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
當今時代,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在人類的生活質量迅速提高的同時,全球人口的總數卻逐年在上升,人口激增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維持人類正常生活所需的糧食供給問題了。
糧食能不能自給,關乎到一個國家民生的根本問題,若糧食供給出現問題,即使這個國家再發達,遲早也會出問題的。就拿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來說,其國內的適合耕種的面積極為有限,日本的山地丘陵佔全國總面積的71%,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說法。
根據2021年3月,日本官方釋出的資料來看,目前日本的總人口為1億2562萬,這個國土面積略小中國雲南省的國家(日本總面積為37.8萬平方公里,雲南為39.41萬平方千米),其人口卻是雲南的2倍多(2019年末,雲南省常住人口為4858.3萬人)。
雖然日本素以農業科技先進而著稱,可畢竟國內適合耕種的平原面積就那麼多,且是國內的最大平原——關東平原,由於其過於靠近日本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東京的緣故(至今,日本仍沒有法律意義上的首都,這個問題我過段時間會再寫一篇文章講述),故並不能完全發展農業。而日本只能將守住耕地紅線的希望,主要託付於日本第二大平原——石狩平原了(位於日本北海道島的中西部)。
北海道▼
以津輕海峽與日本本州島相望的北海道島,是日本的第二大島,如若以日本正中的關西地區來看的話,北海道島正好位於其東北方向。
提起北海道,想必首先大家浮現在腦海中,肯定 堆銀徹玉的雪景了。其實,北海道不光是日本欣賞雪景的最佳地區,還是日本人民心目中重要的商品糧產地。
北海道面積約佔日本的五分之一(22%),以不到日本5%的人口(500餘萬人,還不到東京的一半)產出了日本全國60%左右的糧食。根據統計,近年來,北海道的小麥、水稻、馬鈴薯、牛肉和乳製品等產量常年位居日本首位,是目前全日本貨真價實的主要商品糧基地。其實,北海道島的平原不光有石狩平原,較大的還有勇拂平原和十勝平原。
此外,北海道的農產品不光供應國家,還是日本的創匯產品之一,其透過諸如小樽港等沿海港口遠銷海外,比如用來生產纖維的主要原料——亞麻。不過,在如今北海道物產豐饒的背後,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拓荒往事。
北海道▼
北海道,舊稱“蝦夷地”。其由於較高的緯度造成了光照不足、氣溫較低以及土壤情況不佳等劣勢,讓北海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被從中國東北地區遷移過來的扶余族人(今日大和族的前身之一)所忽視的蠻荒凍土。日本幕府長期對開發北海道興趣寥寥,直到18世紀俄國人佔領整個西伯利亞之後,這種情況才發生變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起初本州島蝦夷人的活動範圍,扶余族人花了一千餘年的時間,才獲得本州島的。而原本在本州島散居的蝦夷人,則被迫北渡海峽來到了北海道的。
而“蝦夷”一詞,實際上是一種歧視性的稱謂,是大和民族用來形容蝦夷族群,處於毛髮長如蝦鬚的未開化狀態的。
阿伊努人從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堪察加半島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等地而來。他們長期處在氏族社會,遷徙北海道後,依靠狩獵採集為生,農業水平不高,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
阿伊努人▼
位於日本關東關西地區幕府,雖對開發北海道興趣寥寥,可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的。早在室町時代中期開始(公元1450年前後),便不斷有大和人渡過海峽北上,在北海道南部登陸並進行屯墾活動,擠壓蝦夷人的生活空間。而松前藩大名的始祖松前慶廣(1548年9月3日生人,死於1616年10月12日)就是其中一位,並最終成為了蝦夷蠣崎氏的第五代當主。
此後松前藩甚至渡海建造了福山城,佔領了北海道的部分土地。不過由於沒有幕府的支援,松前藩始終沒有完全佔領北海道,阿伊努人也曾多次反抗松前藩的統治。
在18世紀中後期,隨著俄羅斯人不斷的擴張南下,出於國防需要,日本幕府首次開展了對北海道、千島以及薩哈林島等地的勘測活動,此後不久北海道就成為幕府的直轄地。
為了防止俄羅斯人尋機擴張,德川幕府下達了移民實邊的政治命令,
這批移民抵達北海道後,往往會在自家附近種植水果蔬菜,來維持日常所需,除此之外也會採取販賣海白菜的貿易行為來獲得更多的收入。
這些生活在溫暖地帶的移民,吃慣了大米飯的他們,在準備向北進發時,還從家鄉帶來了水稻種子。不過由於北海道過於惡劣的氣候條件,不適合種植水稻,故在這一時期,這些移民是沒有多少大米飯可吃的。
日本北海道函館▼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政府為了改變北海道地廣人稀的狀況,大量招徠移民到北海道開荒。據統計,從1869年到1936年,在這近70年的時間,約有300萬人移民到北海道並定居下來(其中半數為農民,半數為士兵,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與此同時,日本北海道開發委員會,還邀請美國農業專家為這片土地的發展出謀劃策。到19世紀末期,北海道的作物種植逐漸豐富了起來。在此之後,這片沉寂的土地迎來了大拓荒時代。
二戰後,由於糧食短缺的問題,糧食生產中心和海外歸來者遷居地的北海道,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日本政府於1950年成立北海道振興廳,以期透過資源開採,農業種植等方式來盤活這片土地。
經過不懈努力,如今的北海道已能承擔起日本糧庫的重任。而成為的背後,是北海道因地制宜發展的良好農業生產模式。
富良野市紫色薰衣草花海▼
其實除了主要的糧食作物,北海道的園藝種植也發展得不錯。在移民時邊出去,北海道地區的本土園藝植物種類不多且產量有限。直到日本政府從美國進口了一些植物,才讓這裡的園藝作物種植髮展起來。此後經過研究人員的努力,如今北海道西部的溫室大棚,透過北海道發達的水運、航運能力,將諸如草莓、葡萄等多樣蔬果送到全國各地。
園藝植物在北海道的廣泛種植,不僅豐富和優化了日本民眾的飲食結構,也成為了北海道的特色景點之一。比如位於富良野市的紫色薰衣草花海,每年都能吸引眾多遊人的目光,掀起鄉村旅遊的熱潮,日劇《北國之戀》(北の國から)的故事地點就位於這裡。
《北國之戀》劇照和拍攝地▼
除了農作物外,日本政府很早就聘請了國外畜牧業方面的專業人士,力求得到技術上的支援。比如1873年來到日本的埃德溫·鄧(Edwin Dun)了(美國農業學家)。他在北海道傳播牛肉養殖和乳製品加工等技術,引進來自美國的高產奶牛和達勒姆肉牛,為北海道的畜牧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除了陸地外,北海道的漁業資源也相當豐富,因寒暖流交匯而形成的北海道漁場,就位列世界四大漁場之首。
日本的糧食自給率一直不高,基本維持在50%左右,如若沒有北海道發達的,恐怕還會耕地。眾所周知,日本農產品價格昂貴,再加上保護主義,致使外國農產品也很難進來,日本人之所以吃得少,也與日本國情有關。
北海道的冬天▼
其實日本人控制北海道還不到兩百年,就將昔日的北大荒變成了今日著名的北大倉了,這裡面很值得我們學習。
不過北海道只能作為農產品基地來發展了,從日本最近一版的國土空間規劃來看,裡面並沒有北海道的位置,估計日本把北海道當作純農業地區看待了了,短時間不會進行大規模的開發,而這也與日本的國情有關,畢竟日本也是要守住耕地紅線的。日後或許隨著日本人口減少,以及向三大都市圈的人口越來越密集,未來本州島東北部,難保不會和北海道一樣變成純農業地區。
北海道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