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如何補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多吃幾顆紅棗”,吃紅棗補血的說法也由來已久。然而,這種說法是否科學?我們來聽聽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們怎麼說。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叫“貧血”。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的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如果人體外周的血紅細胞容量減少,就會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睏倦、營養不良及活動時氣促、心悸、胸悶等症狀,甚至影響器官功能和生長髮育。
貧血的病因有很多,其中最為人熟知也是最常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即缺乏製造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鐵。人體平時吸收利用的鐵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是人體可以直接吸收並製造成血紅蛋白,其利用率更高一些,血紅素鐵主要來自動物飲食中的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非血紅素鐵胃為三價鐵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需要在胃酸作用下還原成二價鐵才能被收,來自於其他含鐵食物。
“吃紅棗能補血”這個說法指的就是透過食用紅棗來補充鐵。但是,紅棗中鐵的含量只有2至4mg /100g,與豬肝、雞肝等動物性食物相比含鐵量低很多。而且,紅棗中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進入人體後需要從不溶性的狀態鐵變成可溶性的狀態,才能被吸收,其吸收利用效率相對較低。
人體的血液只能透過不斷提供充足的造血原料、機體有正常的造血功能進行正常不斷造血進行補充,無法透過食物直接補給;食物對補血的幫助只能補充造血的原料,尤其是吃紅棗只能補充極少量的非血紅素鐵,對缺鐵性貧血作用甚微。
市一醫院血液科專家介紹,對於缺鐵性貧血的病人,如果想透過食補的方法補充鐵,可以多食用血紅素鐵含量較高的食物,這類食物主要是動物的肉類、內臟和血液,比如豬肉、牛肉、豬肝、雞肝等。維生素 C也能幫助血紅素鐵的吸收利用,所以,可以同時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 C的食物,比如檸檬、橙子、橘子等水果以及西蘭花、青椒、綠葉菜。
食補只能起到輔助性作用,不能作為解決缺鐵性貧血問題的主要措施。如果有貧血的臨床表現,應當儘快前往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弄清貧血的性質,再進一步明確貧血的原因,才能針對病因進行相關治療;即使是最常見的缺鐵性貧血,也需要明確缺鐵原因,在補充鐵劑的同時,需要去除病因,才可能快速地改善愈貧血並儘快達到治癒。(王豔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