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劇,大劇人生。無論是反映百年前革命者的《前行者》,還是反映當代改革者的《突圍》,都真實地再現了平凡奮鬥者的不平凡歷程:奮鬥的前行者,總在突圍!
一次次突圍——各種圍追堵截、威逼利誘……沒有突圍出去的,有的犧牲了,有的變節了,有的逃避了,有的瘋狂了;即便暫時突圍成功的,也是傷痕累累,汲取教訓、總結經驗,枕戈待旦,準備下一次突圍。
過去的永遠過去,未來的現在已來。“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成功的話題,更是有關成長和前行的話題,因為沒有隨隨便便就永遠的成功——沒有一次次突圍,就沒有一次次成功;沒有一次次成長,也就沒有一次次前行。
一次次突圍,外在的困境固然難,內心的困境卻更難。自古聖賢就教誨我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走不出困惑迷茫、慾望陷阱,乃至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丟失信仰、背叛歷史,都難以從過去的自己和歷史中突圍出來。
而也只有這樣一次次的突圍過程,才是生命中最能引起同頻共振的“人生突破”淚點。
對於劇中人如此,對於人中劇亦如此。
前不久讓年輕人感動流淚的《覺醒年代》和《山海情》,就是在快節奏、高密度展示衝突,並且把尖銳矛盾集中到場域中,乃至在反映內心一次次突圍的過程中,形成了戲劇張力,讓傳統意義上的正能量劇,也能讓年輕人感覺“爽”。
“爽”的正是這樣一種跨越古今、年齡的心靈深處的共鳴。原來每一個偉大的人,都是從最普通的人開始,一次次成功突圍而成——每一個聖賢都可以透過一次次成功突圍而成。而在這樣一次次突圍過程中,沒有絕對完美的人生,只有變得更好更強的自己;沒有絕對圓滿的人性,只有變得更上更善的人格。
愛因斯坦認為,人格的形成,要依靠勞動和行動,而絕非對於道德的高談闊論。
我們在一次次人生的突圍中,檢驗著那一份“知行合一”的心力學。誠實勞動和堅定行動,遠勝過千言萬語的標榜道德的高談闊論。或許會一次次摔倒,但終會一次次站起;或許會一次次失敗,但終會一次次接近成功;或許會在某一次犧牲了,但終會後繼有人、精神長存。
因為真正為社會和大眾服務奮鬥的前行者,始終是有信念、有信心、有信仰的,總是在一次次突圍、突破中實現人生價值。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越是活在當下的奮鬥的前行者,越不能忘記歷史,越要從偉大成就和經驗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越要不斷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鬥志,越要胸懷天下、敢於鬥爭、自我革命。
一場場反映真實生活的大劇,遠比各類影視劇、“劇本殺”更跌宕起伏、危機四伏。比如一次次抓防疫、促發展的突圍戰,不僅僅要繼續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還要清醒認識到,如果不同時開拓創新、擔當作為促發展,就會失去、錯過創造更好的“業態”、更美的“生態”的機會,就會因為更大困境帶來更為艱難的突圍,就會將落實深化改革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擔當職責使命、讓人民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變成“道德”的高談闊論。
讓我們汲取百年前行的力量,立足崗位、活於當下、攜手並肩,拉開新百年大劇人生大幕,開始創造一個個成功突圍的新奇蹟吧!
張坤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