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阮祥燕教授團隊在JCR Q1區雜誌《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上發表題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mplication of PGRMC1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論文。
研究團隊透過綜合分析資料庫中的乳腺癌患者轉錄組測序資料及臨床資訊,結合免疫組化實驗驗證,發現PGRMC1在三陰型乳腺癌組織中表達明顯升高,與不良預後明顯相關,可能透過影響癌細胞線粒體功能發揮作用。提出PGRMC1可能作為參與三陰型乳腺癌疾病進展的重要預測因子,併為其治療提供新的靶點。北京婦產醫院博士研究生許新醫師為第一作者,北京婦產醫院阮祥燕教授為通訊作者。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截至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230萬,佔女性新發惡性腫瘤的11.7%,其死亡人數佔女性死亡病例的6.9%。三陰型乳腺癌(TNBC)是一組ER、PR及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具有高度異質性,對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均不敏感,預後極差,迫切需要尋求新的預測因子及有效治療措施。
阮祥燕教授團隊致力於激素與乳腺癌風險相關研究十餘年,並於國內率先開展孕激素膜受體組分1(PGRMC1)在乳腺癌發生發展中作用機制的研究。團隊以往研究發現,PGRMC1與乳腺癌中絕經激素補充治療(MHT)介導的訊號轉導有關,但其與TNBC的關係尚不清楚。本研究中綜合TCGA、METABRIC和GEO資料庫中的轉錄組測序資料,採用生物資訊學方法分析PGRMC1在不同亞型乳腺癌中的表達。分析乳腺癌組織中PGRMC1 mRNA的表達與生存期的關係。此外,團隊還利用單細胞測序資料和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分析了PGRMC1在TNBC中的表達情況。研究發現在TNBC中PGRMC1的表達明顯高於其他各亞型,並且單細胞測序結果顯示錶達集中在上皮細胞中,實驗在蛋白水平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PGRMC1低表達的患者總生存率較高。不同狀態的激素和Her2受體參與了PGRMC1的不同功能。在TNBC中,PGRMC1可能在癌細胞線粒體代謝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發現PGRMC1在TNBC尤其上皮細胞中表達明顯升高,與不良預後密切相關,並且可能影響TNBC癌細胞線粒體功能。該研究可能為TNBC提供新的預測因子和和治療思路。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671411),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7162062)等專案基金資助。
許新,婦產科學在讀博士。主要參與阮祥燕教授團隊PGRMC1與絕經激素治療相關研究。
阮祥燕,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婦科內分泌科主任,卵巢組織凍存庫創始人及負責人,首都醫科大學婦產科學系執行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方向為絕經相關問題系列研究,婦科內分泌疾病與女性生育力保護基礎與臨床,帶領團隊先後實現中國生殖醫學史上零的突破:中國首例凍存卵巢組織成功移植,中國凍存卵巢組織移植後首例自然妊娠,中國凍存卵巢組織移植後首例健康嬰兒誕生。近年來主持國自然、市自然、市科委等省部級以上專案20餘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論文論著300多篇,其中SCI 論文90餘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2項,出版圖專業書7部。
北京婦產醫院
微信公眾號|快手官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