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 曹煒
乾燥綜合徵是一種侵犯唾液腺和淚腺等外分泌腺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常以明顯的口、眼乾燥為特徵,血清中可出現多種自身抗體並伴有高免疫球蛋白血癥,此外常合併多系統損害(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
本病在古代中醫文獻中無相似病名記載。根據古籍中相關臨床表現的描述,國醫大師路誌正教授在《痺病論治學》中稱本病為燥痺。燥痺是由燥邪(外燥、內燥)損傷氣血津液而致陰津耗損、氣血虧虛,使肢體筋脈失養,痰凝血瘀,脈絡不通,導致各臟腑及九竅陰津匱乏,甚則肢體疼痛、肌膚枯澀、臟腑損害的病證。
01 中醫認識
中醫學認為,本病病因病機複雜,涉及多個臟腑。《醫門法律·傷燥門》有“燥勝則幹。夫幹之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幹於外而面板皺揭者;有幹於內而精血枯涸者;有幹於津液而榮衛氣衰,肉爍而皮著於骨者。隨其大經小絡,所屬上下中外前後,各為病所”的記載。本病的形成與稟賦不足、正虛感邪、情志不遂、痰濁瘀血等因素有關。本病患者中,素體陰虛,津液虧少者多見;素體陽虛,不能化氣行水,津不上承者亦有之。陰虛陽亢之體,感受外邪或被藥毒所傷,日久化燥化熱,皆可傷津耗液而發為本病。情志不遂可致五志過極、化火傷陰,也可使氣機不暢以致津液不能正常敷布而生燥病。痰濁瘀血是人體的病理產物,一方面會阻礙氣機使津液敷布失常;一方面痰瘀又可以化熱,耗傷津液。
因本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病程較長,治療不易速效。所謂“燥者濡之”,滋陰潤燥為治燥常法。《素問·至真要大論》曰:“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素問·髒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所以,滋陰潤燥的同時要顧護陽氣,重視“陽化氣”的功能。
02 常見症狀
本病以口腔、眼部及面板等部位的外分泌腺症狀為主,表現為口乾喜飲、進食固體食物需水送下、牙齒小塊狀脫落、反覆腮腺腫痛;眼乾少淚甚至無淚、持續異物感;面板乾燥瘙癢。此外,腺體外症狀和多系統損害症狀也較常見。腺體外症狀多表現為低熱、乏力、關節痛等,關節破壞少見。呼吸系統可因肺間質病變而出現胸悶、喘憋、氣短等症狀。消化系統以胃腸道症狀和肝臟損害多見,如吞嚥困難、消化不良、萎縮性胃炎、轉氨酶升高等。腎臟損害以遠端腎小管功能損害為主,可出現低血鉀性麻痺、腎小管酸中毒等。血液系統常見輕度貧血或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03 日常養護
本病病程較長,難以根治,病情易反覆,所以重視日常養護有助於儘快控制病情、減少復發。
對出現發熱、腮腺腫大等症者,要注意體溫變化,可用仙人掌搗汁外敷腮腺。眼乾少淚者可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減輕疾病對角膜組織的損害,日常應避免長時間看電視、電腦、手機。乾燥性角膜炎可用抗生素眼膏以減少區域性刺激症狀,防止繼發感染。
口腔乾燥明顯的患者可透過味覺和咀嚼刺激增加唾液腺分泌(如食用話梅、烏梅、無糖型糖果、無糖口香糖等)。常飲水(少飲多次)可以溼潤口腔。金銀花、玄參、玉蝴蝶、錦燈籠、甘草等藥水煎清洗口腔及冰硼散外敷可用於治療口腔潰瘍、牙齦腫痛、腮腺炎,每日2~3次。日常可選用含氟牙膏保護牙齒。
鼻腔乾燥者可用生理鹽水滴鼻,以保持溼潤,忌用油性潤滑劑滴鼻,以免吸入引起類脂性肺炎。注意不要用力擤鼻,戒除挖鼻等不良習慣。
面板乾燥者應注意面板清潔,避免使用鹼性肥皂,應使用中性肥皂。面板瘙癢者要防止抓破面板引起感染,可用維生素E乳外擦。
日常可以揉按四白穴、睛明穴、攢竹穴、太陽穴、迎香穴、地倉穴並配合刮眉弓、揉按腮部及下頜部進行面部護理。以上方法有助於緩解眼睛乾澀及鼻幹、口乾等症狀。
飲食以營養豐富、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質為宜,可選食麵條、米粥、番茄湯、銀耳湯、牛乳、清淡蔬菜(如絲瓜、芹菜等),避免食用乾硬食物(如餅乾、堅果等),勿食羊肉、狗肉、鹿肉等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嚴禁菸酒,因其性辛熱,最易耗津。
食療可選用百合粥、菊花豬肝湯、鮮藕蘿蔔湯,以及健脾養陰的沙參粥、蓮子粥、紅棗銀耳枸杞冰糖湯等。另外可常食烏梅、話梅、藏青果、檸檬、鮮梨、無花果、鮮藕等生津潤燥、清熱養陰之品。
日常應注意口腔衛生,定期做牙科檢查,飲食後漱口。注意室內保持適宜的溫度及溼度,避免風寒溼及燥熱之邪的侵襲。
本病病程長,易反覆,難根治,但屬良性疾病,大多能控制病情而得到緩解。患者應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避免精神緊張,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並做好日常養護。
編輯:王迪
稽核:朱蕗鋆
“首都中醫”ID:
bjtcm010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