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沒有傳家寶?
你出嫁的時候,家裡的長輩有沒有掏出一對很名貴的鐲子送給你當嫁妝?
你有沒有遇到過像電視劇裡演得那樣,土豪婆婆一出手就是一對號稱價值百萬的翡翠手鐲?
啊,那是多麼美好的夢想啊!
天亮了,該醒醒啦!
摸了摸自己空空如也的口袋,不禁流下了貧窮的淚水。
今天就來聊一聊在傳家寶中佔據了一席之地的臂飾。
這裡指的臂飾,就是指一整條胳膊能帶上的所有飾品,其中也包括了戴在手指上的扳指戒指之類。
好了,先看看古代對於臂飾的分類:臂釧、手鐲、手串、戒指。
臂釧,一種套在手腕上的環形首飾,有一種說法是,手腕為鐲子,手臂上的叫作釧。
除了佩戴的位置不同外,還在造型上大有區別。手鐲的身幹多呈圓形,而臂釧則呈寬扁,且較厚重。手鐲的紋飾較簡單,而臂釧較繁麗。
臂釧是最女性化的首飾,只能被女子並且是大臂粗的女子佩戴。男人和瘦女人都沒有這個資格。他們或沒有脂肪,或脂肪分佈不均,箍緊了影響血液迴圈,箍鬆了就會掉下來。胖女孩大臂的脂肪厚且均勻,富有彈性不含血管,可將臂釧緊緊箍上,襯托出女式健美的丰韻曲線。
這樣說的話,是不是覺得相比較清一色的“白幼瘦”審美,古代對於女性寬容多了?
圖片來源網路
西漢以後,佩戴臂環之風盛行。
臂環的樣式很多,其中一種臂釧,又稱纏臂金,跳脫。
這是一種我國古代女性的纏繞於臂的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
圖片來源網路
而古代貴族喜歡歌舞,隨著佛教的盛行,舞蹈中出現了模彷彿教天女的造型,於是便在跳脫上纏上絲帶,隨著舞蹈動作,這些絲帶也跟著舞動,更顯得舞者體態輕盈,仙氣飄飄。
鐲子,是戴在手腕或腳腕上的環形裝飾品。
手鐲是一種套在手腕上的環形飾品。按結構,一般可分為兩種:一是封閉形圓環,以玉石材料為多;二是有埠或數個鏈片,以金屬材料居多。按製作材料,可分為金手鐲、銀手鐲、玉手鐲、鑲寶石手鐲等。
與手鍊不同,手鐲一般是整塊的結構,手鍊的話可以多個小件組合成鏈狀環繞佩戴在手上。
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遺址,在山東曲阜西夏候新石器時代遺址等,考古學家均發現了陶環、石鐲等古代先民用於裝飾手腕的鐲環。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佩戴手鐲的傳統習俗,從石器時代開始,祖先們就用獸骨、石頭、貝殼、魚骨、堅硬植物等等等製作成漂亮的手鐲,在我國古代,女子佩戴手鐲象徵著美好和忠貞。據說,從側面看手鐲的形態特別像我國傳統觀念中的龍。“環曲的鐲身,或可視作龍體的象徵。”所以人們相信,佩戴手鐲能夠庇護炎黃子孫。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手串起源於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於唸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具。
串珠的材料多達幾十種,古代有石珠、骨珠、蚌珠、木珠、瓷珠、玉珠、陶珠、水晶、瑪瑙、琉璃、玻璃、樹種、東珠、象牙等等。
圖片來源網路
戒指也是很早之前就出現的飾物,在古代人們給它取了如“手記”、“約指”、“驅環”、“代指”、“指環”等別稱。而其中數“指環”使用的頻率最高,使用的時間最長。
而“戒指”之名的出現,則是元代的事情,直到明代以後,戒指的稱呼才漸漸多起來。
秦漢時期,婦女佩戴戒指就已很普遍。
東漢時期,民間已將戒指作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贈送指環表達愛慕之情。
到了唐代,戒指作為定情信物就更加盛行,並一直延續至今。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而對於傳家寶這個概念,古代女性尤其是家中的長輩們喜歡將自己嫁妝中的貴重首飾作為禮物傳承給下一代,相比較首飾本身的價值而言,更多的是一種紀念和對晚輩的喜愛和看重,無論是出嫁時候作為添妝還是新婦獲得的禮物,都是對其的一種肯定。
所以不要再傻乎乎地認為所謂的傳家寶僅限於電視劇裡的百萬翡翠手鐲啦,那種土豪畢竟是少數,實際上作為傳家寶,更有可能是銀飾或者是銅錢,也或者是具有古樸氣息的鍋碗瓢盆之類的物品。
所以,錢不重要,重要的是長輩對於你的喜愛和肯定啊,所以不要胡思亂想,一夜暴富不太可能,但是老老實實搬磚,在有生之年當個給下一代留個傳家寶的勵志長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