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用鹽和鏡子你來發電的發電站嗎?
在距離我們遙遠的大西北無人荒漠之上,就有一處由1.2萬面鏡子和20000噸熔鹽組成的,中國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正在投入使用。它不僅年發電量高達3.9億度,還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座熔鹽塔式發電站。這座光熱發電站佔地面積高達7.8平方公里。
在這麼大的範圍裡面,有著高達1.2萬個反光鏡面以同心圓的陣列均勻擺開。所有鏡面的反射角度都會對準中心高達幾百米的吸熱塔,每塊鏡面將太陽光精準地投射到吸熱塔的吸熱端,雖然一塊鏡面所投射的熱量不是很多,可能只有微微的幾焦耳熱量,但是將1.2萬個鏡面反射的光同時投射到上面,能量就會瞬間翻上幾萬倍,而且只要有太陽,他們就有能量。
它們透過聚能吸熱,儲能換熱的方式,將收集到的太陽能轉換為熱能再轉換為電能,而這些鏡子也有專業名稱叫“定日鏡”。顧名思義,這些鏡子的特點就是能在白天的時候,將陽光定在吸熱塔上。這就得益於每面鏡子都能夠受到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的控制,因為在一天當中太陽是在不斷運動的,這些鏡面也需要跟著一起調整反射的角度,這樣才能保證光熱發電站最大效率的工作。
那鹽到底對這座發電站有什麼用呢?
為了能過獲得足夠多的太陽光照時間和足夠多的太陽能量,科學家們最終選址在了大西北的茫茫荒漠中。一來這些地方地廣人稀,場地充足,還沒有植被的遮擋;二來西北地區常年乾旱,光照時間長,就不用擔心雨水對器械的侵蝕。
但選在了茫茫大西北就不得不考慮當地其他的環境因素。西北地區環境惡劣,風沙嚴重,而且擁有廣袤的鹽鹼地,而鹽就是這座發電站最重要的儲能裝置的原料。在整座發電站的地底,有兩個巨大的罐子,兩個罐子裡面都儲存了一定量的鹽,讓這兩堆鹽迴圈交替運轉,從而實現電能的轉換。
白天的時候,地表的發熱裝置將多餘的熱能傳遞到其中的一罐鹽中,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鹽堆的熱量仍然會很高。於是開始放熱加熱一旁的儲水裝置,使其變成水蒸氣帶動電機的運轉,水蒸氣再透過另一堆溫度較低的鹽堆重新冷凝成水,迴流到儲水裝置中。正是因為同時存在熔鹽集熱塔和定日鏡兩個裝置,它們之間相互配合,無縫銜接,這才有了24小時迴圈工作的發電站。
而定日鏡在白天也會使得集熱塔的熱量穩定保持在565攝氏度左右,集熱塔中的熱量傳遞管再將熱量傳遞給儲水裝置,產生的水蒸汽就會推動電動機的運轉。
那在荒漠地區修建如此一座發電站會不會大材小用了呢?
在荒蕪的大西北修建如此一座高科技發電站,他能帶來的價值遠遠超乎我們想象。該發電站產生供以千家萬戶使用的清潔能源,以目前的發電量來看,該發電站一年所產生的熱量,能夠滿足20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熔鹽式發電站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從各方面來看都是意義重大的。它較之於傳統的火力發電,不會有任何生產能量時的碳排放,節能減排,低碳環保,這為中國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同時這座位於我國西北地區的發電站為敦煌提供了很大一部分電能,讓這座絲綢之路的東方明珠重新閃耀起了耀眼的光芒,從而直接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最後,這座亞洲第一的熔鹽式發電站的建立,標誌著我國清潔能源生產設施的建造能力又邁向了更高的臺階。隨著國家科技力量的不斷髮展,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能夠合理利用周邊環境的裝置建成,到那個時候,電價可能會比現在更便宜,各類的生活成本也會降的比較低,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會隨之上升,未來的電價會因為清潔能源發電設施的增多而降低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