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意為過去的宮。改名之前,它叫紫禁城。古星垣學有“紫微正中”之說,援引在世間,為皇帝居所,不許平民越雷池,故名“紫禁城”。
沒進入故宮之前,都是在電視上看到它的恢弘大氣,威嚴雄偉!當親自身臨其境後,才真正的被中國式建築美學的厚重與輝煌所震撼和折服!
仔細觀摩著故宮裡的每一處建築,才感知,那蘊含著“天人相合”“陰陽相生”的中國式哲學和思考,是多麼的偉大!
紫禁城位於北京都城的中心位置,外有皇城、內城、外城,層層拱衛,形成眾星拱月般的格局。佔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城內分外廷和內廷合稱朝廷
其實我們能參觀的只有70%的區域,還有30%是禁區地帶,不對外開放的!
2018年10月,第二次去北京遊玩,第一次走進了紫禁城!
這座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木建築群,有大約9千間房屋,珍藏著180萬套(件)文物。宮殿建築、雕樑畫棟、堆金彩畫、稀世珍寶、匠人工藝……走進故宮,就像穿越進入一個藝術世界。
如果想全部仔細欣賞完,恐怕一天時間也不夠用,鑑於行程安排緊密,又想對故宮有一定了解,我就按照經典路線,踏著南北中軸線遊覽了一番。路徑如下:
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神武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也是體積最大、等級最高的城門,門的兩側各建有一個垂直方向的墩臺,墩臺上建有廡廊、闋[què]樓(角樓)與正門門樓合稱為“五鳳樓”,從空中俯瞰午門的平面呈現“凹”字形,這樣的圍攏佈局既有利於防守,又增加皇宮大門的威嚴氣勢!
進入午門,映入眼簾的是太和門廣場,空間瞬間變得開闊,廣場上有五座漢白玉石橋,金水橋,分為內金水橋和外金水橋。內金水橋是相對於天安門外面的外金水橋來說的。金水橋上面全部是漢白玉石的石欄,上面雕刻有非常精美的望柱,有人把它比喻成一個玉帶鋪陳在太和門廣場上,非常漂亮。
人們來到橋邊,步行其上,感到的既有君王的無上權威,也有自然的無比偉大!
穿過內金水河,是紫禁城內裝飾最華麗的太和門。太和門廣場,這裡即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太和門堪稱中國古代規格最高的門,面闊九間,進深三間。重簷歇山頂,漢白玉基座。門前銅鼎四隻,為明代鑄造。列銅獅一對,左雄右雌,是故宮六對銅獅中最大的一對。
從太和門再進入,就是太和殿了。太和門與太和殿,都用到了“太和”二字,反覆使用,可見其重要性,可能是指宇宙的一切和諧統一之意味吧!
太和殿 又稱金鑾殿,是世界上現存體量最大、建築等級最高、儲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
在帝制時代,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冊立皇后、冊封太子、接受各國朝拜等等全在這裡,代表一國之門面。
為了彰顯至高無上的地位,太和殿屋頂有著絕無僅有的十隻小獸。最前面騎鳳仙人,其後依次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狎(xia)魚、狻(suan)猊、獬豸、鬥牛、行什(雷震子,避雷)。這些神獸都是天上或海里的神獸,可以保佑平安。屋脊裝飾物越多,建築等級越高
站在太和殿西側,往遠看,硃紅的宮牆,頂著黃色琉璃瓦,層層疊疊,連簷勢起,這片龐大的宮殿,莊嚴而尊貴。
中和殿在太和殿的後面,殿內有皇帝的寶座,在舉行大典時,皇帝去太和殿之前先休息並接受內閣大臣朝拜的地方,有時也會在此閱示奏書。是三大殿中最小的一座。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後,裝飾更為細緻,在明清兩代有不同用途:明代用於大典前皇帝的更衣,以及冊立皇后、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清代則是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
另外,位於太和殿前和保和殿後的,雲龍石雕丹陛也都相當有特色。這些石雕用浮雕的手法,刻出游龍、翔鳳的圖案,主要為了裝飾,顯示皇家的威嚴與氣派。好一個九五之尊的象徵!
再往北走就是乾清門。
乾清宮為紫禁城後三宮之首,位於乾清門內,是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
殿前寬敞的月臺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設鎏金香爐4座,殿內鋪滿金磚。日冕是古代的鐘表,利用太陽照射的影子計時。嘉良是古代對體積的標準測量器。他們也都是皇權的象徵。分列兩側的銅鶴和銅龜,寓意著皇帝能得道成仙,萬壽無疆。
進入乾清門就到了後宮,與外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裡的建築不再高大、威嚴,而更具生活煙火氣。
紫禁城可以說是龍的時空,宮殿、牆壁、寶座、金柱、藻井、瓦當,無處不在且形態各異!
故宮九龍壁壁長29.47m,高3.59m,厚0.459m,重達300多噸。是一座背倚宮牆而的單面琉璃影壁,整座影壁的設計不僅將“龍”分置於5個空間,壁頂正脊亦飾9龍!
故宮大殿前的獅子都自帶威嚴,也有著神靈的象徵,遊人為了表示尊敬也選擇不去觸碰。久而久之,遊客都約定俗成的不去摸獅子,在坊間也漸漸流傳出獅子摸不得的說法。但都只是流言,真實性不得而知。
小小御花園神秘又極為精緻,仔細研究又各有乾坤,進入御花園一共有東西南北四個門,南門坤寧門,北門順貞門,東門瓊苑東門,西門瓊苑西門。瓊苑東門前往東六宮,瓊苑西門前往西六宮。園內奇石和古柏隨處可一件。多色卵石鋪地,組成900幅不同圖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戲劇、典故,妙趣橫生。奇怪的是,皇帝威嚴四方,這麼有錢,怎麼搞個御花園這麼小?
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稱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重修時,因避康熙帝玄燁名諱改稱神武門!
神武門再往北,過個馬路就能到景山公園。在那裡拍照,就可以收穫最完美的視角,俯瞰整個紫禁城!鑑於時間有限,我沒去景山,待以後去北京,再好好遊玩一番!
每個人走進故宮,都帶著不一樣的情懷,有人是為探其燦爛悠久的歷史有人想一觀氣勢雄偉的建築群,還有人想來賞盡詩情畫意的美景!
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紅牆朱門、雕樑畫棟,都在靜靜述說著六百年的煙雲突變。走在故宮的天地間,穿越數百年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只要隨意站在一角,都會觸控到它濃厚的歷史韻味。
如今,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收藏室,大門緩緩開啟,讓到訪的人們,可以透過現存的建築與文物,窺探歷史的乾坤以及建築美學的精美和雅緻!
如果疫情有所緩解,希望明年冬天再去重遊故宮,邂逅一場紫禁城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