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齡/文)多年以來,眾多消費者都開始以為電腦已經不再是一臺需要經常換新的裝置,反而每天經常使用的智慧手機,都是惦記著一年一換。但在如今,隨著個人電腦的創新開始加速,多年來的瓶頸或許正在消失,大量能夠給人全新體驗,甚至改變傳統工作方式的新產品正在襲來。
不再擠牙膏的處理器
“效能夠用了”、“加個記憶體,用上5年沒問題”,這樣的話語,在去年還司空見慣。然而可能就是這些話剛說出口之後,蘋果M1的誕生一下打破了個人電腦市場多年來的寡淡,3倍CPU提升,5倍圖形效能提升,還新增了NPU,讓見慣了擠牙膏的消費者大呼過癮。今年伴隨MacBook Pro 14寸及16寸釋出推出的 M1 Pro/M1 Max,更是可謂瘋狂堆料,CPU效能相比M1再提升70%,GPU速度提升最高4倍,NPU速度提升3倍。
傳統PC勢力也開始大幅提升效能表現,更換了新掌門人的英特爾,在10月底推出第12代酷睿桌面處理器,相較以往,在效能上實現了巨大飛躍,其中採用的新Golden Cove架構,官方宣稱在同樣的3.3GHz頻率下,對比11代酷睿的Cypress Cove架構,IPC(每時鐘週期指令數)平均提升達19%。多核效能方面,241W峰值功耗的i9-12900K,對比250W峰值功耗的i9-11900K,耗能得到些許下降,同時效能高出足足50%。
不久前舉行的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率先推出了Windows PC平臺上首款5nm製程的處理器第三代驍龍8cx,儘管產品定位於無風扇輕薄本市場,但同樣在效能上擁有巨大提升,單執行緒效能提升40%,多執行緒效能提升了85%,其GPU效能也有60%的提升,AI效能超29 TOPS。更值得關注的是,高通在今年年初還收購了NUVIA,這就意味著明年還將有更具效能的處理器面世。
不過,效能的大幅提升似乎並不一定那麼對消費市場的胃口,之所以消費者舊有的個人電腦能夠一用就是五年起,似乎與效能過剩不無關係。然而AI效能的從無到有,以及效能成倍的增加,卻讓個人電腦的體驗發生了重大變化。
蘋果M1不僅帶來了效能上的巨大飛躍,透過AI能力,還能大幅提升在圖片設計過程中的效率,例如以往在修圖軟體中摳取一個人物,是一件很費時費力的事情,全靠使用者肉眼的辨別與手的協調操作。有了NPU的存在,可以在瞬間辨別出人物的存在,並準確的完成摳取。同時,還能更智慧的完成後期編輯任務,透過AI來分析一張圖片或影片的內容,辨別主體內容及光線情況,自動完成處理。
第三代驍龍8cx也同樣展現出了AI所賦予個人電腦的強大實力。例如,針對目前人們經常使用的線上會議,AI可以自動消除使用周圍的環境噪音,甚至還能將與會者的語音進行實時翻譯。視訊會議過程中,AI還能辨別出攝像頭中是否有非參會物件突然入鏡,實時在影片畫面中進行模糊化處理。
這種AI能力似乎正將成為個人電腦的標配,例如與第三代驍龍8cx一同登場的第3代驍龍7c+,也擁有6.5TOPS的AI算力。這就意味著,未來入門級的個人電腦同樣將擁有AI所帶來的一系列全新功能體驗。單從這一點上來看,就與傳統個人電腦形成了“有與沒有”的差別。
功能體驗的大升級
實際上,AI所賦予的一些全新能力,與目前智慧手機上的一些功能有著極強的相似性,智慧手機上的創新積累正在為傳統個人電腦帶來眾多功能體驗上的升級。
最直觀的改變無疑就是快速響應與續航時間,上一次個人電腦在這方面獲得飛躍可能還是得益於固態硬碟的使用,而智慧手機恰恰是更早使用快閃記憶體的品類。如今,重新設計,甚至改為採用Arm架構的晶片,整合度更高的記憶體與快閃記憶體,讓個人電腦的續航時間有了巨大提升,消費者終於迎來了可以完整使用一整天都無需太擔憂電量的產品,甚至不插電源也不會過多影響效能表現。
散熱表現同樣因此變得優秀,如驍龍計算平臺在設計之初就選擇讓個人電腦告別風扇,而蘋果的M1系列晶片,即便是使用在安裝有主動散熱裝置的裝置上時,風扇聲音也極其安靜。以往那種嗡嗡作響、同時又烤得雙腿難受的產品,顯然正在成為歷史。
全新一代的個人電腦甚至還在開始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驍龍技術峰會上執行第三代驍龍8cx的筆記本已經可以透過連線XR裝置,為使用者在眼鏡中再擴充套件兩個桌面。這一功能在傳統個人電腦上只能透過外接顯示器來實現,但對於差旅人士來說並不現實。如今,透過筆記本與XR裝置的結合,筆記本的桌面可以在使用者的眼前擴充套件,這在未來無疑還將反過來推動作業系統的配合升級。
簡而言之,當下在智慧手機上所能用到的,在個人電腦上都正在成為可能,也許十年前喬布斯釋出Mac OS X Lion時的那句“Back to Mac”,在當下的個人電腦領域才真正吹響衝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