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愛情》從2006年首播,到2021年,15年間,播了13部。最近有訊息說,《鄉村愛情14》也要馬上開播了。本山大叔後半生起起伏伏,把這一題材堅持下來,實在不容易。
《鄉村愛情》的演員們非常幸運,特別是從第一部開始走過來的。一部部《鄉村愛情》,記錄了他們個人的成長:由小變大,由瘦變胖,由黑變白,由青澀變成熟……等這些演員到了老年,沒事的時候一部部看下來,肯定感慨更多。
但是,就《鄉村愛情》系列劇本身來說,卻不容樂觀。
客觀地說,《鄉村愛情》第一部還是不錯的,真實還原農村生活,塑造了許多不同性格的人物,有趣又有內涵。
但是越往後拍,劇情越扯,變得城市不城市,農村不農村,鄉村愛情變成了瓊瑤式的狗血愛情,電視劇變成了小品大雜燴。要不是有本山大叔的金字招牌撐著,恐怕早就沒人看了。
我理解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但是,像現在許多電視劇一樣,這個高於生活已經飄到天上去了,完全不顧現實邏輯,生搬硬套,變得虛假不可信,很難引起觀眾共鳴。
第14部不知道拍成什麼樣,但透過前13部的觀感,感覺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
殘疾太多
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增加喜劇效果,《鄉村愛情》裡安排了許多身體有缺陷的角色,如嘴角經常抽搐的趙四,腿一長一短的劉大腦袋,口吃的劉能、宋曉峰,大舌頭的王木生等。
殘疾不是問題,現實生活中也有。但一個村子裡彙集這麼多口齒不利索的,型別重複不說,簡直讓人懷疑象牙山的水是不是有問題。[捂臉]這種梗,根本不適合大面積玩兒,有一兩個點綴下就好。差異化更多地表現在人物性格上,或許會更好。
產業氾濫
在《鄉村愛情》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東北農村,幾乎家家有產業:趙四家的花圃(後來劉能家也開了)、楊曉燕(李大國)的水廠、謝永強的果園、王大拿的狗場、王小蒙的豆腐廠、劉一水(及李大國)的養殖廠、經常換老闆的象牙山莊……
的確,現在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不斷進化。除了種地,也有一些新興產業,像賣山貨的、編筐的、直播的、養殖的、開超市的都真實可信。
但是,作為東北人的我,從來沒看到也沒聽說過東北哪個村子的產業能密集到這種程度。如果一個小村子能發展到這個規模,我們大東北的經濟還愁什麼。
始終認為,農村戲如果忽視土地和莊稼的元素,不算是真正的農村戲。
人物型別重複
在第一部中,王木生口齒不清愛寫詩,還能接受。後來又加入宋曉峰,口吃,也愛寫詩。兩個沒事還賽個詩。相同的性格,相同的毛病,相同的愛好。要是編劇將來說宋曉峰是王大拿年輕時犯的一個錯誤,完全可信。
同樣重複的,還有扯犢子三人組:老一代有謝廣坤、劉能和趙四,新一代有宋曉峰、李成和王木生。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正事不足閒事有餘,每天不幹什麼活兒,醒來就是找理由各種作,目的是把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弄得雞飛狗跳,許多事已完全超出正常思維。像王木生、宋曉峰和李成,這種山莊老總級別的,幹事業都像玩遊戲一樣。以他們仨比較接近的智力水平,象牙山莊能維持不倒,實屬奇蹟。
細節亟待提高
也許是難以為繼,從第10部開始,《鄉村愛情》加入了新的編劇,第12部還請出了當年的御用寫手何慶魁加盟,但《鄉村愛情》系列的小品化傾向,還是越來越嚴重。脫離身邊的環境,整部劇像一個個無厘頭的小品串連在一起。
這麼大的一個團隊,拍出來的東西像自媒體搞的情景劇。特別是一些細節上的處理,已沒有第1部時的精雕細琢。
第1部時,家家吃飯,東北特色的大蔥蘸醬、烀苞米真是咔咔往裡造,勾起不少觀眾的食慾。等到第13部,菜品越來越豐富,可大家吃飯卻變成了通用的挑飯粒兒。往往是幾個老爺們都喝蒙圈了,桌上的菜還沒怎麼動。而且有時候酒勁上來得特別快,劉能在自己家喝酒,一杯白酒下肚,不到幾分鐘,舌頭就大了——喝的是假酒還是酒精啊?
還有些細節,值得探討[奸笑]:
比如這個村鮮有老人。如果以第1部眾人的年齡水平,謝永強20歲上大學,謝廣坤這代應該不到50歲,上一代也就70多歲。可除了路人甲乙,我們就沒看到幾個老人,他們去哪了?都在外村獨立生活?也從不來往?
還有許多家庭沒孩子,像大腳家、老徐家、柱子家、一水家、劉大腦袋家……結婚多年,年紀都不小,可一直沒動靜。這麼多丁克家庭在農村是不可思議的,不知道是哪方面出了問題。[捂臉]
脫離實際
藝術再怎麼昇華,根也要紮在大地上。東北農村的生活,應該大同小異。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現在也經常回農村老家,所看到的,和劇裡演的,差距不小。作為有孫子孫女的老人,不會像謝廣坤那樣每天和年輕人胡攪蠻纏,鬧得家裡雞犬不寧。也不會像趙四那樣,沒事兒變個妝,裝神弄鬼。不會屋裡總是乾乾淨淨,只有那麼一丟丟生活用品……本山大叔的團隊,需要回農村體驗體驗生活……
寫在最後
重重壓力下的人們需要喜劇,但不是強行搞笑。東北農村的生活,東北人的樂觀、幽默和豪爽,時代的進步,都可以有更高明地展現,完全不需要沒有衝突創造衝突也要上。希望《鄉村愛情》系列有一天能脫胎換骨,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