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聯大”,我們第一個聯想到的大學就是民國時期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同一時期在我國的陝西還成立了一所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儘管西北聯大沒有西南聯大那樣聲譽隆起,但卻為我國西北地區的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礎。
西北地區最早的高等學府就是由張鳳翽於1912年創辦的西北大學。然而民國時期陝西的局勢也是風雨飄搖,西北大學也跟著命運多舛,或停辦,或更名。
1933年,邵力子擔任陝西省政府主席。當時的西北大學已經成為了中山學院。邵力子有感於西北人才的匱乏,於是聯合西北各省的政要提議重新建立西北大學。
透過各方考察和分析後,他們把目標鎖定在了北平大學身上。認為這所大學無論是從教學規模,還是師資實力,最適合遷移到西北地區。
同時,身在天津的北洋工學院面對日寇的入侵,深感天津難為辦學之地,開始籌備學校內遷事宜。而北洋工學院的院長李書田與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私交甚好。他把學校內遷目的地選在了西安,曾一度親自奔赴西安選擇校址。
邵力子不但對北洋工學院來陝大力歡迎,還親自致電國民政府行政院要求支援。行政院在收到邵力子的提議後,當天就交由教育部統籌辦理。邵力子還為北洋工學院撥地130餘畝作為建校用地。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關乎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的文脈科技所繫的高等教育,也面臨國破校亡、根基淪喪的局面。而當時佔全國高校數量半數、在校大學生佔全國總數三分之二的東北地區以及北平、天津、上海三地,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其中東北大學先是從東北向北平、向西北顛沛流離,再有平、津高校的空前浩劫。
為了儲存抗戰期間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國民國政府教育部特選定適當地點籌設臨時大學。
1937年9月10日,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布第16696號令: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師資為基幹,成立長沙臨時大學;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之後,中英庚款委員會應教育部之請,決定撥款50萬元作為兩所臨時大學的開辦費用。
於是,由此形成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最大的兩個大學聯合體,即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與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簡稱西北聯大)。
其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1941年12月8日,在福建建陽成立了東南聯合大學,是由當時的暨南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30多所公立、私立專科以上學校合組而成。1943年7月結束,收容學生400餘人,並資助許多其他學校師生投奔各自母校,從籌辦至結束存在一年零九個月時間。
國立西安臨時大學於1937年10月18日成立,成立之初就面臨極大的困難。因搬遷倉促,西安這邊的準備也不足,校舍一度緊張。經多方努力,全校才在西安市城隍廟后街4號、小南門外抗戰內遷來的東北大學(今西北大學校址)和北大街通濟坊三地棲身。
西安臨時大學校本部設在城隍廟后街4號,也是西安臨大的第一院,其中國文系、歷史系、外語系、家政系也在這裡;第二院在今天的西北大學太白校區,設有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體育系及工學院6系;第三院則在北大街的通濟坊,這裡設有法商學院三系(法律學系、政治經濟學系、商學系)、農學院三系(農學系、林學系、農業化學系)、醫學院(不分系)和教育系、生物系、地理學系等。
西安臨時大學成立不到一個月就開始復課,當時共有學生1472人,其中311人是在西安當地透過兩次招錄的新生。其他學生都是原學校的學生。全校設文理、法商、教育、工、農、醫六大學院,共23個系。
隨著山西的失守,日軍一度佔領黃河的風陵渡,直逼陝西東大門潼關。而日軍的戰機也頻頻對西安進行襲擾。為了保證師生的安全,國民政府教育部遂令西安臨時大學遷往陝南。
1938年3月16日正式遷離西安。師生們步行250多公里,過渭河,越秦嶺,渡柴關,歷時半個多月,到達漢中。全校被分別安置在3縣6個地方,校本部設在城固縣城。
遷到漢中的西安臨時大學被更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辦學經費由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各原校經費各支四成為國立西北聯大經費。全校設有文理學院、法商學院、教育學院、農學院、工學院、醫學院6個學院,23個系。
然而這些院系之間,有些院系是原來學校的系統基本保持不變。有些則是各校原院系混合重新組成,這對於安置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幾經調整,最終形成了後來的基本格局:校本部及文理學院設立在城固縣的考院(黌學巷貢院舊址);教育學院(後改為師範學院)設立在城固縣文廟;法商學院設立在城固縣小西關外原簡易師範舊址;而城固縣古路壩天主教堂則設立工學院;南鄭縣(今漢中市漢臺區)中學巷內設立醫學院,後因飛機轟炸,醫學院遷至南鄭縣城東門外的孫家廟,馬家廟,黃家坡黃家祠等處為臨時課堂;沔縣(今漢中勉縣)的武侯祠等處則設立農學院。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成立後,延續了西安臨時大學的舊制,不設校長,由校籌備委員會常委徐誦明、李蒸、李書田、陳劍翛共同主持校務。
1938年5月2日,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正式開學。全校師生在城固縣的校本部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
然而,西北聯大原本是由不同背景、不同地方的高校組成,在融合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矛盾。西北聯大主體之一的北平大學左翼傾向明顯;而北洋工學院的前身是素有“東方康奈爾”的北洋大學,它以辦學嚴謹、成績卓著而聞名於世。北洋工學院的院長李書田則是北洋大學畢業,他有很強的北洋大學情結,一直想恢復北洋大學的獨立辦學。隨著日軍入侵,學校內遷,他的覆校夢想被迫擱置。
西北聯大成立後,李書田的北洋工學院派一直傾向獨立,原北平師範學院派和原北平大學派之間也一直不快。這些都為西北聯大埋下了分裂的種子。當然,當時的西南聯大也有內部矛盾,只是處理得比較好,沒有這麼明顯的發作而已。
1938年7月中旬,國立西北聯大農學院與西北農學院合組為國立西北農學院。國立西北聯大工學院(由北洋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組成)與焦作工學院(現中國礦業大學與河南理工大學)合組為國立西北工學院,教育學院則改稱為師範學院。
國立西北工學院成立後,作為院長的李書田在學校推行當年北洋大學的精英教育模式,採用原北洋工學院的那一套制度管理西北工學院的校務。並且用統一的標準重新考評所有的教師、重新聘職,同時實行嚴格的學籍制度。
李書田的這種行為引起了原東北大學工學院、原北平大學工學院、原私立焦作工學院部分師生的強烈不滿,認為李書田的做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和麵子,於是他們組織起來圍攻李書田,引起了這三校與原北洋工學院師生之間的嚴重衝突。
事件發生後,李書田率領部分原北洋工學院的師生離開城固古路壩,前往四川,擬恢復、重建北洋工學院,因教育部的阻攔,最後在新建的西康省建立了西康技藝專科學校。
在西安臨時大學成立時,國民政府的教育部就想牢牢控制西安臨時大學,尤其是北平大學的左傾思想,是國民政府所不能容忍的,他們想透過調整西臨大的領導層等手段來實施這一計劃。
然而,教育部想要牢牢控制西北聯大似乎並不是很容易。尤其是當時西北聯大法商學院有“抗大第二”的稱號,國民黨中央和教育部對法商學院一些教授的言論及學術研究中的親共傾向極為不滿,多次要求校方解聘這些教授,聯大校方拒絕接受。國民政府既然無法控制西北聯大,於是就計劃把他們分而治之。當然這不是西北聯大快速被裂解的主要原因。
西北聯大快速被分解的主要原因還是當時的政府考慮到西北地區的高等教育建設。早在西安臨時大學成立之前,當時的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就曾聯合西北各省政要遷北平大學於西安,成立國立西北大學,當時的北洋工學院也計劃內遷西安。
隨著日軍全面侵華,這一計劃被打亂。隨著西北聯大成立,局面穩定下來後,佈局開發西北、完善西北地區高等教育的戰略被重新實施。而西北聯大的內部矛盾和防共控制的政治動機,也多少介入到了政府的決策過程中,強化了國民政府將西北聯大快速解散分立的決心。
1939年6月,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布命令,撤銷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成立國立西北大學、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醫學院、國立西北農學院五個由教育部直接領導的獨立院校。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被拆分後,由原北平師範學院等組建的教育學院,改名為國立西北師範學院。1940年7月,該院遷至蘭州辦學。抗戰勝利以後,部分師生留在蘭州,發展成為現在的西北師範大學,部分返回北平復校,就是今天的北京師範大學。
設立在城固古路壩的西北聯大工學院與私立焦作工學院合併組建的國立西北工學院,隨後遷至陝西咸陽。抗戰勝利後,西北工學院部分師生返回天津,覆校為北洋大學,即天津大學。其餘留在陝西的師生,發展為今天的西北工業大學。
設在南鄭縣黃家坡的醫學院,改稱國立西北醫學院。抗戰勝利後,該校返回西安與國立西北大學合併,改稱國立西北大學醫學院。解放後,學校獨立辦學,後更名為西安醫科大學。現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
而設在沔縣(今勉縣)的西北聯大農學院則是與西北農林專科等學校合併組建了國立西北農學院,後遷至陝西武功縣楊凌鎮。解放後更名西北農業大學。1999年9月,與楊凌幾乎所有的農林科研院所合併組成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在西北聯大文理學院與法商學院的基礎上組建了新的國立西北大學,抗戰勝利後,該校遷回西安。解放後,西北大學成了教育部直屬的14所大學之一。
抗戰勝利之後,由西北聯大主體部分分解的五所院校,永久地留在了西北。正是在這些院校的基礎上,奠定了今天西北高校的基本格局。而由這五所院校所演化出了西北地區幾十所高校,涵蓋了文理、政法、軍工、農林、師範、醫學等眾多的學科門類。這些院校為西北大開發的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著人才。
留在了大西北,永遠地留在了大西北。這種精神,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值得我們敬仰!
請記住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儘管它僅僅存在一年,儘管它沒有西南聯大那樣的赫赫聲名。但是在西北聯大的身後,卻為我國西北地區孕育了鬱鬱蔥蔥的大學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