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為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第六屆“敬佑生命·榮耀醫者”公益活動盛典,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助理、血管外科主任吳巍巍獲評青年創新獎。
與患者同行在暢達的血管公路上
人物小傳:吳巍巍,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助理、醫品中心主任、血管外科主任。兼任中國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分會下肢動脈學組副組長,國際血管聯盟中國分會轉化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促會血管外科分會頸動脈學組副組長、靜脈曲張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專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兼總幹事、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全國高等學校“十三五”醫學規劃教材《外科學》(第一版、第二版)編委等。
術後從ICU回到普通病房的王大哥精神地和同病房的“室友”打著招呼,大夫來查房時還能高興地聊上幾句,嘴上不停地說著“謝謝”。這個場景發生的兩天前,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血管外科吳巍巍團隊剛把他從“死神”——主動脈夾層那搶了回來。
今年夏天,王大哥總覺得後背疼,這天晚飯後突然產生了被撕裂般一樣的疼痛,趕緊來到醫院急診。經完善主動脈增強CT(CTA)檢查,吳巍巍發現了他體內的“炸彈”——主動脈夾層。這是一種由於主動脈內膜區域性撕裂,受到強有力的血液衝擊,內膜和部分中膜剝離撕開,在動脈內形成真、假兩腔的疾病。主動脈承受直接來自心臟跳動的壓力,血流量巨大,夾層一旦破裂,患者將九死一生。
手術中的吳巍巍(右一)
王大哥的夾層像“兄弟”一樣趴伏在主動脈上,一直延伸到髂動脈。“手術需要放支架,然而影像顯示夾層破口已經累及弓上供應腦部的動脈,如果放支架時堵住這裡會導致腦部缺血,患者就面臨腦梗死的風險;如果不封堵,就會因為支架無法徹底貼合夾層破口而導致血液內漏,病根無法去除。”吳巍巍反覆思考著最適合王大哥的治療方案,最終和團隊定下一份個性化的手術路徑。
術中透視下,吳巍巍透過精確的定位,仔細沿血管壁送入胸主動脈支架,完全封堵鎖骨下動脈、頸動脈及主動脈夾層破口。隨後,吳巍巍經左側肱動脈及頸動脈,採用鐳射光纖在主動脈支架開孔並送入導絲,使用球囊擴張後精準植入支架,成功恢復左鎖骨下動脈和左頸動脈的血流,王大哥轉危為安。
2021年11月28日是北京清華長庚醫院7週歲的生日,也是吳巍巍來到這裡的第7個年頭。作為協和曾經最年輕的副高職稱醫生,2014年他接受人才引進,成為清華長庚血管外科的首位科主任,擔任學科帶頭人,親手創辦起京北地區最大的血管外科之一。在他的帶領下科室快速穩步發展,在國內率先開展“微創靜脈曲張射頻治療”,領先開展“下肢動脈微創斑塊旋切治療”、“保留分支的微創主動脈瘤/夾層修復”、“頸動脈斑塊影像評估指導手術/介入治療”、“微創靜脈血栓及肺栓塞抽吸治療”等工作,科室規模與診療水平不斷增長。
“科室執行不久我們就接到一個慕名來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就診的蒙古國患者,造影顯示他已產生下腔靜脈及髂靜脈血栓。這種靜脈血栓栓塞症如果處理不及時,不僅導致阻塞部位遠端血液迴流不暢,更為嚴重的是血栓脫落會導致危及生命的肺栓塞。”吳巍巍介紹到,他和團隊運用先進的微創機械取栓裝置,經面板穿刺點進入髂靜脈及下腔靜脈,將血栓打碎抽吸出來,避免了血栓脫落引發肺栓塞,創傷小、安全、有效。在靜脈血栓性疾病的治療方面,該手術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吳巍巍日常十分注重透過教學與科研推動臨床工作,課題“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最佳化策略”獲得了2012年“中央保健基金優秀課題獎”, 課題“複雜主動脈瘤最佳化綜合治療策略體系的建立”獲得2017年“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課題“複雜主動脈瘤綜合治療與最佳化策略研究”獲得2018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2016年獲得“首都優秀青年醫生”稱號,2019年獲“人民好醫生”稱號。
“每當血液重新流動在人體血管這條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上時,我開心的同時也會如釋重負,因為這條‘公路’的暢通與否,不僅決定著手術成敗,還承載著患者生命的重量和家庭的悲喜。”吳巍巍深有感觸地說道。2022年北京冬奧即將開賽,在醫院黨委的委派推薦下,吳巍巍被北京冬奧組委任命為國家游泳中心場館醫療和防疫副主任,又要在另一“戰場”開啟醫療保障模式,然而不論在哪裡護航,醫者,使命必達。
冰立方場館接受採訪的吳巍巍(國家游泳中心/攝)
文章/排版 宣傳中心南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