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勸勉,勉勵。歷史上以“勸學”“勉學”“贊學”以及“勖學”(“勖”讀音xù,勉勵的意思)為題作文者甚多,如孔子、曾子、荀子、呂不韋、賈誼、戴德、王符、蔡邕、葛洪、顏之推、韓愈、宋真宗、張之洞、楊昌濟等。
那麼,他們是怎麼勉勵學習的呢?他們是怎麼討論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目的),學習什麼(學習內容),怎麼學習(學習的態度、方法、步驟)的呢?
一部《論語》,處處展現著孔子及其弟子的精神品格。《論語》的第一個關鍵詞應是“學習”。孔子強調學習,中華文明其實就是學習的文明,最重視的是人文教育。學習什麼?首先是學習知識、文化,肯定“學而知之”,而不是“生而知之”。曾子強調學習的重點是學做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有尊嚴有格範的人。
學習內容:學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或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學習目的:學做人,成為真君子、君子儒、君子人格,言行一致,成聖成賢。
學習方法:開放式學習,多聞多見多思考。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多見闕殆,慎行其餘。留有餘地,不貿然下結論;互動式學習,師生與弟子間互動,“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啟發式學習,“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反三”。
學與思的互動關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荀子認為,儒學是為己之學,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小人學習是為了賣弄和譁眾取寵。學習由何入手,又從何結束呢?自誦讀《詩》《書》入手,到學習《禮經》而結束。此即從做書生入手,到成為聖人結束。真誠力行,長期積累,必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學習的教程雖有盡頭,但進取的意願卻不能有片刻的懈怠,畢生好學才成其為人,反之與禽獸何異?
荀子講君子有志,要成為全而粹的人,生死由之,不可移也,謂之德操。這是荀子勸學的目的,即學習、讀書是為了成就君子人格,成為全面而純粹的人。他強調德操—能定—能應—成人,提出了“成人”“全人”的概念。後人又發展為“完人”的概念。比如蘇州大學的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完人”即源於此。總之,學習的內容是經書,途徑是研習詩書禮樂,目標是成聖成賢。古代也有另一類勸學的。宋朝第三個皇帝真宗趙恆的《勵學篇》,其中有日後成為諺語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車馬多如簇”,這種讀書學習的功利性目的,十分明顯。
中華文明是學習的文明,中華文明當然有信仰與不同的信仰體系,但與印度、西亞、西方文明相比較,我們更強調的是後天的學習,是理性的思考。
中國文明是學習的文明,強調學而知之,肯定知識理性。老百姓都懂“讀書明理”“腹有詩書氣自華”。當然,讀書可分兩種,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學習不只是書本的學習,還有在生活中學習。我們中國人善於學習,善於總結與開拓,在人與自然的關係、科學技術文明上,在人與人的關係、社會與國家治理方面,在人性自身的協調發展、心性情才的修養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斷反思、反省與提煉、昇華,有了自身的獨特的文化特質。
我們善於學習內外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並不斷消化吸收,豐富、凝聚、內在化。從大的規模上講,我們曾學習印度南亞傳來的佛教文化,以後佛教中國化了,形成了中國佛教的諸流派,佛教又與儒、道教融合,形成了宋元明清時代的理學,又傳到東亞,成為東亞文化圈的精神文明。明中葉傳教士來華,傳播宗教與西方文化,我們又開始了400多年學習西方文化的歷程,現在還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西方文化,不忘本來文化,中西文化相互交融。
今天我們如何學習?
需要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三者結合。還要提倡自我教育,快樂地學習,古代即有“樂學”的觀念。
從學習的目的來看,古代儘管也有功利的,如讀書做官,黃金屋、顏如玉等,但主流是學習做君子、做聖賢,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君子人格是值得稱道的。君子的內涵也在變化,孔子主張“君子儒”,反對“小人儒”,今天我們提倡學習是為了豐富自己,成就健全的人格。現代社會不再是傳統精英與大眾兩極的社會,人的主體性、獨立性彰顯出來。做一個現代公民,其內涵很豐富,法律層次上“守法”,嚴格區分群己權界,人己權界,而在道德層次上則講“自律”。康德說:“位我上者,頭上的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我們強調心中的道德律。
從學習內容來看,傳統是學五經四書,而今天是多元開放的社會,學習內容多元多樣,擴大為世界各族群的基本經典,再就是現代的學術文化,基本的邏輯與邏輯學、基礎科學、現代技術,包括數理化生,文史哲,還有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計算機技術等。現代學科深度分化,又深度整合,使學習內容豐富多彩。
從學習的態度、步驟與方法來看。《大學》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修身為樞紐。《中庸》的五之: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修身養性的步驟。今天,學習方法尤重實驗、實習、分析、討論、辨析。但學習先要立志,要鍥而不捨。
我國教育理念的發展變化日新,一部近現代教育史可以說就是中國傳統教育與西方近代教育全面接觸、碰撞、交叉、整合的歷史,進而發展為中西教育互相欣賞、互相借鑑的交流史。
蔡元培的“養成共和國民健全之人格”的教育理念非常了不起,他主張德、智、體、美育的全面綜合發展,主張“學術自由,相容幷包”,推動中國教育、學術思想、社會文化的變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還出現了陶行知的鄉村教育與生活教育理論,陳鶴琴的幼兒教育與“活教育”理論,黃炎培的“大職業教育主義”,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梁漱溟的鄉村建設運動等。這些既是各流派人物在教育上的探索,也是他們政治理想的追求。
1978年以來,改革開放經過了40多年,中國教育的開放,從深度與廣度上大大超過了清末民初時期,更多地學習、參考西方現代的教育,力圖使受教育者充分地學習中外文化,主要是中西文化,特別是科學技術,努力學會欣賞、借鑑兩種文化。
“國際化”是今天學習的一個重要的關鍵詞。開卷有益,虛心學習,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動。我們引導學生們、孩子們循序漸進,慢慢地學習、欣賞、借鑑中國和外國古今的文化及其經典,並且終身有讀書、學習、思考問題的習慣。我們倡導終身教育、學習、讀書。透過各種書院等形式,把教育推廣到民間,到社群去,到鄉村去,讓老百姓有機會讀書、學習,提升民間老百姓的文化能力,養成好的讀書習慣。
現代的“勸學”,與孔子、荀子時代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原文刊登於2021年9月6日《人民政協報》第10版國學·深度版
版面編輯:人民政協報記者 謝穎
編輯:趙爽
稽核:毛立軍
作者:郭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