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李小姐剛剛確診為胃癌晚期。半年前,李小姐被查出胃潰瘍,儘管醫生叮囑其按時複查,她卻未放在心上,只是口服抗潰瘍藥物治療,結果引發惡變。
“臨床證明,胃潰瘍除與胃酸相對分泌過多有關外,還與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有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肝膽腫瘤外科副主任醫師廉東波介紹,胃潰瘍患者主要表現為有節律的腹痛,通常與飲食有關,飢餓或過飽都會引起患者發生腹痛。
除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外,O型血人群、瘦高體型人群、多愁善感人群都是胃潰瘍的高發人群。“胃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情緒的變化也會影響胃腸道激素的分泌,多愁善感、情緒不穩定等人群相較於情緒平穩的人群也更容易得胃潰瘍。”廉東波解釋道。
廉東波表示,胃潰瘍確有一定的惡變機率。對於胃潰瘍較大的人群,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飲食節律不好的人群以及45歲以上年齡較大的人群等,都應警惕胃潰瘍發生癌變。
對於胃潰瘍,主要治療方向為抑酸、保護胃黏膜、殺菌等。廉東波表示,發現胃潰瘍,一定要儘早遵醫囑規範治療,相較於手術切除潰瘍,使用抑酸藥物對患者的副作用要小得多,且只要按醫生的處方規律用藥、定期複查,胃潰瘍是完全可以被治癒的。
“胃潰瘍患者在服用抑酸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可前往醫院複查,透過胃鏡觀察潰瘍面是否痊癒。如果潰瘍面癒合且沒有相關腹痛症狀的患者,可間隔半年或一年進行復查;如果創面一直難以癒合,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廉東波提醒,患者第一次就醫時,被發現為特殊潰瘍,潰瘍面較大、合併不典型的增生、增生較活躍等,醫生懷疑其有惡變的可能,一定要及時手術治療,避免癌症的發生。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