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做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那就是披露了之前美國在1956年曾制定的一項用於三年後的核打擊計劃,這項計劃預備在可能發生戰爭的3年後採用。可怕的是,這份清單並不單單是針對當時冷戰期間美國的對頭蘇聯,中國也赫然在列,其被核彈覆蓋的範圍是中國北京、海南、烏魯木齊等總共117個城市,共計使用870枚核彈!
美蘇之間的冷戰,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在二戰結束之後,隨著美國在1947年提出了" 杜魯門主義 "的主張,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正式開始了長達將近半個世紀的冷戰,而冷戰這個名稱,就是因為當時美蘇雙方並沒有發生正面的火力衝突而來的。
但是,在冷戰期間,儘管美蘇雙方沒有發生正面的戰爭,並不代表時局是和平的。相反,當時全球由於美蘇兩大陣營的對峙,顯得十分緊張、焦灼,而國家利益引發的區域性戰爭更是數不勝數,其中著名的就有朝鮮戰爭了,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美國就萌生了之後1959年“大規模報復計劃”的想法。
在這裡需要提醒大家一下,“1959年核打擊計劃”真正制定的時間並不是59年,而是在56年,美國政府之所以在命名中加上這個字首,是因為該計劃是預計在3年後啟動的。
那麼,美國製定的1959年核打擊“報復性”計劃到底有多“喪心病狂”呢?
其實,美國想要進行核武器打擊的想法早就有了。在1956年計劃正式擬定完成前的十多年,美國政府就假設冷戰升級後將核武器投入戰爭的情況,並且為了在戰爭爆發後,能夠以“閃電戰”的形式瞬間摧毀蘇聯50%以上的工業體系,美國政府自20世紀50年代初就開始大規模的研製核彈。
根據資料顯示,美國在1950年的核彈擁有數為369顆,在1953年的擁有數漲到1436顆,而到了20世紀60年代初的時候,他們研製的核彈數量就高達2萬多枚,如果引爆這麼龐大的核彈數量,其威力足以覆蓋全球了。但是這些核彈並不是用來打擊全球各國的,而是準備投放於蘇聯、中國以及德國等戰略重點地區的!要知道,在2015年披露出來的《1959年原子彈需求研究》,也就是核打擊的計劃中,總共有800多頁的核彈投放點,其中300多頁上羅列的城市就屬於蘇聯和中國。
不知道看到這裡,大家會不會產生疑惑,既然美國最開始對於這項核打擊計劃的重點目標是蘇聯,為什麼在2015年披露出來的計劃書上打擊中國的城市高達117個呢?
這就要先談談當時的立場狀況了!或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冷戰只是當時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武裝比拼,其實並不然,冷戰期間的霸權爭奪雖然是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主角的。但是,這長達數十年的鬥爭,是美國和蘇聯雙方及其盟友國共同參與對抗的,而中國作為始終維護共產主義旗幟的國家,自然就“一邊倒”,成為了蘇聯的同伴,在美國的核打擊計劃範圍內,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真正讓中國在打擊計劃中被列為重點目標的緣由,還是因為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慘敗,正是因為這場戰爭,使美國不得不重新看待這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幼獅,畢竟誰也不想幾十年後又一個社會主義大國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上萬枚的預備核彈、800多頁詳細羅列的轟炸城市,如果這份“1959年”的打擊計劃真的在當年實施,想必蘇聯和中國國內的重要交通樞紐、基礎工業設施都會受到大規模的破壞。
但是計劃始終是計劃,儘管這項核打擊計劃最終制定的模板充斥著極大的威脅性,美國政府依舊為了這項“可能實行”的計劃不斷完善了十幾年——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美國不敢輕易實行核打擊的想法,當時的蘇聯聯盟有可以對抗的能力嗎?接下來我們來一起了解下冷戰期間核武器的裝備情況吧。
說到冷戰期間內全球核武器的比拼,就不得不提及美蘇之間著名的軍備競賽了。在冷戰期間,雖然美蘇雙方並沒有正面戰爭的爆發,但是兩者都在不停地研製武器,都想試圖超過對方,以此來起到威懾的作用。
據悉,1945年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成功。隨後在見識到“小男孩”核彈被引爆的威力之後,1949年8月29日,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緊接著也成功爆炸,從此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地位;1952 年10 月31日,美國的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1953年8月12日,蘇聯的第一次氫彈也隨之研製。可見,冷戰期間的軍備競賽一直是不斷升級的,美蘇兩大陣營擁有的核武器數量在該時期內也是不斷增長的。
因此,為了方便討論“當時是否有威脅美國的武裝”這個問題,我們就將比較的時間假設為1959年左右吧!據有關資料記載,自1949年老大哥蘇聯引爆第一顆本國的原子彈RDS-1以來,截至1959年,蘇聯已擁有核彈1605枚,而美國截至60年代初期肯尼迪在任時,已有將近27000枚核彈了,蘇聯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不到,中國更是在1964年才首次完成核試驗。
蘇聯的核武器實力能夠真正與美國相對峙——那要到70年代的時候了,所以,如果說1959年冷戰真的升級為全球戰爭,美國真的實行了“1959年核打擊計劃”的話,蘇聯和中國在那麼多枚核彈的投擲下,受損情況必然十分嚴重!
當然,由於核武器是當時世界上對人類危害最大的武器,它的危害性不只侷限於爆炸的勢能,還有對人類生存環境長久的汙染!如果美國實行核打擊計劃,當時蘇聯25個攜帶核彈頭的戰略轟炸基地必然會全力回擊,到時候美國落得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局,時任政府當然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了。
好在1959年,赫魯曉夫訪美的舉措讓冷戰緊張的局面得以緩解,再加上之後肯尼迪、尼克松等人執政後翻天覆地的政策變化,使“1959年”的核打擊計劃“被迫”擱淺了。
不難看出,美國的“陰謀”之所以沒有實行、不敢實行,主要是因為蘇聯同樣握有核武力量,因此我們研製“兩彈一星”,不是為了像美國一樣計劃進攻他國,而是為了守護和平。如今,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少數擁有核談判資本的國家,美國再想拿核彈頭對準中國疆土,必定會付出慘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