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證實偏差最好的方法是要努力學會全面地、科學地看問題,不能管中窺豹,不能以偏概全。要知道正向的認知將給人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使人學優向好;錯誤的認知帶給人的將是負面的心理暗示,會誘使人陷入惡性迴圈,以至於一錯再錯。
——————
有個成語叫疑人偷斧,其出處源自《呂氏春秋》裡的一則故事。古時候有個男子丟了一把斧頭,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悄悄觀察這個孩子,發現他說話的語氣像是偷了斧子,露出的神態像是偷了斧子,就連走路的姿勢都像偷了斧子。不久,男子在挖土坑時挖出了斧頭,原來是自己不小心將其埋入了土坑。此後再看鄰居家的孩子,怎麼看怎麼都不像偷斧子的樣子。這則故事告訴人們主觀成見往往會影響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和判斷。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證實偏差,指的是當人們確立了某種觀念,在收集和分析資訊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尋找支援這一觀念的證據的傾向。一旦有了這種傾向,人們就會積極尋找支援某觀念的證據,而忽略與之相反的證據,有時甚至還會花費氣力去貶低與其相左的觀念。疑人偷斧故事中男子所犯的錯誤就是如此。
證實偏差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這種傾向。如若不能及時發現並正確應對,它勢必會影響我們為人處世的態度,甚至影響生活和工作的質量。
嬋娟與共, 莫讓浮雲遮望眼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離婚三年的“薑糖”復婚了。“姜”是姜志,“糖”是唐果,兩人戀愛後,朋友暱稱他們為“薑糖”。三年前,深陷“七年之癢”的二人因無法忍受彼此,快刀斬亂麻一“離”了之。但經過三年的冷卻、回味、反省,兩人先後意識到當初的離婚太過沖動、草率。
“薑糖”結合,始於辦公室戀情。唐果確實甜,也很小資,花花草草、瓶瓶罐罐在她那裡都是生活品位。比唐果小3歲的姜志,邊“嘖嘖”稱讚著“這才叫女人”,邊向唐姐姐發起進攻。起初唐果是牴觸的,因為她不想找個弟弟,奈何姜志的攻勢太過猛烈,加上他能說會道,什麼“女大三抱金磚”,什麼“咱倆站一塊兒,誰不覺得我比你至少大5歲”,最終唐果的芳心被俘獲。
然而,婚後第五年,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兩人的摩擦越來越多。摩擦的主要原因是唐果認為姜志變心了,嫌她老,不再像以前那樣愛她了。為了支撐其觀點,她會舉出很多例子,比如:他對女同事比對她好,外出看到漂亮女人就獻殷勤,某一次他說“都孩子她媽了還穿這麼幼稚的衣服”,某一年她過生日他竟然忘了……起初姜志認為女人有了孩子,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一些變化,撒撒嬌、發發脾氣都可以理解,再加上唐果大他三歲,難免有時會因此生出一些不自信,於是他就儘量去解釋、表白。所謂的對女同事好,是因為新分來的一女大學生對業務不熟悉,他耐心地對她傳幫帶,有時順便也關心關心其生活;但他對新來的男同事也是如此照顧的。所謂忘了生日,實在是因為那天傍晚臨時被領導招去處理緊急公務,忙亂之時沒顧上聯絡告知,可他深夜是帶著生日禮物回家的。但是,唐果對姜志的這些解釋充耳不聞,而姜志一旦表白、討好,她便警覺地問道:“這麼假惺惺的,是不是做了虧心事?”
這樣的日子堅持了兩年,姜志覺得身心俱疲。他怎麼也沒想到昔日那個甜美、純情的唐果,會變得如此庸俗、狹隘、多疑。而一旦有了這樣的印象,他便處處看唐果不順眼,就連原來欣賞的那些小情調,如今看起來也成了做作、矯情,難以忍受。終於,他向妻子提出離婚。
聽姜志說“離婚”的一瞬間,唐果蒙了,而一經反應過來,她努力吞嚥下急湧而上的痛苦、委屈、不解和淚水,冷笑一聲,以不屑的口氣說:“早就想離了,謝謝!”然而,離婚的當晚,她抱著女兒哭了整整一夜。
離婚後的唐果因為心情一直不好去看了心理醫生,從醫生那裡她知道了“證實偏差”這一心理學術語。本以為離婚能擺脫煩惱的姜志,不承想“抽刀斷水水更流”,短暫的輕鬆過後,得知唐果心理出了問題,便開始反省他們的婚姻,進而自責做得不夠好,最終他認為“薑糖”本就不該分離。
春和景明, 只因杏壇遍芳菲
從當老師的第一天起,高粱就告誡自己有教無類,努力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輕易給學生貼標籤。之所以這樣要求自己,是因為當年她做學生時,曾遇到過愛貼標籤的老師。她深知,老師的這一“愛好”會對學生產生怎樣的影響。
初中時,高粱一直擔任班長。班長嘛,就該樣樣好,老師同學都這樣認為,高粱也確實是德智體全面發展。越好就越好,在良性迴圈中,她被貼上“好學生”的標籤,受到各科老師的正面關注格外多,學習勁頭也特別足。在同學們豔羨的目光裡,有一天她突然發現同桌董力眼神後面不易察覺的一縷憂傷,同時她還意識到他學習沒有以前積極,上課時經常在桌洞裡搗鼓各種玩具。
“你怎麼不認真聽講,不好好學習了呢?”在高粱的心目中,同桌董力是個很聰明的男生,初一時他倆的成績不相上下,她一直認為自己學習數理化不及他好。但董力比較頑皮,經常因為不遵守紀律受到老師的批評。聽了高粱的問話,董力回答:“我再認真聽講好好學習,老師也不會認為我是好學生,也不叫我回答問題。看不上我,我就不給他學唄!”在那個孩子上學讀書基本沒有家長勞神費力“幫教”的年代,很多未成年孩子會認為學習是給老師學的。遇到喜歡的老師,就會隨之喜歡這門課,要是恰逢老師也喜歡自己,那此門課程的成績便會突飛猛進地提高;否則,成績將每況愈下。
多少年之後,已經是民營企業老闆的董力在一次初中同學聚會上說:“當年少不更事,不知道學習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調皮,惹得老師不喜歡,被貼上‘搗蛋包’的標籤。既然老師不待見,那咱就不好好學了,以至於差點沒考上高中。要不然,咱也能考個大學,說不定現在已經是高階工程師了。”
上了重點高中的高粱,又被分到重點班。在這個學霸班裡,她的優勢不再突出,偏偏班主任又特別關注聰明且漂亮的女生,具備這些特質又會“來事兒”的同桌寧寧很快成為班主任的寵兒。很多時候,在回答問題時,只要她和寧寧同時舉手,被班主任叫起來的永遠是寧寧。久而久之,寧寧就被班主任貼上了“最有希望考上一流重點大學”的標籤,還有意無意地在各科老師跟前“轉發”這一標籤。此時的高粱深切體會到當年董力的失落與憂傷,但她沒有放棄,在羨慕寧寧的同時,她努力告誡自己不要受班主任眼光的影響,爭取考出理想的成績。然而,她的高考分數還是不如寧寧,寧寧果真考上了重點。
高粱後來說很難講自己的高考成績是否受到班主任“貼標籤”的影響,但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高中的學習生活讓她感到很壓抑,有時甚至會覺著憋屈,她常常需要不斷地調適自己的心態。
雲開霧散, 風物長宜放眼量
連續多日的降雨終於停了下來,天空湛藍,陽光燦爛,秋高氣爽。郝嘉的心情也如同這好天氣一般無比舒暢。
郝嘉的舒暢心情緣於公司的一場聚會。最初接到聚會通知時,他還在糾結是否參加。之所以糾結是因為召集聚會的人是他的分管領導那主任,他對那主任一直沒有好感,原因是他覺得這個人對他有偏見,總願找他的茬兒。
剛入職不久,在一次部門會議上,那主任正在講話,郝嘉的手機突然響了,那主任停下發言,皺著眉頭說:“開會時手機靜音是常識吧?”郝嘉一邊摁下拒接電話鍵,一邊說著“對不起”。但緊張的他卻忘記了最應該做的——將手機設定成靜音,幾秒鐘後,那主任剛剛拾起的話頭還沒說成句,他的電話又響了。急脾氣的那主任噴著唾沫星子說:“出去出去!”這件事以後,郝嘉覺著那主任再沒正眼看過他。彙報工作時,那主任嫌他囉嗦抓不住重點;與合作單位交流時,那主任說他木訥遲鈍,沒有眼色;他做的工作方案,那主任能挑出一堆毛病,有一次竟然將他熬了一晚上寫出的文案扔到他臉上。
深深的挫敗感讓他難以抬起頭,本就內向的他越發不願與同事交流,他覺得自己好像得了社交恐懼症。濃重的自卑啃噬著他那顆敏感的心,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百無一用,他甚至忘了自己曾是品學兼優拿過國家獎學金的學生。郝嘉對職業生涯感到茫然,在那主任的手下幹,也許永無出頭之日,他常常這樣想。
儘管內心百般糾結,郝嘉還是硬著頭皮參加了聚會。但他萬萬沒想到這場聚會是那主任特地為他舉辦的,原因是在多份設計方案中,那主任首選推薦了他的作品,而這一方案最終得到合作方的充分肯定和讚揚。那主任說:“郝嘉做事很踏實,說得少幹得多,而且謙虛好學,不懼批評,年輕人都應該向他學習。”聽了領導的表揚,郝嘉半天沒回過神,原來他以為的並不是他以為的,所謂那主任對他的偏見竟然都是自己的偏見。
避免證實偏差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努力學會全面地、科學地看問題,不能管中窺豹,不能以偏概全。要知道正向的認知將給人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使人學優向好;錯誤的認知帶給人的將是負面的心理暗示,會誘使人陷入惡性迴圈,以至於一錯再錯。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