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萎縮性胃炎會變癌嗎?簡單地回答,不是一定會,但有可能會。
即便正常胃粘膜也可能會變癌,因為“不正常”也是由“正常”變過來的。
從正常組織到癌症,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需要一定的階段:
正常組織離癌變當然是最遠的,一般的慢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是很多見的情況,這種情況會變癌嗎?
當然有可能,但可能性極小,它離癌變還遠著呢,經過恰當的治療,炎症消退,恢復正常,而如果沒有治療或治療不當,危險因素繼續存在,進一步發展,則可能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
到了萎縮性胃炎階段,癌變的機率就陡然增加,當然,絕大部分的萎縮性胃炎是不會癌變的,但是都存在一定的機率。
什麼是萎縮性胃炎?
標準答案是:
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黏膜變薄、黏膜基層增厚,或伴幽門腺化生和腸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常表現為上腹部隱痛、脹滿、噯氣、食慾不振、消瘦、貧血等,無特異性,是一種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變。
一般來說,萎縮性胃炎會伴隨腸化、不典型增生的階段,其輕重程度,與癌變機率密切相關。
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說,就是:
胃黏膜變薄了,能分泌消化液的腺體少了(萎縮),有可能逆轉,癌變機率低;
還有細胞的長得變了模樣,像是腸細胞的樣子(腸化),也有可能逆轉,癌變機率依然存在;
甚至有些細胞長著長著跑偏了,越來越像癌細胞(不典型增生),一般認為逆轉困難,癌變機率相對增高;
從健康的胃,到胃癌,一般認為必經的路徑就是以上這幾個環節:
1、胃發生萎縮、腸化,叫做癌前疾病;(還包括胃潰瘍、胃息肉 、手術後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
意思是,此時的細胞還算是正常狀態,屬於“不良少年”,不加管束,有可能往壞的方向發展;但是前途依然光明,只要迷途知返,還有希望逆轉;
2、不典型增生,則叫做“癌前病變”,
意思說,細胞形態已經發生改變,不好好按照常規生長了,如不加控制,就可能沿著“變壞”的路徑一路向前,最終發生惡變。
比如一個不良少年,已經開始學著hei社會的做法做人了,需要收拾了,但還不至於十惡不赦。如果不再管他,可能最終會淪為殺人罪犯。
就是上述三種狀態,也有分級,以表明病情的程度。
一、萎縮性胃炎的分級
(一)0期:
胃竇沒有萎縮+胃體沒有萎縮。
(二)I期:
1、胃竇輕度萎縮+胃體沒有萎縮。
2、胃竇輕度萎縮+胃體輕度萎縮。
(三)II期:
1、胃竇中度萎縮+胃體沒有萎縮。
2、胃竇中度萎縮+胃體中度萎縮。
3、胃竇輕度萎縮+胃體中度萎縮。
4、胃竇沒有萎縮+胃體中度萎縮。
5、胃竇沒有萎縮+胃體重度萎縮。
(四)III期:
1、胃竇重度萎縮+胃體沒有萎縮。
2、胃竇重度萎縮+胃體輕度萎縮。
3、胃竇中度萎縮+胃體中度萎縮。
4、胃竇輕度萎縮+胃體重度萎縮。
(五)IV期:
1、胃竇重度萎縮+胃體中度萎縮。
2、胃竇中度萎縮+胃體重度萎縮。
3、胃竇重度萎縮+胃體重度萎縮。
還有一種分期,是以發生萎縮的範圍來分級的:
根據分佈範圍的不同分為c1、c2、c3、o1、o2、o3六種型別,分型是根據萎縮的範圍來分的。
萎縮性胃炎的範圍從胃竇、胃角、胃體小彎到賁門分別為c1、c2、c3。
c1期和c2期相對來說是比較輕微的異型的變化。
二、腸化生的分級
腸化生,可分為:
1. 小腸型化生(完全性腸上皮化生)
2. 大腸型化生(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
進一步又可分為五種型別:
■ 完全性小腸化生
■ 不完全性小腸化生
■ 完全性大腸化生
■ 不完全性大腸化生
■ 混合型化生,可同時具有小腸和大腸化生
不管是上述哪種形態,都可以分為輕、中、重三級。
在400倍光鏡下看3-5個視野,若腸化細胞佔腺管1/3以下者為輕度(+),
佔1/3-2/3者為中度(++),
腸化細胞佔腺管2/3以上者為重度。
也有學者將腸化的面積分為0-3級:
0級粘膜中不含有腸化病變;
1級腸化佔粘膜面積的30%;
2級腸化的面積介於30%-70%之間;
3級腸化的面積大於70%。
理論上,不完全性大腸化生更容易發生異型增生和癌變;
腸化分級越大,越容易發生惡變。
三、不典型增生(異型增生、非典型增生)
不典型增生程度分為三度:
輕度:即不典型增生細胞僅限於上皮層底部,不超過上皮層1/3;
中度:即不典型增生細胞佔全上皮層的l/3~2/3;
重度:不典型增生細胞佔全上皮層的2/3以上。
通俗的說,不典型增生越重,距癌症就越近。
四、上皮內瘤變
“上皮內瘤變”與“不典型增生”是同義詞,涵義是相同的。
原來的輕度和中度異型增生歸屬低級別上皮內瘤變,
重度異型增生則屬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與重度異型增生、原位癌、 局灶癌、 黏膜內癌、 還有其他癌疑、 癌變趨勢等等都是一回事,應該只有一個名詞,就是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簡而言之,對於上皮內瘤變,不論是低級別或高級別,只須經內鏡完整摘除或區域性切除就已足夠。
胃低級別上皮內瘤變胃鏡圖片
五、我查出來這些情況該怎麼辦?
1、伴有腸化生的輕中度萎縮性胃炎可每2~3年複查胃鏡;
2、累及全胃的重度CAG(OLGA系統和OLGIM系統分期為 Ⅲ和Ⅳ期)建議每1~2年複查高畫質內鏡,輕中度、侷限於胃竇的CAG建議每3年複查胃鏡;
3、高畫質染色內鏡顯示邊界不清的LGIN建議每年複查高畫質染色內鏡,邊界清晰、未行內鏡治療的LGIN建議每6個月複查高畫質染色內鏡;
4、行內鏡下治療的IN或早期胃癌,建議治療後3~6個月複查高畫質染色內鏡,並按照胃黏膜的基礎狀態確定隨訪間隔;
5、胃黏膜癌前狀態和癌前病變的處理和監測流程:
胃黏膜癌前狀態和癌前病變的處理和監測流程
注:CE為化學染色內鏡;NBI為窄帶成像技術;FICE為內鏡電子分光影象處理;H.pylori為幽門螺桿菌;UBT為尿素呼氣試驗;LGIN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HGIN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OLGIM為基於腸化生的胃炎評價;PG為胃蛋白酶原;ESD為內鏡黏膜下剝離術;CAG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虛線框內為胃癌前狀態和癌前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