沒這個能力。
04
結語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不要掉以輕心,對日本這樣對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不認罪不道歉的主,必須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水平,任他魔高一尺,我們更要道高一丈,也許五指山下或者緊箍咒才是他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