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介面產品叫PC005 Active、SATA介面產品叫SC001 Active,USB介面移動固態硬碟卻不叫UC00x Active。致鈦木星10從名字中就透露出自己的與眾不同,76 x 46 x 10毫米,比普通名片更小;僅重95克,比手機更輕。致鈦木星10提供512GB和1TB兩種容量選項,本次測試的是1TB型號。
致鈦木星10使用USB-C介面,同時配備USB-A和USB-C兩條資料線,相容Windows、安卓和macOS作業系統,適合各種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和平板電腦對移動儲存裝置的使用需求。外殼採用鋅合金防滾架和鋁合金銘板的全金屬設計。鋅合金具有硬度高、抗拉強度大的優點,正是在它的幫助下致鈦木星10具備了110釐米高度防摔、抗震抗衝擊等能力。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直徑142984千米,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容量大或許就是致鈦選擇用它為移動固態硬碟命名的原因。
致鈦木星10只是容量大,體積並不大。下圖是2.5寸SATA SSD(以及2.5寸行動硬碟盒)、木星10移動固態硬碟和M.2 2280 SSD的體積對比:
致鈦木星10所用的鑄造金屬外殼比衝壓金屬片更為堅固,重量則控制在95克以內,握在手心中就能感受到成穩。全金屬外殼在散熱能力上也確實讓人更有信心。
對比SATA SSD和2.5寸行動硬碟盒組合,體積更大重量也相對更高一些:
測試平臺及資訊識別
測試平臺:
CPU:Intel Core i9-9900K
主機板:Intel Z390
記憶體:金士頓DDR4 3200 8GB*2
硬碟:浦科特M6Pro 128GB(系統盤)
致鈦木星10 1TB PSSD
系統:Windows 10 LTSC
CrystalDiskInfo資訊識別:
按照之前致鈦SC001 Active的經驗,我一度認為致鈦木星10將是SC001 Active的一個換殼移動版。CrystalDiskInfo識別到的韌體版本資訊明確否定了我的猜測:SBFMP1.3是典型的群聯韌體格式。
FlashID主控和快閃記憶體資訊識別:
致鈦木星10使用的合肥兆芯CS3111主控源自群聯PS3111主控,可以透過phison flash id工具識別主控和快閃記憶體資訊,木星10使用了256Gb/die的長江儲存Xtacking架構3D TLC快閃記憶體。
基準測試
基準測試1:理論頻寬測試
CrystalDiskInfo測試是為了驗證SSD能否達到其標稱的效能指標。致鈦木星10 1TB的實測讀取速度為537.5MB/s,超過標稱值530MB/s。
致鈦使用USB3.2 Gen2介面(舊稱USB3.1),如連線USB3.2 Gen1(舊稱USB3.0)介面,傳輸速度將受限到450MB/s左右。
基準測試2:PCMark 10資料盤基準測試
PCMark 10資料盤基準針對的是NAS、隨身碟、儲存卡或其他外部移動儲存裝置,其中包含了三項測試內容:cps1測試將總容量2.37GB的339個JPEG影象檔案複製到目標盤(純寫入測試)、cps2測試盤內複製這些JPEG檔案(混合讀寫測試)、cps3測試將盤內JPEG檔案複製到其他位置(純讀取測試)。
分析匯出後的測試資料可以看到:在Xtacking架構3D TLC快閃記憶體的幫助下,致鈦木星10作為資料盤的使用效能超過了2TB容量的QLC快閃記憶體產品,更是將HDD行動硬碟遠遠地甩在身後。
基準測試3:WTG測試
在移動辦公領域,除了複製檔案之外,移動固態硬碟還非常適合直接用於製作Windows To Go移動系統盤。
透過各類WinToGo工具軟體,可以將本機系統或全新系統映象製作口袋系統:
致鈦木星10作為WinToGo系統盤使用時執行流暢,可以在不同配置的電腦上使用自己的口袋系統辦公,Windows會自動識別新硬體併為其安裝驅動程式。
基準測試4:3DMark儲存基準測試
隨時隨地遊戲也是移動固態硬碟的一個常見功能,貼吧中就有很多網友分享帶行動硬碟到網咖玩遊戲的經歷。致鈦木星10 1TB在3DMark儲存基準測試中得到689分,儲存頻寬122.94MB/s,平均存取時間271us。
在相同硬體平臺上,對照機械行動硬碟的分數為86分(頻寬15.91MB/s,平均存取時間2243us)。相比傳統機械硬碟,使用致鈦木星10可以避免因儲存效能不足而影響遊戲執行流暢性。
進階測試:
進階測試專案1:SLC快取及半盤使用測試
空盤條件下HDTune檔案基準測試,可用SLC寫入快取超過300GB,說明致鈦木星10 1TB採用了全盤SLC演算法,SSD會利用全部空閒快閃記憶體塊用於模擬SLC寫入。全盤SLC演算法用在移動固態硬碟中的好處顯而易見:儘可能加快資料寫入速度,縮短檔案傳輸用時。
在利用IOMeter向盤內填充了50%空間的不可壓縮資料之後,重複執行3DMark儲存測試,成績同空盤時相比保持不變:
進階測試專案2:望聞問切診SSD
這一測試使用了YK003C USB測試儀。長期以來我們一直缺少對SATA介面以外SSD的功耗測量手段,USB-C 24pin直通的YK003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彌補這一缺憾。下面會花一點篇幅介紹使用USB測試儀的目的,感興趣的玩家可以瞭解我們的測試思路和方法,當然也可以選擇直接跳過,直接看利用YK003進行的幾個小測試。
SSD和疾病一樣就像一個不透明的黑盒子,我們無法直接看到內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狀態,只能透過有限的外部手段去探測。SSD的SLC快取測試也可以用中醫“望聞問切”的思路來進行:
望:看外觀。觀察HDTune檔案基準的速度曲線,透過寫入速度變化曲線判斷SLC快取的特性。下圖是填充50%盤內空間後的致鈦木星10 HDTune檔案基準測試,可以看到此時可用SLC快取容量超過60GB:
聞:聽聲音嗅氣味。SSD本身無味(有的話估計燒糊了..),有些SSD在工作時會發出電流聲,但透過聲音訊率的變化去比較難判斷SSD的具體狀態。
問:SSD不會直接回答我們的問詢,此路不通。但對於廠商來說,SSD通常有工廠模式,工廠模式下可以直接向SSD問詢。
切:切脈。SSD有脈象嗎?答案當然是有的。電流和實時功耗就是SSD的“脈象”。YK003C就是我們用來“切脈”的工具。藉助上位機功能YK003C可以記錄致鈦木星10的功耗曲線。下圖是向致鈦木星10 1TB中複製30GB檔案後記錄到的功耗變化曲線,幫助我們瞭解SSD內部的工作狀態。
放大影象來看,開頭平直的低位是SSD空閒狀態,USB-C口上測得的功耗大約是0.98瓦:
第二個階段是檔案複製過程,屬於SLC快取寫入階段,USB-C口上測得的功耗大約是2.29瓦:
在檔案寫入完畢後,USD-C口測得的功耗資料短暫回落至閒置待機時候的0.98瓦水平,然後很快爬高,峰值可達3.15瓦左右:此時致鈦木星10正在進行SLC快取釋放。如果沒有YK003-C的幫助,我們很難判斷出SLC快取何時釋放完畢(功耗回到閒置待機0.98瓦)。
上面這個測試同時還說明,致鈦木星10會在空閒時馬上開始SLC快取釋放,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積極釋放快取,才能保障使用者需要寫入時總是有SLC快取可供使用。如果你使用某些普通SATA SSD自己組裝移動固態硬碟,它的韌體針對的是長期通電的系統盤應用,有可能不會在寫入完畢後積極釋放快取,作為行動硬碟使用會影響到後續實際使用體驗:
在YK003-C監測的同時我們分別對致鈦木星10和HDD行動硬碟進行了一次PCMark 10快速系統盤基準測試。包括測試準備階段在內,木星10用時大約16分鐘完成,YK003-C統計的能量累計0.4103Wh。
HDD行動硬碟用時超過43分鐘,比致鈦木星10慢了近3倍。YK003-C統計的能量累計1.8279Wh,是木星10的4.46倍。
由此看來致鈦木星10不僅效能比機械行動硬碟強,能效表現上也更優秀。我們後續還會繼續嘗試和探索YK003C USB-C測試儀在SSD測試當中的更多用途。
總結:
致鈦木星10是繼PC005 Active和SC001 Active之後,Xtacking快閃記憶體的又一個新應用。小巧的體積和適中的重量賦予致鈦木星10上佳的觸手體驗,鋅合金框架+鋁合金銘板的全金屬設計則帶來出色的質感和高標準的抗震防摔能力。我們將在下期內容中重點測試木星10的防護以及異常處理能力,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