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耳機中Apple的AirPods及AirPods Pro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今年Apple又釋出了第三代,對於每一款都拆解的ewisetech來說,AirPods3自然也是逃不過拆解。
AirPods3釋出以來外觀被吐槽與AirPods Pro極度相似,那麼內部拆解後又會是怎樣的呢?
耳機拆解
用鑷子沿合模線撬開耳機腔體,再分離前腔體。前腔體與後腔體及揚聲器之間都塗有大量的防水膠。連線軟板上有金屬觸點與腔體內蓋板下的天線部件連線。
分離揚聲器和電池。揚聲器為蘋果定製的高振幅驅動單元,透過焊點與連線軟板連線。電池為扣式電池,來自VARTA,透過點膠固定在後腔體內。
後腔體內的天線部件透過金屬觸點與軟板連線並由點膠固定。撬開耳機底部尾塞,尾塞內部有一顆麥克風用膠水固定,從底部將連線軟板和主機板整體一併取出。完成耳機部分的拆解。
耳機柄部內的部件固定在主機板上,採用了全新的H1晶片封裝。力度感測器採用貼片的形式位於主機板側邊。主機板背面為LDE鐳射天線。
小結:耳機內部比較特別,元件都串聯在一根排線上,並且採用了蘋果定製11mm高振幅動圈單元。單隻耳機就內建有三顆麥克風。內建VARTA 0.133Wh鋼殼扣式電池,也採用了獨特的聯結器連線到排線上。
充電盒拆解
首先撬開耳機座艙,分離兩個頂蓋,取下金屬鉸鏈。其中座艙、頂蓋與金屬鉸鏈都通過了大量的膠固定,膠水強度較大,拆解時會有些費力。在座艙背面還貼有磁鐵用於吸附耳機。
取下外殼上膠固定的黑色塑膠中框,分離中框上用雙面膠固定的電池和主機板。主機板上BTB介面透過點膠固定保護,耳機充電排線透過塑膠柱熱熔固定。
充電介面軟板透過底部兩顆螺絲固定,介面處還套有泡棉起保護作用。無線充電線圈上貼有大面積散熱膜,透過焊點與無線充電板連線。外殼內側也貼有大面積石墨片。
小結:充電盒內部元件採用大量的膠進行固定,有一定的拆解難度。其中各軟板都透過BTB介面與主機板連線,並由點膠進行保護。無線充電線圈採用石墨片進行散熱。
主機板IC資訊:
耳機內主要IC(下圖):
1:鋰電保護晶片
2:Apple-蘋果H1耳機晶片
3:Bosch -六軸加速度感測器+陀螺儀晶片
充電盒內主要IC:
1:三軸加速度感測器晶片
2:STMicroelectronics-STM32L496WGY6P-微控制器晶片
3:Apple-343S00517-電源管理晶片
4:NXP-CBTL1610A3-USB充電晶片
5:Broadcom-BCM59356-無線充電管理晶片
整體來說AirPods3耳機和耳機盒均採用大面積膠固定,拆解難度大且不可還原。扣式電池取代了二代的柱形電池,為主機板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採用了LDS天線,提高藍芽連線的穩定性;
與pro相比,AirPods 3的H1晶片封裝採用了焊接的方式位於耳機柄位置,在電池連線上也由焊接更改為了定製的插拔聯結器方案,力度感測器方案也有所不同。
AirPods3內部結構更加簡潔,並且模組化程度高。與二代相比,除去外觀上的區別外,還增加了光學感測器和觸控控制的功能。續航時間也有所增加。在內部結構是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