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級北影本科班誕生了三位疊名女明星,蔣勤勤、金巧巧、陳莎莎(後改名為陳紫函)。這三位都曾擁有一個或好幾個代表角色,作為女演員無疑是成功的。
金巧巧在《西遊記續集》裡以孔雀公主走紅之後,相繼出演了《春光燦爛豬八戒》裡的二公主、《薛仁貴傳奇》裡的昭陽公主、《楊貴妃秘史》裡的玉真公主等公主角色,儼然成了“公主專業戶”。
後來在一次訪談中,金巧巧聊到自己不能大紅大紫的原因時,總結大概有三個原因:一是不上鏡,二是出道時選錯了角色,三是自身有一定的侷限性。
說到自身的侷限性的時候,她說:你讓我演公主,我的氣質很接近,沒有問題,但是讓我演農村人,我就費勁了,不太像。
這時候主持人接了一句:洋氣。
這段採訪播出之後,金巧巧一時成為被吐槽物件,一嘲就是好多年。畢竟氣質只能演公主演不了農村人這話要是別人誇出來,可能是讚美,但自己“凡爾賽”出來,就有那麼一點讓人難以接受了。
其實當時金巧巧的意思可能只是說自己老演同一類角色被定型了,從而限制了戲路。畢竟就像小陶虹所言“你演了一個茄子,所有的紫色都找上門來”。
但是,外形和氣質從來不是角色的侷限性,演技才是關鍵!
第一位“謀女郎”鞏俐是演村姑出身,但她村而不土,並沒有被打上標籤。
1987年張藝謀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紅高粱》,當時22歲的鞏俐被挑中出演女主角九兒。
一身大紅襖,很好地詮釋出了那個年代農村姑娘的風貌。那會她的牙齒不齊,但並沒有影響她的自信,咧著嘴自我介紹。
第一次演影視劇,鞏俐的演技卻非常老練。
當然,這離不開她為角色做的功課,提前三個月去高密體驗生活。每天下地、挑水,磨破了右肩換左肩,臉曬得黝黑,幾個月的農村體驗讓她無論動作習慣、神態還是面板狀態,都逐漸演化成那個時代的農村小鎮少女。
後來九兒從姑娘到少婦轉換得也非常自然,毫無表演痕跡。該片上映後,鞏俐的村姑形象深入人心,很長一段時間,觀眾都覺得鞏俐接地氣、就像農村人一般。
後來鞏俐相繼演過不少農村女人形象,但她並沒有被定位成只能演農村題材只能演村姑的演員。後來離開張藝謀進軍北美,氣場全開,逐漸成為了“鞏皇”,向全世界展示了真正的東方美。
早年張藝謀的很多電影都是聚焦農村的題材,在鞏俐之後的“謀女郎”章子怡也是從村姑發家的。
章子怡在個人第二部作品《我的父親母親》裡飾演的招娣是一個農村姑娘,穿著那個年代標誌性的大花襖,扎著兩個麻花辮,眼神堅毅又倔強,笑容純真又甜美。
那個年代,勇於追求自己愛情的姑娘並不多,招娣算是其中一個。她的性格內斂之中有一些狂野,靦腆之中帶幾分大方,人物性格並不是扁平的非黑即白。
彼時章子怡才19歲,還在上大學,但她塑造這個角色時尺度拿捏得很好,將一個少女情竇初開的羞澀和堅守愛情的堅韌表達的恰到好處。多一分是輕浮,少一點不能表現出一個農村女子面對愛情的堅毅果敢。
該片中章子怡沒塗口紅,沒打眼影,質樸得跟村裡的小芳沒有什麼兩樣,一顰一笑滿滿少女感,眼睛裡有光,同時又有點嬌憨。
最難忘記的是那個穿著笨重的大棉襖棉褲,在滿是黃葉的林間小道揣著一個碗一路狂奔的畫面。那時的人多樸實,愛情多純粹。
《我的父親母親》讓章子怡一戰成名,開局就拿到了百花影后。之後事業一路開掛,從小村妞變成了“國際章”。誰又能給她定義她的形象氣質是適合演公主還是農村人呢?
高圓圓從出道以來一直是以清純形象示人,但勇於嘗試的她在自己26歲的時候也挑戰過演村姑角色。在電影《青紅》裡,她飾演的是一個貴州農村長大的姑娘,父母是上海來此支援建設的上海人,父親鉚著勁地想逃離小山溝回上海,而她安於現狀只想待在這個小鎮,於是一場避免不了的悲劇悄悄拉開了帷幕。
故事背景是上世紀80年代,青紅就像一個歷史符號,代表了那個時代背景下很多上山下鄉知識分子的後代。
高圓圓在劇中的服飾妝容與在其他劇裡相比,是肉眼可見的土氣,妹妹頭,粗布格子衫,各種袖套。雖然說學生氣差了一些,但質樸是真的。
該片上映後很多觀眾詬病王小帥導演把一個好題材拍得如同一杯白開水,少了一些震撼,名字也取得格外不吸引人,但不可否認的是,高圓圓如水的氣質還是挺適合這種年代劇的。
演得了大美女,也演得了小家碧玉的農村姑娘,高圓圓也同樣沒有被禁錮在同一個型別裡。
2009年,孫儷還不是娘娘,在《小姨多鶴》裡飾演的一個比較悲情的日籍女子多鶴,她被遼東一對張姓老夫婦所救,從此開啟了在遼東從村姑到村婦的鄉村生活。
那時候的孫儷剛27歲,此前飾演的要麼是新時代女性,要麼是都市美女,這是她第一次挑戰農村女人形象,而且是從少女演到孩兒媽,年紀跨度非常之大。
該劇前半部分,張儉一家四口的演技卓絕,年輕的孫儷顯得有些被豔壓,後面隨著劇情的推動孫儷漸入佳境,將聰穎、漂亮、吃苦耐勞、隱忍的多鶴刻畫到入骨。
《小姨多鶴》雖然是孫儷履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並沒有讓她被模式化,此後古裝大女主、職場女精英、市井角色,她都能遊刃有餘。
前面提到影版《紅高粱》,其實後來周迅主演的電視劇版《紅高粱》口碑也不錯。雖然有觀眾詬病劇版的整體服化道過於體面,演員纖細白嫩、面色紅潤、衣著乾淨整潔,如此種種與故事發生的年代和人物的人設有些微出入。
但周迅扮的村姑,也是有說服力的。那會兒她已經40歲,扎兩根小辮子演少女也並不違和,幾乎沒有什麼扮嫩的抨擊聲。
走起路來一跳一跳的,一如一個沒有什麼心思的花季少女。
很多人說個子瘦小會讓演員有侷限性,但拿了大滿貫的周迅,從來沒有將自己固化在哪一個特殊的人群裡。她宜古宜今,演得了古靈精怪的小女孩,演得了文藝女青年,演得了妖氣十足的狐狸精……等等。
仔細回顧,你會發現那些拿過含金量高的大獎的女演員,幾乎沒有什麼角色是不敢嘗試的。尤其是在裝造水準日漸突出的年代,演員外形上與角色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可以透過化妝或者特效等方式來縮小。
如果這個時候再說什麼自己氣質演不了農民演不了村姑,只能說明自己演技還不夠,只適合待在一個特定的舒適圈裡反覆消耗自己。畢竟又不是讓你去演人猿泰山,或者孫悟空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