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屏是由屏風演變而來、掛於牆壁之上的裝飾品。明代以前,屏風多趨於實用,主要用於遮蔽或作臨時隔斷,大多是接地而設,後來隨著工藝的不斷進步而愈加精美。到了清代,掛屏已逐漸脫離實用傢俱的範疇,成為純粹的裝飾品和陳設品,在清雍正、乾隆兩朝最為盛行。此時的掛屏,已是集鑲嵌、雕刻、刺繡、詩書畫等藝術於一身的藝術品,很受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的喜愛,成為點綴居室的一道美麗風景。
清代掛屏一般為長方形,也有其他異形掛屏,通常在屏心上裝飾有繪畫、書法作品。清代中期還流行一種“天圓地方”的掛屏,採用紅木為邊框,癭木、楠木等為板心,安裝上圓下方的大理石框景,四件一堂,象徵天地四方、正大光明。更有掛屏是由幾個方形正反相套,裡層雕有福字或吉祥圖案,顯現出帶有層次的美感。長方形掛屏多為四件套,或雕有梅、蘭、竹、菊圖案,或以琴、棋、書、畫為填充內容。也有單件的橫幅掛屏,內容形式多樣,多為山水蟲魚、人物風景等圖案。
圖示為清乾隆時時報喜青花掛屏,長72釐米,寬38釐米,呈長方形,屏身滿繪青花纏枝蓮紋,繪12組小型開光。開光內繪12只喜鵲銜梅,開光環繞著中間的朵蓮紋,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最外一側飾有1圈回紋。喜鵲象徵“喜事臨門”,因自古用十二時辰計時,12只喜鵲則寓意“時時報喜”,一年有12個月,亦可稱“月月報喜”。所繪喜鵲身姿各異,亦有代表“歡天喜地”之寓意。除喜鵲之外,開光之間繪有折枝梅。整體青花髮色豔麗、飽滿,濃淡過渡極為自然,畫工流暢,佈局巧思,應為乾隆時期官窯青花制瓷工藝之翹楚。
乾隆官窯青花裝飾風格細膩,具有宮廷畫的格式、文人畫的趣味。紋飾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主要是以植物花卉為主,富麗繁密,細緻精巧。每件器物都有多層圖案裝飾,有的多達數十層。無論是寫意還是變形,都是畫工嚴整細膩、紋飾清晰、排列整齊,具有圖案畫的效果。在乾隆青花紋飾中,吉祥圖案增多是其特點之一,即用各種動物或植物及物品的諧音,畫出象徵吉祥或祝福寓意的紋飾,如蝙蝠與“福”通、魚與“餘”通、松鶴表示長壽、鴛鴦表示成雙成對等,可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喜鵲的吉祥文化淵源悠久。先秦時,人們以為天、地、人是統一整體,“天人合一”,萬物有靈。人們認為常見的鵲鳥能傳達未知的訊息,把鵲附會成報喜鳥,稱之為喜鵲。周代師曠所著《禽經》中說:“靈鵲兆喜。”清代陳世熙在《開元天寶遺事》亦云:“時人之家,聞鵲聲,皆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靈鵲報喜,兆示吉祥、歡喜。同時,剛正不阿之“梅”花諧音“眉”字,畫喜鵲站在梅花枝梢,即組成了“喜上眉(梅)梢”之吉祥圖案,頗受清室歷代帝王以及民間所鍾愛。
常見乾隆官窯瓷板、掛屏多為粉彩、洋彩、琺琅彩裝飾,如此掛屏通體以青花燒造,且尺寸巨大者極為少見。以青花燒造與常見用粉彩裝飾燒造相比,青花燒造難度極大,皆因青花為釉下彩,所以燒造必須一次成型,且本掛屏與同類相比尺寸較大,其燒造難度可想而知,故此存世極為珍罕,應是乾隆御窯瓷掛屏中的極品無疑。
(轉載自:忻州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