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無垠的南太平洋上,一座座島嶼猶如“上帝灑落的珍珠”一般串聯起來,組成一個一個的小島嶼國家,使得這裡成為世界上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集中地之一。
作為這些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中唯一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湯加王國,這個由172個島嶼構成的群島國家,更是南太平洋島國中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具有上千年的歷史。
坊間流傳,湯加王國的國民全是一個祖先的後裔,國王就是嫡系長子一脈傳承,因而才能夠受到全體國民的擁護。
還有更加奇葩的事,這些年我國為援助湯加發展,給予其大量的優惠貸款,如果按照湯加島國全國人口約11萬人計算,那就是人均欠我國大約8000元。
但是湯加在過去的十餘年裡賴著不還不說,最後還動起了歪主意,妄想賴賬。
其首相竟然在太平洋島嶼國家會議上表示,希望中國能夠直接免除這筆債務。
神秘而奇葩的“日出之國”
湯加一詞有“聖地”之意,湯加群島總面積748平方千米,36個島上常年有人居住。
湯加為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雨量為2000毫米左右,分為旱雨兩季,因為全國沒有河流,居民用水全靠水塘平時收集雨水備用,因而有“旱季水少金難買”之說。
湯加祖上風光過,在全盛時期曾統治過斐濟和薩摩亞等島群。
1900年,湯加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70年實現獨立。
由於位於國際日期變更線的西側,湯加是世界上最先開始新一天的國家,號稱“日出之國”。
不要小看這一點,就因為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湯加王國在千禧年出了一把風頭。
1999年12月31日,湯加國王率領全國民眾,並與大量外國遊客在首都努庫阿洛法舉行盛大的跨年晚會,人們載歌載舞,在海灘上迎接千禧年的第一縷曙光。
經過電視轉播後,湯加的旅遊業實現井噴式發展。
湯加人的審美觀較為獨特,那就是以胖為美,“項短腰粗好身材”是其真實寫照,無論男女老幼皆虎背熊腰,讓人有一種夢迴唐朝的感覺。
最令人咋舌的是,前國王圖普四世體重209公斤,榮膺“全球最胖君主”的桂冠,並因此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湯加人的肥胖其實主要受當地的飲食和氣候影響,他們的主食主要是薯類,澱粉含量較大,又因為天氣較熱而懶於活動。
幾方面因素疊加,再加上湯加人樂觀悠閒的心態,胖子王國長此以往就養成了。
當然,這種肥胖身材也使得湯加人心臟病、糖尿病較為普遍。
現任國王圖普六世是一個接受現代思想的領袖,他能夠與時俱進,在全國推行“瘦身運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湯加人正在從肥胖向壯碩迴歸。
湯加人熱情好客,據說,當年大名鼎鼎的英國庫克船長就是受到湯加人的好吃好喝好招待,因而稱呼湯加為“友誼之島”。
湯加人對客人的最高禮儀是獻肥豬,由島民挑選出自己最大、最肥的一頭豬,宰後敬獻給客人。
然後人們載歌載舞,全場歡聲雷動,表達出對客人的真摯感情。
湯加還有一個奇葩之處,那就是“啥模樣的郵票都敢賣”。
湯加發行郵票最早可以追溯到1886年,他們將圖普一世國王的側面像印到郵票上。
1963年,湯加開世界郵政史異形郵票的先河,發行一套6枚圓形紀念郵票,引起當時的貨幣收藏家和集郵愛好者的分外喜愛和爭相收藏。
如果說最開始湯加的郵票還能保持方方正正,那麼後來就絕對是以異形多變為追求目標,各種奇形怪狀的郵票接踵而至,六角形、十字形、水果形、動物形、房屋形、地圖形等應有盡有。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但凡世界上有的形狀,湯加都敢印成郵票,因而又有“郵票之國”的外號。
福利和負債雙雙高企
由於孤懸於南太平洋上,湯加王國的社會發展較為緩慢,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木薯、甘薯、芋頭等薯類根莖植物是全國的主要農作物。
水果類主要是椰子和香蕉等熱帶作物,因為產量較多,成為湯加為數不多的出口物資。
湯加人過著田園式的生活,飼養牛、馬、羊等家畜較為普遍,因為敬奉肥豬被視為湯加的最高禮儀,因而湯加人特別願意餵養肥豬,幾乎達到人均一頭的地步。
事實上,湯加海域遼闊,專屬經濟區達到20多萬平方千米,金槍魚和鯊魚是湯加著名的特產,但是卻因為湯加國力弱小,捕魚能力極為薄弱,僅能供給湯加本國自己的消費。
但是與其巨大的金槍魚和鯊魚等各類魚類保有量相比,人們有理由相信,湯加的漁業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與尚算可觀的農業相比,湯加的工業基礎更是薄弱不堪。
其國內為數不多的小工廠僅從事諸如椰肉烘乾、椰油提煉等工業,另外,製作刷子、織蓆、制樹皮布等也是湯加較為重要的輕工業生產。
這裡有必要單獨提一下樹皮布,這可以看作是湯加的特產。
樹皮布是將當地一種樹的韌皮弄薄晾乾,然後染上各色圖案製成,可以做裙子等衣物,是表演土風舞最適宜的服裝,因而有“樹皮做衣真不賴”之說。
近年來,因為湯加位於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地理優勢,來“日出之國”旅遊觀光的人數大增,每年都有四五萬人左右,幾乎相當於全國人口的一半,並且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別看湯加國家財政收入極少,但其福利卻是南太平洋島國屈指可數的。
湯加人享受全民免費醫療,並且14歲以下少年兒童享受免費教育,這些都需要國家財政進行支付。
這樣的支出,顯然不是湯加孱弱的財政所能夠支撐的,於是湯加就想到了借債,很快就成為依靠大量外援發展的國家,1998年與湯加建交的我國,也是其“債主”之一。
湯加欠我國外債的時間,還得從2006年開始計算。
那一年,湯加王國發生一場動亂,不滿國王一手遮天的反對派組織數百人在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街頭抗議,引起騷亂,許多建築和公共設施遭到焚燒和破壞。
騷亂被平息後,又趕上全球經濟衰退,無力支撐重建的湯加只能四處借債。
也就是在這時,我國向湯加伸出援助之手,向湯加提供6500萬美元的低息借款,先後十年間總共借款達到近9億元人民幣的規模。
當時我國和湯加政府約定,貸款從2013年開始償還,可是到期後,湯加表示無力償還這筆欠款,我國本著和平友好的原則予以寬限5年期限,再次將還款日期推後到2018年。
因為這筆錢按照湯加國民人均收入約4000美元計算,其實並不算多,大約也僅是湯加年均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並且分期10年,更是非常小的一個還款比例。
但是奇葩的是,湯加人拿到我國的貸款後,並沒有真正地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方面,而只是用來給國民發放福利。
因而就形成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湯加欠著鉅額的外債,一方面還將借來的錢補貼著本國國民的吃喝玩樂,而不是專注用於發展,湯加人的腦回路是絕對的清奇。
然後還有更奇葩的,當年領導湯加反對派的旗手波西瓦藉助那一次騷亂,透過與國王談判為自己贏得政治地位,居然在2015年上任湯加首相之位。
波西瓦是一個極擅於玩弄權術的政客,他上臺後不但不考慮如何增強生產力,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而是不肯還錢,還將主意打到了賴賬上面。
在2018年太平洋島國論壇外長會議期間,波西瓦以所謂太平洋島國普遍“無力還債”,並且中國有免除外債的先例為由,鼓動太平洋島國“聯合起來”,向中國喊話將貸款變更為“贈款”,也就是想要中國直接免除他們的外債。
不但如此,他還振臂高呼,將把這項提議作為一個議題放到太平洋島國論壇首腦會議上進行討論,居然恬不知恥地聲稱“要求中方將債務一筆勾銷,是我們向前邁進的唯一途徑”。
然而,現實狠狠地打了波西瓦的臉,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像湯加一樣不重視國家信譽的,波西瓦想要硬“撕借條”的行為根本沒有得到響應。
而且還遭到同為太平洋島國領導人的批評,薩摩亞總理就直白地指出湯加是“得到了牛奶,又想要整頭奶牛”,太貪心了。
波西瓦一看情況不妙,趕緊轉變口風,表示這只是一時口誤,湯加會繼續與中國就債務問題“友好協商”,當然,大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
對外援助和合作應該是有利有節的
事實上,中國對湯加的援助是多方面的,不但是提供優惠貸款,而且出人出機械幫助湯加建設日界線酒店。
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漁,派出我國技術人員手把手幫助工程建築,派出農業專家傳授蔬菜種植技術,使得湯加人民能夠豐富生產和生活。
因而,湯加王國總體上對我國還是較為親近和感恩的。
他們在新冠疫情初期,包括大公主在內的若干政要對我國的抗疫工作表示堅定的支援,有些人還以個人名義進行捐款。
對於幫助湯加這樣的南太平洋島國的社會發展,我國給予優惠貸款不是個例,而是一個普遍的行為。
因而為避免以後再出現類似湯加這種想要“賴賬”的行為,我們早已經通盤考慮如何處理與南太平洋島國的關係,以實現合作共贏。
首先,依託“一帶一路”倡議平臺,推動與南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共贏。
從2006年開始,我國領導人在訪問南太平洋地區時就宣佈成立“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並表示發展與太平洋島國的友好合作關係是中國的戰略決策,對湯加等國的援助和合作,也是從那時開始並逐步擴大的。
2017年我國出臺《“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計劃與南太平洋島國一起,共建中國--大洋洲---南太平洋藍色經濟通道。
為此,我國積極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和南太平洋地區的發展戰略對接,並將此作為中國和南太平洋之間持續發展的動力。
我國的努力得到多數太平洋島國的呼應,他們都對自身的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中長期規劃。
如湯加的《戰略發展計劃框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2050年遠景規劃》和《2010—2030年發展戰略規劃》等等,這使得我們的“一帶一路”倡議更加實體化。
我國透過深入調查和分析各個島國發展戰略的特點,以及與“海上絲綢之路”對接的可行性,實現與受援國的戰略對接和制度融合,拓展中國和太平洋島國的發展空間,實現長期合作。
其次,結合太平洋島國不同的國情,實現“個性化”援助和合作。
除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外,南太平洋上共有27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太平洋島國在地理上極為分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極不均衡。
而且普遍受到大國的影響。比如密克羅尼西亞、帛琉以及馬紹爾群島聽命於美國。
而薩摩亞、紐埃、索羅門群島、庫克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諾魯等國的國防和外交事務則由澳大利亞或紐西蘭負責。
另外日本和印度也在該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甚至我國臺灣地區居然在這裡還有所謂的“邦交國”,還曾上演過帛琉總統與美國大使訪問臺灣的鬧劇。
由此,我國對於湯加等南太平洋島國的外交和援助政策就較為特殊。
為此,我們透過深入瞭解島國人民和島國國情,真正瞭解太平洋島國的不同需求,實現分層次、有區別、有針對性的援助和合作。
同時,我們援助的專案多傾向於為解決當地居民的實際困難的民生專案,讓當地居民和政府都認可、稱讚和擁護,並且通過當地政府和當地媒體的宣傳,體現出我國援助專案的效果。
中國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已經逐步加大了對太平洋島國的投入,並且業已獲得不錯的成績, 政治互信一直在增強,經濟交往一直在深入。
當前,更多的南太平洋島國人民已經較為深入地瞭解中國,知道中國在島國做出的援助和貢獻,雙方培養起較為深厚的友誼。透過民間融合、相互尊重和相互瞭解,“民心相通”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參考文獻:
[1]張穎,試論“一帶一路”倡議在南太平洋島國的實施路徑,太平洋學報,2019(1),
[2]秦升,超越“競爭性援助”:“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與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的新思考,太平洋學報,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