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藉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內地電影行業迎來蓬勃發展的契機。一些香港的電影公司紛紛北上與內地電影公司合作拍片,而其中最受大眾歡迎的無疑是那些緊張刺激、熱鬧好看的武打動作片。
隨著內地李連杰、王群、胡堅強、丁嵐、徐向東、於榮光等武打明星的崛起,電影圈也湧現出一部部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當時還是小孩子的70後、80後,正是看著這些電影長大的,影片傳達的那些為民除害、伸張正義的主題,在幼小的心靈種下刻骨銘心的正義感。
從1980年的《神秘的大佛》開始,到1989年的《無敵鴛鴦腿》,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動作電影無數,而其中曾經一度引發全國性轟動效應的作品不少,茄哥列出來有以下10部:
1.《少林寺》(1982) 豆瓣:8.2分
1979年4月,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創始人宗道臣訪問嵩山少林寺,並與時任香港長城影業公司董事長的廖一原接觸。
宗道臣表示希望長城影業能夠拍攝一部少林寺題材電影,讓他能夠拿到日本去放映,以推廣少林文化,弘揚少林精神。
於是在廖一原的主持下,長城影業和新聯影業於1981年聯合成立了中原電影製片公司,著手籌備拍攝電影《少林寺》。
一開始電影交由香港導演陳文執導,只是在香港搭內景棚拍,做出來的效果宗道臣看了並不滿意,於是公司高層只好找張鑫炎導演重拍。
張鑫炎帶著攝製組來到內地,在國家體協的協助下,從七個省的武術隊中選出武術精英來出演這部電影,併到嵩山少林寺實地拍攝。
李連杰由於拿到五屆全國武術比賽冠軍而被破格選中出演片中男一號,於海、於承惠、計春華、孫建魁等也都是武林界精英。
電影在內地上映後引起強烈的轟動,並迅速引發少林功夫熱潮,有網友甚至傳言其拿到了1.6億元的票房。
其實當時內地並沒有對票房進行過統計,網上流行的票房資料真實性有待考證,但在香港上映時的確拿到了1616萬港元的票房,排在當年票房榜的第4位。
2.《海市蜃樓》(1987) 豆瓣:7.6分
徐小明導演在《木棉袈裟》成功之後,又於1987年推出了西部冒險動作片《海市蜃樓》。
電影故事改編自倪匡的小說《虛像》,有原著黨認為小說故事遭到“魔改”,但“海市蜃樓”女神變反派的設定,還是令當時的內地觀眾感到十分新鮮。
由於徐向東不願意出演,於榮光成為電影的男主角。
事實證明徐小明的選擇是對的,身手、形象、氣質和演技俱佳的於榮光,具備成為內地動作片偶像的潛力;而女主角則是從舞蹈隊中挑選出來的維族女演員帕夏·烏買爾。
徐小明本人親力親為,亦出演了片中男配角毛德威,同時負責特技鏡頭。
有一段全身帶著火騎著摩托車撞進房子的戲,也是徐小明親自完成的,令人佩服他為電影獻身的精神。
《海市蜃樓》當年在內地影響力很大,是於榮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70後、80後一代人心目中的經典之作,該片在香港也收穫了1624萬港元票房,成績非常理想。
3.《大上海1937》(1986) 豆瓣:7.3分
邵氏在1985年已經宣佈停產了,《南北少林》是劉家良在邵氏最後的作品。與之同樣處境的還有張徹,他因受到李翰祥的影響,也來到內地,《大上海1937》就是他在內地拍攝的第一部作品,出品方是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香港三洋影業有限公司。
電影的故事源自林懷部刺殺漢奸張嘯林的真實事件,片中出現的人物,包括杜月笙、張嘯林、林懷部等都用了真名,這在影視作品中是很少見的。
張徹從內地京劇團挑選了一批武生擔綱電影主演,包括董志華、徐小健、王響偉、穆立新等,他們由此都成了動作明星。
張徹在片中加入了很多虛構角色,如張嘯林的四大保鏢:長衫阿五、和尚、猴子、神槍伊凡,身上帶6把刀的“小刀”楊藩等。
這些人物的加入為電影增加了大量打戲,90分鐘的電影,其中大半時間都是在打鬥,這讓那些喜歡看武打的觀眾非常過癮。
電影在內地上映時場場火爆,成為當年的賣座電影之一,張徹也由此開啟了內地拍片的最後歲月,打造了《西安殺戮》、《過江龍》、《西行平妖》等電影。
不過,影片在香港上映時票房並不好,僅上映12天,收穫239萬港元票房。
4.《神鞭》(1986) 豆瓣:7.2分
《神鞭》是天津作家馮驥才於1984年創作的中篇小說,講述清末民初的天津衛一個身懷“辮子功”絕技的小販傻二的傳奇故事。
其故事涉及義和拳運動和庚子事變等歷史事件,頗具諷刺和現實意義,但西安電影製片廠1986年將其改編成電影時,則更偏向於動作電影。
飾演傻二的王亞為是全國武術散打比賽冠軍,其身材魁梧,力量彪悍,但在片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其演技也只是一般,但由於角色本身是個木訥的傻子,倒是不顯得尷尬。
電影的亮點還是在於戰爭場面的呈現,其規模之大是現在的電影很難做到的。
剛剛出道的陳寶國在片中飾演反派玻璃花,為了呈現那隻瞎了的眼睛,他把一個釦子磨細之後放到眼睛裡,後來那隻眼睛的神經受損,導致視力下降,且沒辦法修復。
這是一位優秀演員為了角色做出的犧牲,而陳寶國也因為這種拼勁,很快成為內地一線演員。
5.《少林小子》(1984) 豆瓣:7.2分
由於《少林寺》的成功,內地電影公司也紛紛效仿拍攝少林題材電影,張鑫炎也決定趕著這波熱潮,集合原班人馬再續傳奇,於是在1984年推出了在灕江邊取景拍攝的《少林小子》。
《少林小子》原名叫《龍鳳村》,講的是少林弟子與武當一家相愛相殺的搞笑故事。相比《少林寺》的匡扶正義和復仇主題,《少林小子》的基調和氛圍明顯要輕鬆很多,片中也加入了大量喜劇元素,劇情上比《少林寺》更加詼諧生動。
在李連杰的全力推薦下,他的師妹黃秋燕成為電影的女主角,丁嵐的戲份被壓縮了很多。
根據李連杰後來的口述,他當時和黃秋燕走得很近,但他並不想跟黃秋燕在一起,早晚要與其提分手,為了報答黃秋燕對他的恩情,才想讓黃秋燕做明星。
李連杰事隔多年之後,在訪談節目中娓娓道來,配著溫馨的背景音樂和微笑的表情,仍然令人聽之寒心,當時年紀輕輕的李連杰就如此深謀遠慮,令人嘆惜他的師妹黃秋燕的一廂情願。她當時一定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中,也因此在電影中貢獻出自己最好的表演。
《少林小子》在香港拿到了2229萬港元票房,是當年票房榜的第3位,成績比《少林寺》更加出色。
而在內地同樣受到觀眾們的喜愛,特別是少年兒童的群體,很多都看了一遍又一遍。
6.《南北少林》(1986) 豆瓣:7.0分
香港邵氏與珠江影業合作,在1986年推出了《南北少林》,主演陣容仍然是《少林寺》的原班人馬,導演則是邵氏武指劉家良。
這部電影沒有丁嵐參演,女主角仍然是黃秋燕,而胡堅強成了男二號,於海依然演師父,於承惠、計春華依然是反派。
李連杰一個電話把熊欣欣找來當他的替身,熊欣欣從此進入電影圈。90年代又跟著李連杰到了香港,因得到徐克的欣賞而出演《黃飛鴻》系列中的鬼腳七,並由此成名。
如今李連杰已經隱退,熊欣欣卻仍然在電影圈,以出演網路電影為主。
在電影拍攝期間,李連杰因為同工不同酬與香港劇組產生了很多矛盾,有傳言他和劉家良導演不和,但在電影的宣傳期間兩人依然表現出很親密的樣子。
但此後他們的確沒有再合作過,徐克拍攝《黃飛鴻》時原本找劉家良擔任動作指導,也被劉家良推掉了。
電影后來在香港拿下1811萬港元票房,也是個很不錯的成績。而在內地則達到與《少林寺》同樣的轟動效應,片中佔了2/3篇幅的武打場面令內地觀眾過足了眼癮。
7.《木棉袈裟》(1985) 豆瓣:6.8分
《少林寺》在內地大火之後,剛剛完成電視劇《霍東閣》的徐小明也來到內地,拍出了《木棉袈裟》。
他大膽啟用河北武術隊的徐向東,和京劇表演藝術家於鳴魁之子於榮光,拍出了一部圍繞達摩信物木棉袈裟展開的雙雄爭霸戲。
《木棉袈裟》的故事源自《壇經》上所載的六祖惠能傳奇故事。
徐小明效仿武俠大師胡金銓,在片中加入了明朝大內錦衣衛的元素。錦衣衛掌管大臣王澄企圖控制少林寺,派出手下得力干將祁天遠剃度出家,以了空和尚的身份搶奪少林寺住持之位。
少林羅漢堂大弟子惠能帶著少林主持信物木棉袈裟出逃。後上了武當山,得到武當掌門玄璣真人親傳武當拳法,終得以挫敗祁天遠保住少林寺。
惠能與祁天遠的爭鬥是電影的重頭戲,而大漠林家眾姐妹的加入則是電影很大的亮點。
《木棉袈裟》當年在香港收穫1516萬港元票房,成績非常理想;在內地也很受觀眾喜愛,雖然沒有李連杰加盟,但顏值與身材都處於巔峰的於榮光亦有很高的人氣。徐向東則在本片過後離開電影圈去考大學,今已成為武術界學歷最高的武術家。
8.《無敵鴛鴦腿》(1989) 豆瓣:6.8分
李連杰的師兄王群,比李連杰出道還要早,而在80年代他得到的機會也很多。
1989年就出演了我國第一部70毫米寬銀幕動作大片《無敵鴛鴦腿》。該片由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和汕頭市潮汕文化發展公司聯合出品,是投資達128萬元的大製作。
電影故事改編自潮汕澄海地區的民間故事《鴛鴦鐵屐桃》,片中演化成了武林絕學“無敵鴛鴦腿”,大反派使用的則是“黑砂掌”。
起腳前先在地上畫圈圈,用墨水在手心上抹出黑砂掌,這些都成了80後小孩最喜歡模仿的招式。
影片當時在內地發行了273部複製,又有30多部複製出口國外,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蹟。
但直到1994年才被引進香港上映,且影片內容遭遇重剪魔改,變成一部叫《採花和尚》的電影,完全失去了原片的魅力。
9.《南拳王》(1984) 豆瓣:6.7分
與《少林小子》同一年,華文影業公司力邀廣東廣寧六屆全國比賽南拳冠軍邱建國出演反清題材電影《南拳王》。
片中展現了以沉穩見長的南拳、賽龍舟和花錦繡粵劇戲班等廣東民間傳統文化,是《少林寺》之後,《少林小子》同年又一部質量上乘的好片。
南拳是南方拳種的總稱,包括了洪拳、蔡李佛、南枝拳和詠春拳等拳種,這與《少林寺》的北方功夫有很大不同,因此帶給觀眾很大的新鮮感。
加上片中暴力化的賽龍舟比賽,折骨毒蛇轉”、“反旋風回力腿”這些武功的相生相剋,令武打極具觀賞性。
邱建國的形象和李連杰完全不同,顯得更加沉穩老練、正氣凜然,與其四平八穩的南拳非常契合。
飾演反派哈爾蚩的孫根發是北京體育學院的武術隊員,後因主演電影《孤獨的謀殺者》而得到“孤獨漢”的外號;飾演梁少佳的李彥龍是散打冠軍,都是很厲害的人物。
邱建國90年代到了香港發展,在李連杰的《黃飛鴻》中飾演反派沙河幫主,形象上有很大的顛覆,一度令觀眾難以適應。
90年代後期他也跟著張鑫炎導演拍電視劇,但在1998年4月份拍戲中途因鼻咽癌復發去世了,年僅37歲。
10.《俠女十三妹》(1986) 豆瓣:6.5分
丁嵐在《少林寺》、《少林小子》之後,迎來了演藝事業的巔峰期,1986年她出演了根據清代朱文清小說《兒女英雄傳》改編的《俠女十三妹》。
電影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是一部武俠題材3D立體電影,在當時非常超前。
片中主演都是我們熟悉的大腕,如“小白龍”王伯昭、李連杰的大師兄王群和師叔李俊峰、“南拳王”邱建國、“葛優”的父親葛存壯、“魯智深”於守金等。導演楊啟天也參與演出,飾演悅來客店的店主。
由於是3D立體電影,片中很多武打動作都有對著鏡頭比劃的設計。
而最大的亮點是十三妹闖入能仁寺大殿,並觸發殿中機關的一場戲,佛壇上石龍噴火、飛劍與暗器飛出、柱子倒下的特效都令人眼花繚亂。
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內地電影市場遭遇很大的發展危機。90年代內地電影人紛紛到香港發展,而紅極一時的武打動作片,也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難以為繼。
李連杰、於榮光等人在香港找到了發展空間,而更多的人離開了電影圈,找到了別的出路。
上面提到的這些國產動作片,都是80年代最火的影片,承載著70後、80後一代人童年的記憶。那時候的電影都精於劇本的打磨,希望今後還能看到故事這麼好的電影。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熱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