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要說退休後的生活,幫子女帶孩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在日本就不一樣了,走在街上很少見到老人帶著孩子,反倒常見年輕的日本媽媽們背上揹著一個,嬰兒車裡推著一個,手裡拉著一個,嬰兒車上往往還掛滿了剛採購的生活用品……上班的媽媽們也不例外,即使是忙得腳打後腦勺,也不會輕易請老人幫忙帶孩子。
倒不是親情淡漠,而是日本人比較重視自立,不給別人添麻煩是普遍的觀念。那麼,日本老人退休後不幫忙帶孩子,每天都幹什麼呢?
雖然日本政府規定60歲可以退休,65歲開始領取養老金,但很多人卻“退而不休”。日本有句話“不工作,會變老。”很多人從公司退休後,趁著自己身體還硬朗,會找份兼職工作,一直做到做不動為止。
根據世界經合組織統計,2018年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口28.4%,就業者佔總人口12.9%,是G7成員國中最高的。
而且日本政府也鼓勵退休後再就業,在全國各地都建立了“老年人才中心”,幫助老年人找兼職或臨時性的工作。很多不受年輕人待見的工作崗位都有老年人的身影,比如清掃衛生、計程車司機、超市收銀員、便利店服務員等等。
大家熟知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曾經多次宣佈退休,他在2013年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又一次提出引退時,電影評論家秋山登還在報紙上著文說,“72歲退休太年輕了吧。世界上也有年過一百的電影導演啊!電影界也有很多說過退休又拍電影的人,今後還想看到你繼續拍電影。”
2016年,宮崎駿果然又復出了。
(以“全世界執業時間最久的醫師”身份聞名的醫生日野原重明,堅持工作到105歲,過世前一個月還在為病人看診。)
享受生活
許多老人選擇了退休後繼續工作,那麼其他人呢?當然是享受生活,頤養天年嘍。
很多經濟條件好的老人會定期旅行,年輕時為工作和家庭操碎了心,現在終於可以滿足“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願望了。
和年輕人“窮遊”不同,日本的老年人有經濟實力,更注重旅遊的品質。他們一般和老伴兒或者朋友一起出行,住高檔溫泉旅館,品當地特色美食,最後還要給親朋好友和鄰居買些土特產紀念品回來。
不旅遊的時候當然也閒不住,很多日本老人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特別是各種興趣愛好班:茶道、插花、各種樂器、橋牌、外語、電腦、攝影、舞蹈、料理、手工藝等等五花八門
說到這裡,必須提一下日本的公民館。
公民館既是當地居民參加社群活動、交流情感的主要場所,也是實施社會教育,開展自由學習的重要設施,遍佈於日本的所有市鎮街村。各地政府每年會從預算中撥出款項來支援公民館的活動,補助老人社團組織的各種活動。
所以呢,日本老人一般不會呆在家裡帶孩子,但是會去公民館給別人家的孩子講故事做遊戲。他們也不會去街頭跳廣場舞,但是會在公民館內做操、唱歌、跳舞。他們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參加各種學習會或俱樂部,費用很低,有時甚至免費。
總之只要自己有意願,可以活得很充實,豐富多彩的生活令他們身心愉悅,並一直保持與社會的聯絡,所以日本老人得老年痴呆的比例要少很多。
我們之前介紹過日本的百歲老人數字驚人(“日本人長壽的秘訣”文章連結),想要健康長壽,飲食當然很重要(“日本百歲健康老人飲食排行榜”文章連結),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心理的平衡。
200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麗莎白總結出的長壽之道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那就是: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佔25%,其它佔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佔到了50%。這“心理平衡”該怎麼理解?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期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心血管系統也會由於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
相反,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再回來看看日本的老人,他們比年輕人有錢有閒,既不用給孩子買結婚的房子,也不用帶孫子,只需享受自己的小資生活,看起來好像很“自私”,不象中國的老人那樣“關心”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對下一代幫助過多,勢必會造成年輕父母心理上、乃至經濟上的依賴。自己都沒有完全獨立,何談教育孩子呢?養育和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情,老人插手過多,很容易由於接觸太密切而引起摩擦,甚至引起教育問題等各種爭端。
所以,努力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這也是日本老人健康長壽的秘訣!
來源:日中通訊
作者:夜紫
編輯: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