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十一月十八是冬至,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為“四時八節”之一,曾是一個重要的祭祖節。老話說:“冬至一陽生,地中掌四方”,是啥意思?“地中”指的是什麼?
什麼是“地中”?
雖然以前人沒有先進的工具,但是我們的祖先是非常聰明的,用一根木杆就測出了一年四季,二十四個節氣以及十二地支的方位等,俗稱“立杆測影”。所用的工具就是“土圭”,是一種古老的天文工具,結構簡單,卻很實用。
《周禮》中說:“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意思就是用土圭來測量“土深”,指的是地球的直徑,以求“地中”。
所謂“地中”也就是不東、不西、不南、不北之地,是天地、四時、風雨、陰陽的交會之處,也就是宇宙間陰陽沖和之中心。周代時,人們所用“圭表”就是上面立著一根木杆,下面是帶有刻度的表,木杆高八尺,相等於現在的一米八五。
然後人們透過觀察每天早中晚時,木杆在太陽下影子的長度來定節氣。冬至的中午,太陽執行到南迴歸線,此時木杆的影子最長,為一丈三尺五寸。夏至的中午,太陽位於北迴歸線,木杆的影子最短,為一尺五寸。那時候的一尺約為二十三點一釐米。
人們透過“立杆測影”的方法來尋找“地中”,先在水平地面上立一根木杆,稱為“南表”,在中午之時南表影子的末端立一根木杆,為“中表”,再以北極的方位立“北表”,當三表成為一條直線時,就是子午之正位,也就是南北之正位。
然而以春分和秋分兩天日出之時,立一根“東表”,在影子的末端立一根“中表”,然後從東表到中表,再到太陽之間成一條直線,就能找出正東的方位。春分和秋分日落之時,再用圭表找出正西方位。然後東西和南邊連線的交叉點就是“地中”。
冬至是怎麼得來的?
由於太陽在天空中的角度不同,日影的長度也不同,於是人們就把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叫“冬至”,把日影最短的一天叫“夏至”。過了冬至之後,木杆的影子就開始逐漸變短了,並且方位也有所改變,一年正好旋轉一圈,也就是一個迴歸年。
木杆影子走過的這一圈分別對應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角度。冬至日出辰而入申,日出時木杆的影子指向亥,夏至日出寅而入戌,日出時木杆的影子指向戌。只有春分和秋分兩天,日出卯而落於酉,也就是太陽從正東方升起,從正西方落下。
然後再結合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和“漏刻”來定時間,《後漢書》中說:“日發其端,周而為歲,然其影不變。是則日行之終。以(四)周除(1461)日,得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為歲之日數”。所以最初的時辰、節氣和方位就是根據“立杆測影”的方法得來的。
冬至一陽生,地中掌四方
春夏屬陽,秋冬為陰,立秋之後,陰氣開始增強,一直到冬至那一天,陰氣最強並開始減弱,在陰氣減弱的同時,陽氣就開始萌動了,正所謂“陰極而陽生”,是老陰生少陽的分界線,代表著先人重生,因此冬至也就成了祭祖的節日。
當然古人是根據木杆的影子來判斷的,冬至過後,木杆的影子就開始逐漸變短了,黑夜也就跟著開始變短了。黑夜為陰,白晝為陽,黑夜變短,白晝加長,影子變短,也就是陽氣初生,所以說:陽生於子,陰生於午,“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
而“地中”同樣是根據“立杆測影”找出方位的中心點,只有以中心點為參照物,才能分出東南西北,而最初的方位是根據太陽在天空中東昇西落的方位測出來的,唯獨中心點在土地上,所以土居於中間,在天為應龍,掌管四象,可以大到無邊,也可以小成一個點。
在季節之中,土分佈於每個季節的最後一個月,四季月都屬土,掌管四季。土生萬物,土生木火金水為四象,萬物枯萎都是土,也就是四象歸一就為土。所以地中也就是土中,土中也就是方位之中,萬物之庫,掌管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