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又掉進了群嘲的風口,這一次,是不忍入眼的濾鏡。
職(中年)場(偶像)劇《星辰大海》裡,四十歲的劉濤被磨平了法令紋和魚尾紋,但並不能憑空讓她穿越回20歲,反而將劉濤身上最迷人的成熟氣質,一掃而空;
《嘉南傳》裡的十級高亮美顏,磨滅的不僅是演員臉上的表情神態,還有古裝戲本該有的古典氣質;
民國劇《一見傾心》遭觀眾對濾鏡的強烈吐槽後,後期團隊連夜趕工,修改濾鏡,可效果似乎並未盡遂人願。
於正新劇《當家主母》裡大片大片的陰暗灰沉,又叫人直噴“看不清”。
什麼莫蘭迪色、高階色,流行著流行著,國產劇的質感,被一個個陰間濾鏡給整流產了。
同一部劇、甚至同一個場景內,不同演員臉上的濾鏡也各有不同。
《女心理師》摒除劇情不談,上一秒磨皮到發光的楊紫和下一秒痘印毛孔清晰可見的井柏然,實在不像在拍同一部戲。
以上種種,由畫面引起的不悅,也使得觀眾對內容的感知和接收效果大打折扣。
很多時候,後期是必要的,它可以統一畫面風格、彌補拍攝前期、中期微小瑕疵等作用。
但近幾年,後期的作用顯然被放大化了。
國產劇近些年的調色,趨之若鶩地往高磨皮美顏、網紅風靠近。古裝劇與職場劇成為的重災區。演員們白到發光的面板,臉龐水嫩如嬰兒,別說毛孔,甚至連輪廓都模糊不清了。
而濾鏡的風格,也開始流於極端。
要麼一白遮所有,要麼就一黑到底。
今年7月,馬伯庸小說改編、不老男神陳坤主演的《風起隴西》劇照流出來後,灰撲撲陰沉沉的畫面,受到網友吐槽。
而剛剛播出的新劇《風起洛陽》,許多畫面更是陰沉至極,有的鏡頭連人臉都識別不出來,更不由得讓許多觀眾“地鐵老人臉”:
“這偷雞摸狗的濾鏡,生怕觀眾看清楚他們在幹什麼嗎?”
濾鏡糊了誰?如同面膜一樣的濾鏡,有沒有好處?
或許是有的。拍戲動輒數十數月,演員偶爾不慎張了顆痘,破了點皮,都可以靠濾鏡遮醜。
不過,壞處更多。
光滑如畫的濾鏡壓縮了人的立體度,只留下一對眼珠子和一張空口唸臺詞的臉,有時候臺詞還不是演員自己唸的。
造成什麼後果一目瞭然:角色失真,代入感不足,觀影體驗極差。
與皺紋、痘痘、毛孔一塊兒被遮住的,還有演員臉上的肌肉走向與紋路神態,往小了說,眼淚、皺眉、微表情都被吃掉了,嚴肅一點說,多少角色的內心世界,多少演員的演技,毀於過厚的濾鏡?
趙麗穎在《有匪》裡的哭戲,能看出眼窩的色差,卻偏偏看不見眼淚,拍攝過程中發揮得好好的哭戲硬生生被濾鏡擄走了,觀眾都替趙麗穎“欲哭無淚”。
另外,用過美顏相機的都知道,那些面部輪廓清晰、骨骼感明顯,起伏有致的臉,是絕對不適合“一磨平”的,大明星用網紅濾鏡,反而會令人感到不適。
厚濾鏡,不僅不能提升美人的顏值,反而會降低質感,讓神顏變醜。
如果說,甜寵、偶像愛情劇裡的高柔光濾鏡尚且能忍,那歷史劇、現實題材劇的“一磨平”,無疑會將寫實質感大打折扣,讓人實在無法不出戲。
今年八月播出的《親愛的爸媽》,主題聚焦70年代到現代市民生活變遷,主角閆妮、王硯輝都算是演技派,但閆妮獨享的“柔霧感”濾鏡不僅與其他人格格不入,更讓觀眾注意力從劇情轉移到了對人物表情狀態的討論。
當現實主義題材不“現實”,其他都免談。
跑出來吐槽濾鏡的不僅是觀眾,還有劇中演員自己。
《只是結婚的關係》裡,演員鍾麗麗透過P圖調整自己被濾鏡磨掉的臥蠶,還發微博吐槽“九敏(救命)”。
《新白娘子傳奇》播出後,觀眾紛紛反映畫面偏白過度,柔光太強,法海的抬頭紋都沒了,劇方緊急更換濾鏡。
主角於朦朧發文調侃:“許仙的十級美顏濾鏡正式下線,‘於清晰’同步上線”。
▲《機智的上半場》裡李佳航因為被磨得五官模糊被觀眾質疑整容,本人親自發微博回應和吐槽
這說明,至少有一部分演員,是能夠清晰意識到,磨皮、濾鏡是不合適的。
除了消滅皺紋和臥蠶的網紅磨皮,被“濾鏡”拉垮的觀影體驗,還可以是畫面整體質感的“作妖”。
2018年愛情劇《我只喜歡你》,畫面邊緣一幀幀都彌繞著淡黃色的濁氣,如墜煙霧彈,彈幕忍不住刷過“求求攝影師把煙掐了吧”。
近期風口浪尖上的於正新劇《當家主母》,試圖延續《延禧攻略》的畫風,卻沒能將觀眾的新鮮感延續下來,灰撲撲的畫面色調,帶來的仍然是角色的面目失真和審美的乏味疲勞。
今年早期的《玉樓春》,用的是於正最愛的“莫蘭迪”色,高階感見仁見智,但高光肯定是要看吐了。沒有《紅樓夢》的厚重意蘊,只有輕飄飄、質感廉價的白麵饅頭。
你已經發現了,在以上列舉的重災區中,“於正”是個繞不開的名字。
從所謂“阿寶色系”的《宮》到“莫蘭迪色”的《延禧攻略》,於正憑一己之力影響了很長一段時間內國產古裝劇畫面風格。
一兩部或許無傷大雅,但大量複製後,總會顯得膩味和乏味。
不過,對於正的多方位吐槽已經夠多了,再贅述並無意義,畢竟人家也不會改。
▲在調色技術有限的年代,為了“奪人眼目”,於正樂此不疲地浸淫五顏六色的大染缸
當人們開始下意識地反感“過度鮮豔”“過度光滑”,同時受到關注的還有古裝劇裡的服化道。
十年前的古裝造型,雖然有的偶爾雷到過我們,但起碼劇與劇之間、演員與演員之間,有一些差異度。
現如今,這部劇跳到那部劇,演員穿的衣服、做的髮型美則美矣,雷同度卻太高,已經到了“媽難認”的程度。
厚重的濾鏡已經讓演員的面部細節消失,相似的服化道更是雪上加霜,人和人、劇與劇的區別在哪裡呢?一時真是難講。
要命的是,現在的這些新戲,經常在劇情方面更不值一提,故事之間的區別度更低。你拍師生戀,我也師生戀,你大女主,我更大女主,抄來學去,一鍋亂燉。
正因為,“戲”已經被擠到了次要位置,畫面上的炫技,才被擺到了輿論的中央。
這無法不叫人痛心。
近些年來,國產偶像劇作水準下降,演員表演打折扣,現在不僅沒有糾偏,反而進一步壓榨後期,連正常的審美也逐漸喪失,糊了演員的臉,糊弄了觀眾的眼睛。
濾鏡是誰決定的
當今天井噴的吐槽擲向電視劇濾鏡,觀眾腦海裡第一時間也許冒出來些質疑與猜測,包括但不限於:
“會不會是化妝技術的退步或偷懶?”
“是不是為了趕進度,前期演員化妝、打光等等沒到位,或者角色面貌狀態不好,只能透過濾鏡一抹平?”
給演員修臉,是調色師的工作嗎?
數字王國一線高階調色師馬洛告訴我,“確實有一些中小型視效製作/後期製作工作室,會提供‘修臉’服務。但通常情況下,調色環節不涉及這樣的特定需求。”
真正的調色師的工作,主要是保證影片全程光影與色調的統一,或者是特調某個場景、片段,來塑造出特定的視角效果,等等。
絕大多數情況下,一部作品的色調是三方聯手把控的。導演、攝影指導/攝影師提出主要要求,調色師做服務性工作。馬洛自稱其為“忠誠於影像本身的數字化再造。”
但當然,影視作品的主創團隊們,拍攝、調色時也會受到外部的影響。所以不同的劇作之間才會表現出一些趨同的現象。
飽受濾鏡之苦的觀眾也已作出總結:如今的三大主要影片平臺,色調各成一派。
愛奇藝偏愛黑沉畫面,騰訊經常有粉嫩柔光鉅製,而優酷則經常霧濛濛。
這些可能是有淵源的。
比如,愛奇藝在去年靠“迷霧劇場”搏得頭籌後,徹底愛上了黑黢黢的陰森色調,朝著迷霧劇場走到“黑”。
灰暗色調與迷霧劇場的懸疑題材,可能相關。比如《八角亭》經常看得人昏戳戳,與霧雨連天的拍攝相關,也與全程多角度、剋制的故事講述方式相關。
但一種理想化的“為故事服務”的調色師工作,應該是什麼樣子?
愛奇藝去年其實給出過一次相對漂亮的參考答案。
《隱秘的角落》裡,主角朱朝陽面對妹妹掉下樓的一場戲,在劇中出現了兩次,兩次有截然不同的光影輔助。看著女孩掉下去,現實中用暖色調,記憶裡用冷色調,結合臺詞,後者象徵主人公的冰冷與陰暗心境。
即便表面波瀾不驚,人物的主觀心理,卻透過光影流變隱喻了出來。
不過,這樣漂亮的、服務於劇情的調色,是相對稀缺的。
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大部分調色,所服務的往往無關劇情,而只關乎於趨同、畸形的審美。
該重視了
如今,大部分數字電影、網劇都已大量採用 4K 數字攝影機拍攝,畫面更高畫質,後期製作也愈加細分、精準。
可技術與裝置上的進化,卻似乎反而帶來審美的整體倒退,令國產劇觀眾紛紛慨嘆“今不如古”。
就拿最需要“俊男靚女”的偶像劇來說,古早那批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等等,誰會注意到杉菜臉上的痘痘和湘琴臉上的油光?
道明寺的黝黑長臉反而成為一種性感。
再看那幾部出名的青春大戲,從《奮鬥》到《蝸居》,演員的妝容無一不樸素甚至粗糲。這些演員的臉可能不完美,但絕不讓人齣戲。
當時的那些劇集,能讓觀眾沉浸在劇情裡,而不是去關注某一張臉上。他們的功夫在內容上。
因此,一味考究後期或許意義不大。“一部劇是如何煉成的”,包括前中期的製作蝶變,或許更是關鍵。
今天,劇集的拍攝節奏越來越快,演員的檔期難排,而且越來越多的崗位都是按天給錢,為了省錢、排檔期,大量劇組瘋狂趕進度,能省就省,能丟給後期就丟給後期。
不過,整體審美的變遷,也不能把鍋全丟給製作方。
一張臉最終呈現在螢幕上的模樣變化,背後是一條產業鏈上各環節與角色互相影響的結果,甚至包括觀眾的選擇、飯圈的制約。
比如,2017年《歡樂頌2》開播,不乏觀眾紛紛吐槽“劉濤胖了”,因為影響美觀,便提出“為什麼不P一下”的質問和要求;
2018年《鬥破蒼穹》裡,少年吳磊臉上長了幾顆青春痘,也因為“影響審美”,讓觀眾覺得“不完美”,於是滋生出“節目組太窮,連美顏都捨不得開”等等荒唐的責備……
不全是巧合,那幾年正逢粉絲經濟、流量邏輯瘋狂入侵影視圈的年代,“主角醜”會成為一條差評的原因,演員的斑點、皺紋都會成為被批判“形象管理不佳”的重點。
日韓風席捲的同時,也為熒幕審美帶來了幼態化、漫感化等特徵,觀眾對美的評判與接受標準,變得嚴苛,也變得單一起來。
久而久之,對臉蛋的“無瑕疵”審美趨向,逐漸成為劇方重要考慮因素。
而如今,有一波觀眾終於審美疲勞,開始要求反思了。
是該反思。
反思一下是什麼磨滅了讓演員真實面對鏡頭的勇氣,它相關的不僅是演員、劇組、投資人,還有觀眾。
反思一下觀眾真正想要看的、好作品的標準是什麼樣子的?基於這個標準,對劇本、演技、以及後期重新提出要求。
當後期變成作品“偷懶”的藉口,當過量的磨皮與高光成為演員表情不到位和怯於露醜之心的遮瑕膏,好的內容就離我們漸行漸遠了。
今天的吐槽和嘲笑,都是為國產劇下發的病危通知書。
是時候重視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