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統一六國的程序中,出現了很多人才。
秦孝公時期有商鞅,進行變法使秦國崛起,秦惠文王時有張儀,提出連橫破合縱,東出函谷關,爭雄天下。
秦昭襄王時有範睢,提出遠交近攻,秦莊襄王時有呂不韋,商人變政客,幫助秦王登位。
秦始皇時有李斯,幫助秦國一掃六國,統一天下。
這5人在秦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做出了一可磨滅的貢獻,那麼如果按貢獻排序,誰的貢獻最大呢?個人認為是商鞅。
1、商鞅:變法強秦
關於商鞅的生平事蹟,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商君列傳中有記載,商鞅不姓商,他姓公孫,之所以叫他商鞅,是因為他的封地在商邑,所以習慣性叫他商鞅。
商鞅本是衛國國君的姬妾生的兒子,也算得上是貴族。
商鞅入秦的原因很簡單,他喜歡刑法法術之學,而當時的秦孝公正好在招賢納士,想要重整秦穆公時的霸業,向東收復失地。
秦孝公繼位時才21歲,正值青年,心中有著偉大的抱負。
可當時的秦國自秦厲公之後經歷了幾代君主的動盪,國力已經大為削弱,甚至讓魏國趁機奪取了河西之地。
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繼位後,休養生息,想要收復河西之地,卻直到死去都沒能如願。
秦孝公繼位,面臨的考驗還是挺嚴峻的,因為當時崤山以東的戰國六雄已經形成,淮河、泗水之間有十多個小國,周王室衰微,諸侯國間互相攻伐。
秦國是一個邊陲小國,想要在這樣的局勢下立足腳跟已經很難,更難說要崛起和東出,但秦孝公意志堅定,鐵了心要強秦。
秦孝公發出求賢令,商鞅前去秦國應徵,先後見了秦孝公三次,最後提出富國強兵之策才得到秦孝公的重用。
秦孝公用商鞅進行變法,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變法成功後,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得到提升。
新法實行五年,秦國逐漸強大,周天子把祭肉賜給秦孝公,各國諸侯都來祝賀。
秦國這輛車正式上路了,商鞅變法為之後秦國一步步吞掉其他六國奠定了基礎。
2、張儀:連橫破合縱
張儀是魏國人,他曾和蘇秦一起拜鬼谷子為師,學習遊說之術。
張儀曾經和楚王一起喝酒,楚王丟了一塊玉璧,懷疑是張儀偷的,於是就把他抓了起來拷打了幾百下,因為張儀始終不承認,於是就把他放了。
張儀本來想去趙國投奔蘇秦,結果遭到蘇秦的羞辱,當時蘇秦正在遊說各國諸侯實行合縱的聯盟,擔心秦國趁機攻打諸侯國,於是故意羞辱張儀,讓他去秦國。
張儀去到秦國,得到秦惠文王的召見,並重用他。秦惠文王聽從張儀的意見,出兵討伐蜀國,並在當年十月攻佔了蜀國,平定了蜀國的暴亂。
惠王十年,派遣公子華和張儀圍攻魏國的蒲陽,攻下後又把他還給魏國,並讓公子繇到魏國去作人質,以此換取魏國的信任。
魏國因此就把上郡、少梁獻給秦國,答謝秦國。
張儀擔任秦國國相四年,秦惠文王正式稱王。秦惠文王他爹就是秦孝公,早在這之前,都還只是“公”,秦惠文王稱王,象徵著秦國真正的開始強大。
之後為了秦國的利益,張儀去魏國擔任國相,想讓魏國首先向秦國稱臣,然後讓其他諸侯國效仿,但他留在魏國四年,都沒實現這個目的。
秦、魏交戰,魏國戰敗,之後魏國又被齊國打敗,秦國想要再次攻打魏國,先打敗了韓國申差的部隊,殺死了八萬官兵。
魏國國君害怕了,終於背棄了合縱的盟約,和秦國和解。
秦國想要攻打齊國,但是齊國和楚國締結了合縱的盟約,張儀於是就去楚國擔任國相,張儀勸說楚國和齊國斷交,秦國願意拿出商於六百里地給楚國。
楚王居然相信了,派人和張儀一起去秦國收地,結果秦國戲弄楚國只給六里地,楚王大怒攻打秦國,結果秦、齊兩國大敗楚國。
之後秦國想要得到黔中之地,楚國答應了,條件是把張儀送到楚國,張儀主動去到楚國,被楚國囚禁,幸虧楚王夫人鄭袖幫助才得救。
張儀又說楚王讓楚國和秦國永結兄弟鄰邦,楚王聽信了他的話,之後張儀又去遊說韓國、齊國、趙國、燕國,這些諸侯國都答應了張儀。
只是等到張儀回去奏報秦惠文王,路走到一半秦惠文王就去世了,秦武王一向不喜歡張儀,於是諸侯國又背叛了連橫之策。
張儀破合縱之策,不僅為秦國解除了危險,還憑一張巧嘴說服其他諸侯國,真可謂“一張嘴走天下”啊。
3、範睢:遠交近攻
範睢是魏國人,他一開始是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做事,有次跟隨須賈去齊國辦事,齊王聽說範睢很有才就給他送去黃金和美酒。
須賈知道後很惱火,認為範睢肯定是把魏國的秘密賣給齊國了,於是等回去魏國把這事告訴了魏國宰相,範睢就遭到魏國宰相魏齊的抽打和侮辱。
後來,範睢趁機跟著秦昭襄王派去魏國的使臣王稽,去到了秦國。
當時秦昭襄王已經在位三十六年了,秦國在南面奪取了楚國的鄢、郢重鎮,楚懷王也已在秦國被囚禁而死。
範睢為秦昭襄王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增強了王權,排除了貴族勢力,並逐步蠶食魏、韓等國,被拜為國相。
值得一提的是,在秦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中,範睢利用反間計,讓趙國派出趙括代替廉頗出戰,而秦國派出白起。
趙括急於出兵,白起佯裝敗退,然後切斷趙國軍隊的退路,切斷糧道,最後坑殺趙國軍隊四十五萬之多。再說到白起,一代戰神,也是折在範睢手裡的。
範睢和白起結下了仇,範睢就向秦昭襄王進讒言,把白起給殺了。
4、呂不韋:奇貨可居,幫助秦莊襄王上位
呂不韋本來只是個商人,他到趙國邯鄲做生意,正好碰到了在邯鄲做質子的秦國公子異人。
嬴異人是秦國安國君嬴柱的兒子,他的母親是夏姬,不受寵,最受安國君寵愛的是華陽夫人。呂不韋認為嬴異人是件“寶貝”,價值連城,於是生意也不做了拿出家財去秦國遊說。
呂不韋說服了華陽夫人,讓沒有子嗣的華陽夫人認嬴異人做兒子,以後作為安國君的繼承人。
華陽夫人同意了,認下嬴異人,並讓他改名子楚。
呂不韋有一個美貌的姬妾,叫趙姬,嬴異人在呂不韋家見到她第一眼就很喜歡她。
於是呂不韋就把她送給了嬴異人。嬴異人歸秦後,成為安國君繼承人,等到秦昭襄王去世,安國君繼位,也就是秦孝文王。
只不過秦孝文王在位3天就去世了,之後嬴異人繼位,就是秦莊襄王,趙姬也成了王后。
趙姬生下的兒子就是秦始皇嬴政,秦莊襄王在位3年,去世後嬴政繼位。
可以這麼說,秦始皇嬴政的出生和嬴子楚坐上皇位,都是呂不韋的一手安排,他對秦國最後的命運走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5、李斯:成也李斯,敗也李斯
說起李斯這個人,還比較矛盾,因為前期他幫助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期卻聯合趙高,偽造遺詔立胡亥為二世皇帝,最後被趙高害死。
李斯到秦國的時候,正好秦莊襄王去世,他到呂不韋那裡當舍人,呂不韋覺得李斯有才就把他推薦給了秦王嬴政。
當時韓國人鄭國以修築渠道為名,到秦國當間諜,被發現後秦國大臣要求驅逐,連同李斯在內的所有客卿,李斯向秦王上書,於是秦王廢除了《逐客令》。
李斯得到秦王的重用,官位升到廷尉,二十多年後終於幫助秦王統一了天下,秦始皇又任命李斯為丞相。
李斯的兒子李由因為李斯的緣故擔任三川郡守,兒子們娶的都是公主,女兒們嫁的都是皇族子弟。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巡行出遊,跟隨的有李斯、趙高還有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等到沙丘秦始皇病得非常嚴重。秦始皇讓趙高寫好詔書交給扶蘇,希望扶蘇把軍隊交給蒙恬,趕緊回咸陽參加葬禮。
書信還沒交給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
之後李斯在趙高的慫恿下,改了遺詔害死了扶蘇,然後擁立胡亥繼位為皇帝。胡亥繼承了帝位,比秦始皇時的統治還要殘暴。
李斯和趙高的結合,本來就是為了互相利用,等到胡亥繼位,他倆勾心鬥角也就不難奇怪了。李斯畢竟是個政客,比昏庸的胡亥高明得多,他看到了秦王朝的危機。
胡亥胡作非為,建阿房宮,徵發徭役,民怨沸騰。
李斯等人上書勸阻,卻讓胡亥十分惱恨。胡亥將李斯下獄,趙高趁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刑訊逼迫李斯被迫承認,最後被殺。
李斯對秦統一六國做出了貢獻,但是秦的覆滅也有他的一份功勞,是功是過很難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