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這一年毛澤東37歲,人生當中最為黃金的一段時間。按照中國的古話來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已經37歲的毛澤東如果按照這一邏輯來看的話,用現在的話來說,還不是一個成功人士。
要知道,這一年還只是1930年,而不是1935年,為什麼要說1935年,因為遵義會議在1935年才召開,再具體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
但是在1930年的5月,毛澤東做了另外一件偉大的事情,他利用紅軍分兵發動群眾的機會,找到了當地的縣委書記古柏,在縣委書記的幫助下,身材高大的毛澤東開始了在尋烏縣的社會調查。
這一調查在毛澤東年譜裡面是這麼評價的:這是毛澤東當時規模最大的一次社會調查。
後來,這篇調查報告被整理成了《尋烏調查》,這份調查是什麼樣子呢?不是幾百字的調查報告,也不是幾千字的碎碎念,毛澤東的這份調查報告分為五個大的章節,包括39個小的章節,累計有八萬多字。
白紙黑字,八萬多字,這是不是有點恐怖?
八萬多字,毛澤東都調查了什麼?放在我們平常人身上,不要說八萬字的調查了,就是平時寫個小作文也要咬破筆桿子。毛澤東調查了這裡的農村,覺得還是不夠全面,又去調查了這裡的城鎮。
去看了城鎮的手工業發展情況,去調查了這裡商業發展的過程,去農村瞭解土地分配的具體情況。就像是很多影視劇作品裡面所表述的一樣,毛澤東和田間地頭的農民有說有笑地在交談,問問家裡幾口人,問問分到了幾畝地。
此時我們只能讚歎,毛澤東的行動力驚人,毛澤東追求事實的態度也值得學習,甚至遇到了今天,也很少再有人能為了找到答案而去這麼辛苦地調研。
可即使如此,毛澤東在一年後的寧都縣還是進行了自我批評,批評的內容就是關於尋烏縣的這次社會調查,毛澤東覺得,自己的調查不夠全面,只分析了貧農和富農,卻唯獨沒有分析中農、僱農和流氓。
原來毛澤東對調查是如此的痴迷。而後來,我們後人稱呼毛澤東,尤其是在社會調查方面,大家都叫他調研之王…
少年時
1917年,毛澤東24歲,正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絕好年齡。他後來遇到解不開的難題就要去調查的習慣也在這一年形成,所謂的變革者,腦子中的想法肯定異於常人,同樣的事情,一般人可能是追求穩定,毛澤東不同,他想要追求不一樣的東西。
這一年的7月中旬到8月間,毛澤東決定出去好好看看,瞭解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自己的一身抱負又能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
臨走之前,毛澤東身上沒帶盤纏,24歲的年齡,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還真的只是一個剛畢業或者還沒畢業的孩子,要出門的話,家長肯定是要給路費。毛澤東想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去完成這次看一看的旅行。
毛澤東仗著自己的一手好字,給人家寫寫對聯,不收人家的錢,只要給管飯,晚上再給一個能睡覺的地方就行。用今天的話來說這應該是最早期的窮遊了,當年,咱們的毛主席還是一個奮進的小青年,也對,誰還不是從九零後過來的呢?
不過,相對於現在的窮遊,毛澤東的這次外出並不是純玩,按照年譜記載,這次毛澤東從湖南湖南長沙出發,途中經過了寧鄉、安化、益陽、沅江這五個地方,毛澤東稱之為遊學經歷,他每到一個地方就去和這裡的農民和工人接觸,去了解他們的生活,看看他們在經歷什麼,在渴望什麼。
毛澤東一行人每到一個地方,總能和這裡的窮苦大眾說到一起,他們對於這位個子高高的大學生表現出來了十分的喜愛。
雖然沒有照片記錄,也能知道這一路毛澤東經歷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吃不上飯的老百姓,被地主壓迫的窮苦農民,被拿著辮子吆喝著幹活的工人,凋敝的社會悽慘景象,看不到希望的愁苦日子,水深火熱當中的人,等待著一個人來挽救,這個封建社會的黑暗,需要一束光來照亮。
我們總是會疑惑,富農出身的毛澤東,怎麼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又是怎麼能一生純粹,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千百萬窮苦的百姓?
斯諾在自己的那本書裡面寫到,他從來沒見過毛澤東這樣的人,那麼把普通大眾看得那麼重要。
1917年的這次毛澤東之行,暫且不應該叫做社會調研,但是它的實際意義很重大,毛澤東也許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堅定了信念,萬古的黑夜,需要有人去照亮,毛澤東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是他想做些事情。
安源之行
應該還有很多人記得今年的熱播劇《覺醒年代》,在這部劇當中有一個鏡頭是講述毛澤東在雨天和煤礦工人一起幹活,生活,吃的也是同樣的飯菜,那時候的毛澤東還很年輕,一身的稚氣。
也許有人不明白,這是導演的藝術表現,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事情,其實不然,這是真實的事情,真實地發生在毛澤東身上,時間是1920年到1921年之間,毛澤東反反覆覆去了安源煤礦很多次,在這裡生活了很長時間。
毛澤東,身體力行地去調研了,地方選擇在安源煤礦。毛澤東這次的調研不同於上次,他是真的要去尋找到一條道路。我們根據時間能夠了解,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歷史的方向發生了根本轉變,可是這個時候的毛澤東很明顯還不是能主導一些事情走向的那個人。
油畫
在北大的這段時間,毛澤東和李大釗在一起工作,全面接觸馬列主義,又在北大旁聽了很多課,從湖南長沙到北京,這是地域的變化,其實也是毛澤東內心想法的掙扎和蛻變。
但是不能否認,這一時期的毛澤東依然是迷茫的,他接觸了很多新事物,他認識到了很多新鮮的沒聽過的詞語,可具體應該怎麼做?他還是不知道。
那時候的事情只是理論上的事情,毛澤東想找到一條合適的路。但這條路的發現不應該是在書本上,而應該是在實際的調查當中,在走一走的過程當中去找到一條合適的路。
毛澤東的調研思想開始在安源的這一次調研當中逐漸成熟,也讓毛澤東明白,我們自己的出路要依靠的是工農,甚至是後期“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也是在這一時期形成。
毛澤東選擇下礦,和工人一起生活,他在這次的調研當中做的最為主要的一件事是讓這群受到壓迫的工人思想解放。
在毛澤東沒有去安源之前,這裡的工人覺得人就是要分等級的,就是有人生下來就是達官貴人,有人生下來就是要在煤礦裡面勞作,自己的命就是工人,那就要認命,就要接受這份壓迫,這種宿命論的基調非常不適合去做動員。
毛澤東一邊和工人勞動,一邊對這些工人進行教育,告訴他們自己應該去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是去改變命運,而不是去認命。
在毛澤東的努力之下,安源成立了黨支部,這群受到壓迫的窮苦人民開始覺醒,去為自己的命運而抗爭,這樣一來,1922年爆發了安源工人大罷工。他們無比團結,他們無比熱情,在他們的努力下,為自己爭得了權利。
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
這一次,更是讓毛澤東明白,那些解不開的心結和疑惑,就一定要去實踐,要在下面去看一看,那裡有答案,也要和普通的老百姓接觸,他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毛澤東在這次實踐當中,切切實實嚐到了甜頭。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安源之後,毛澤東的調研之路走的是越來越多,他的調研也更加有深度,更加具有代表性,能一針見血地在調研當中看透事物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有的人的調研是為了調研而調研,調研完了,也就完了,毛澤東的調研有一個很大的特色,那就是在調研之後會出一個報告,毛澤東的調研報告,這裡面的學問可是大了去了。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稱呼毛澤東為調研之王的根本原因。
時間到了1927年,這一年在歷史的長河當中似乎沒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發生,但在毛澤東身邊,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情的結果一直影響到今天,可不會在今天停止,而是會一代接著一代傳下午。
1027年,毛澤東主持農民運動工作,在這段工作期間,毛澤東用了32天的時間去完成了一次調研。這32天的時間裡,毛澤東走了700多公里,平均每天的行程超過20公里,要知道這些路程都是毛澤東徒步走出來的,那時候可是沒什麼高鐵這種交通工具。
不過也對,要想真正地發現問題,還只能是靠雙腳去接觸,慢慢走,慢慢發現,不能是走馬觀花,最後什麼也沒留下。
這一次調研,毛澤東接觸的人不僅僅是農民和工人,他還接觸了很多勞動婦女,去聽取婦女的要求。在這之前,沒人會在乎最底層的勞動婦女在想什麼,自古以來,婦女都是被看不起的,不要說吃飯不能上桌,更有甚者,只是買賣的工具。
毛澤東不同,他要去聽她們的聲音,想幫著她們去做一些事情,那時候他還沒提什麼婦女解放,但是在他心裡,已經知道自己以後要去做什麼事情。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動機,都有背後的出發點,關於毛澤東後面做的所有事情,早早就有預兆了,一切並不是無緣無故的。
這次調研之後毛澤東出了什麼報告?就是那篇震驚世人且一直到今天還被很多人研究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如果您還是記不起來這是一篇什麼樣子的報告,那麼這篇報告的第一句話您一定聽過。
毛澤東在這篇報告當中的第一句話就是: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直接嗎?犀利嗎?對,就是很直接就是很犀利。毛澤東的文風就像是他的性格一樣,向來是直來直去,絲毫不拖延,有什麼就說什麼,開門見山,直指人心。
這篇報告真的就如此神奇?
我們先來看看毛澤東在這篇報告裡面說了什麼。先來交代下毛澤東此次考察的背景,國內的大多數人是不相信農民的,覺得這群人幹不了什麼大事,做不了什麼偉大成就,革命要是指望這群人的話,那就只能是等著失敗。
毛澤東不這麼認為,他覺得中國革命的希望就是在中國,也只有中國的農民聯合起來才能真正地做好革命這件事。這就是毛澤東要去考察農民的原因,開門見山的第一句話也就是說明了此次考察的目的,就是讓大家明白,我們的朋友在哪裡,誰又是我們的敵人?
這篇報告對八個主要問題進行了說明,這八個問題分別是農民問題的嚴重性、組織起來、打倒土豪劣紳,一切權力歸農會、“糟得很”和“好得很”、所謂“過分”的問題、所謂“痞子運動”、革命先鋒、十四件大事等等。
這八個問題的一個核心是農民是我們的朋友,群眾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和他們緊緊團結起來,只有依靠中國的農民,革命的事業才能取得勝利,封建剝削才能真正被打破,否則,一切都是痴心妄想。
主席
毛澤東在報告裡面說,中國的幾萬萬農民“將沖決一切束縛他們的羅網,朝著解放的路上迅跑”。
“一切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汙吏、土豪劣紳,都將被他們葬入墳墓。一切革命的黨派、革命的同志,都將在他們面前受他們的檢驗而決定棄取。”
後來發生的每一件事都證明了毛澤東的高明,他在1927年就預見了解放戰爭的事情,有人說他是神,其實他不是神,也只是肉眼凡胎的一個人,如果非要說點什麼,那就是要加一個字首,他是一個痴迷於調查的行動派。
他的所有的預見性和結論,就是在調查當中發現,在調查當中得到了論證,那裡是什麼神仙啊。
這篇報告的最後,毛澤東給出了一個總結,這句總結是這麼說的:“嘴裡天天說‘喚起民眾’,民眾起來了又害怕得要死,這和葉公好龍有什麼兩樣!”
此時,你是不是受到了足夠大的震撼?
這些結論是毛澤東坐在家裡想出來的嗎?顯然不是,而是經過一天天一點點的調研研究出來的,他說要事實就是,他說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一切今天我們奉為真理的東西,都是毛澤東的實踐。
咱們來拉一條時間線,1925年,是《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7年是《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30《尋烏調查》、同年還發表了《反對本本主義》、1930年是《興國調查》和《木口村調查》、1933年是《長岡鄉調查》和《才溪鄉調查》、1931年是《總政治部關於調查人口和土地狀況的通知》。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某些時間段毛澤東在一年的時間內就要進行兩次社會調查,調查的頻率之高實在是讓人汗顏和敬佩。在這密集的調研背後,我們也不難看出,毛澤東之所以能成為領袖,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他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佔據了上風。
那麼多人裡,有誰能像毛澤東這般?
在《反對本本主義》的這篇報告裡面,毛澤東提到了那句著名的且在今天依然值得研究的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句話也貫穿了毛澤東的一生。
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在陝北的窯洞裡面寫《論持久戰》,寫完之後,眾人無不佩服,覺得有道理,對抗日的信心都增加了好多。他寫出來的東西,向來很容易讓人信服,不是因為他是毛澤東,而是因為他的內容是建立在社會調查的基礎之上。
他是一個向來不信奉教科書的人,即使他本身也是一個教書先生,他信任的向來是走在路上的社會見聞,是一次次的社會調研。
到了北京之後,他還是喜歡出去看看,去和農民見面,去田地裡看看,在那裡,他覺得親切。
周恩來總理在後來不止一次地說到,事實證明,毛澤東的做法確實是對的,我們不得不信服。
而這個都是對的,難道不是建立在調研的基礎之上嗎?
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也很難寫出當年毛澤東所寫的那種調研報告,資料再詳細,內容再豐富,總覺得少了些什麼,至於到底少了些什麼,真的是沒人知道。
後來我們明白,毛澤東的制勝法寶,一方面是社會調研,一方面是社會調研背後的真實動機,即為千千萬萬勞苦大眾做點什麼。
從群眾來到群眾去,毛澤東做到了。
調研之王,毛澤東也做到了。
圖源網路,侵權刪除。
部分參考資料來源於:《毛澤東年譜》、《毛選》、《紅心照耀中國》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可以,記得點贊收藏和關注,這是我創作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