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的兒女》開播之後,張晚意看到了一些觀眾的留言,說喜歡這部劇,他很開心,覺得大家做到了讓觀眾相信,並接受這個故事的存在,演員搭起了一座小小的橋樑。
作者|屈露露
編輯|孤鴿
煙火氣
張晚意的做菜手藝不算很好,用他的話來說,會做點小菜。那些看著很唬人的“硬菜”,他也覺得不難處理,跟著影片學,就能學會,但考驗手藝的菜品就不行了。
而在電視劇《喬家的兒女》裡,張晚意成為了一個非常會做飯的廚師,他飾演的喬家老二喬二強成為觀眾最喜愛的角色之一。
廚藝自然是困擾張晚意的地方。“拍戲沒有特別大的困難,唯一的困難就是二強很會做飯,但我沒有那麼熟練的廚藝,只能邊看菜譜和影片邊學習,還好最後出來的效果不錯,有模有樣的。”他對《部落格天下》說。
導演張開宙很少拍攝他手拿廚具、翻炒菜餚的畫面。但隨著一聲“來了”,小鍋裡、碟子邊溢位來的騰騰熱氣,繞個彎兒,鑽進老屋洩進來的細碎陽光裡。飯菜被擺到桌子上,一雙雙筷子翻轉碰撞,《喬家的兒女》的煙火氣,就這樣出來了。
《喬家的兒女》講述的是南京一家人的故事,張晚意第一次拿到劇本,就被裡面的生活真實深深吸引,“兄弟姐妹之間永遠相扶持、相互幫助,讓我覺得很溫暖,家人在哪兒,哪兒就是家,一家人生活的真實的煙火氣最吸引我”。
張晚意很敏銳地捕捉到了喬二強這個角色身上最大的特質是晚熟。他要在煙火氣中,塑造出這種特質。
喬二強的原生家庭有點複雜。母親在生最小的弟弟的時候,因難產去世。父親是個混不吝的角色,好賭錢,家裡的女人死了就死了,沒有心疼孩子沒了娘,反而責怪女人撒手給他撂下了一大堆麻煩。老大喬一成早早擔起家庭的責任,照顧三個弟弟妹妹。哥哥頂了家庭重任,給喬二強留下了喘息的生存空間,所以莽莽撞撞地長大。
“二強的人生經歷跟我很不相同,他的前半生非常不幸,母親早逝,父親不靠譜,他內心其實很封閉,也不善於跟哥哥和弟弟妹妹們交流溝通。”張晚意說,他身邊也有類似經歷的朋友,他會盡力去了解他們的感受,這些共情被延用到表演中,讓喬二強變得生動。
他從喬二強的身上,看到了很多現實中平凡人的影子。喬二強善良,對感情執著,總是默默地照顧家人。喬二強經歷了比較長的迷茫期,但最後他終於到達了屬於自己的那個時區,“不論感情也好,事業也罷,最終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喬二強和朱珠飾演的馬素芹之間的愛情,也讓觀眾“磕得死去活來”。因為家庭缺失,喬二強潛意識裡一直在找尋“家”,找那股煙火氣,追求簡單的、溫暖的生活。張晚意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喬二強對馬素芹一開始或多或少有點戀母情節。
張晚意會盡量保護角色身上的“煙火氣”,這是演員帶給角色後,使之成立的東西,也讓他對外在的“反饋”很敏感。與角色的融合,以及對人物的共情與理解,延續到了戲外。即便殺青許久,劇集播出也已收官,張晚意覺得喬二強從未在他的生活裡離開。
年代感
《喬家的兒女》故事開始於1977年,時間線跨越30年,年代感自一開始就貫穿著人物命運發展,在每個角色身上,都留下了深刻的時代烙印。對張晚意而言,喬二強生活的環境,其實就是父輩們的生活環境。
一開始,他很難理解喬祖望這個角色,不能明白一個父親為什麼對自己的孩子這麼冷漠。“喬家的幾個孩子基本上靠自己和大哥的呵護才健康長大,之後對父親其實又很好”,張晚意說,他後來才知道,原來那個年代的孩子,很多就是這樣長大的。
用心觀察和感受後,他也能明白,人生總有缺憾,這是一種複雜的感情。劇中,父親喬祖望剛剛經歷過傷痕年代,捱過餓,所以極度自私,即便孩子們那麼小,還餓著肚子,眼巴巴地瞅著碗裡的飯,他也能瞪著眼睛,在孩子們無聲的祈求下,飛快地吃完唯一的食物。
理解,是演員演戲的第一步,是讓自己相信角色的存在,日後才能讓觀眾相信演員的塑造。《喬家的兒女》開播之後,張晚意看到了一些觀眾的留言,說喜歡這部劇,他很開心,覺得大家做到了讓觀眾相信,並接受這個故事的存在,演員搭起了一座小小的橋樑。
為了搭建這座橋樑,在拍攝之前,他有意識地去和家裡的長輩們聊天,瞭解他們的故事和遭遇,感受《喬家的兒女》中的時代背景,抓住喬二強身上的特質。服裝造型上的年代感,也幫助他更快地進入角色,“穿上那個年代的衣服,站在那個場景裡,就可以帶入一些那個年代的感覺”。
在劇裡,很多場景都體現著中國那個年代的影子。小孩子們走街串巷,追逐著“孩子王”;歌舞廳裡,迪斯科的音樂下是年輕人晃動的身體;樹蔭下,穿著藍色工服的女工挽著手路過,騎著二八腳踏車的工人們朝氣勃勃;褐色的磚瓦廠房,機器聲傳來,像是被打上了一層暖黃的光暈......
張晚意特別喜歡這些場景,之前他看過一些影視作品,裡面也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場景,而拍攝《喬家的兒女》時,他真正觸控到了那些帶著泛黃回憶的物件。
不拍戲的時候,他會在取景地轉悠,拿著相機拍了很多照片。走過的每一塊磚路,錄影廳裡暗色的燈光,服裝店裡帶著那個年代審美潮流的衣服,惠民小飯店裡擺弄的桌椅……這些東西給張晚意的感覺,就像是穿梭時空一樣奇妙。
前些天,他在社交網路上發了自己拍的照片,並寫了一段文字來告別《喬家的兒女》,告別這場與喬二強的相遇。他說二強真的很像秋天——春來醞釀種子,夏去積累養分,最後收穫果實。喬家的兒女們在闌風長雨下笨拙成長,在滾滾紅塵中奮力向前。
回想起拍攝的日子,張晚意和白宇、宋祖兒、毛曉彤都是第一次合作,但在劇組大家像家人一樣相處,分開的時候,都很捨不得。這種情感一直蔓延著,影響著參與這部劇的演員們。
在一次採訪中,張晚意向別人分享了這樣一個小故事:開播前一天的凌晨,白宇在微信群裡發了這樣一條訊息:“我在拍攝《喬家的兒女》的時候,真的把你們當做了我的親兄弟姐妹。”
張晚意也是如此,他說喬家的兒女永遠是吵不散、罵不跑的相親相愛的一群人。
活生生
從《覺醒年代》到《喬家的兒女》,2021年,接連兩部劇讓張晚意火了起來,爆發早早到來。很少有新人演員能夠如此勢如破竹地收穫大眾的關注,但機遇被張晚意抓住了。
有網友曾經表示疑惑,她說張晚意明明並不算帥,為什麼陳延年和喬二強就挺好看的。一些媒體和KOL樂意用“劇拋臉”去形容張晚意,從某種程度而言,這是對演員演技的認可。
憑藉《覺醒年代》中短短的一個回眸鏡頭,張晚意飾演的陳延年彷彿穿破時光,打動了當下的年輕人。伴隨著畫面,一句“延喬路的盡頭都是繁華大道”,瞬間讓人熱淚盈眶。
《覺醒年代》的導演張永新,曾經說起發掘張晚意的故事,“不起眼”是關鍵詞。一屋子的人,只有這個小孩不突出、不起眼,但莫名其妙地,他就是一樣看到了張晚意。這個故事頗有點浪漫色彩,一束陽光打在小孩的臉上,讓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張永新就選了他。
其實,很多戲都是張晚意自己爭取來的,沒有發生過導演或者製片人一個電話打來就定下的經歷。《喬家的兒女》選角時,他正在拍攝《風起霓裳》,每天收工已是深夜,下戲之後再去見組,試戲、錄影,差不多試了兩三次。
最後一次,他試戲的片段是“喬二強向師父馬素芹告白”,他讓自己完全進入到人物和當時的情感氛圍中,表演非常順利,大家的反饋都很好,就這樣確定了。
拍攝時,導演張開宙也給了張晚意塑造角色的空間。“導演不會限制我們對人物的理解和詮釋”,張晚意說,導演會照顧到每個演員的情緒,帶動和引導大家的狀態。有的時候劇本上沒有寫要哭出來,但情緒到了,演員自然而然就流淚了,導演也覺得這樣挺好。
喬二強和陳延年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倔強。飾演陳延年的時候,張晚意抓住了他的“倔”,那種倔既有對父親的反抗,又有對革命理想的抱負。相比之下,喬二強的倔是“莽”與“柔”並存,他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執著之處。
而生活中,張晚意也是一個很執著的人,他喜歡演戲,喜歡感受每個人物存在的合理性,瞭解他們心中隱秘的期盼,並使之成立,這是做演員的獨特之處。
現在,喬二強逐漸從張晚意的生活裡褪去,他又要尋覓新的角色。這是一個“春天種下,夏天成長,秋天結果”的過程,而演員會讓角色“活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