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位於美國密歇根州哈德維爾市的一個白人社群裡,有一個黑頭髮、黃面板的十歲小女孩正在公園的草坪上無憂無慮地玩耍著。
她的身邊,還有兩個年長一些的白人男孩正陪著她一起玩鬧。雖然膚色不同,但他們的確是三兄妹。不遠處,還有一對白人夫婦一邊散步,一邊時不時地回過頭來看看三個兒女。
不過,此時這對夫妻的臉上都顯得有些心事重重。尤其是看向小女兒時,總是欲言又止。隨著女兒生日的來臨,他們心裡藏著的秘密也愈發沉重了。
經過長時間的糾結,夫婦倆選擇了再次深埋這個秘密,想等到女兒二十歲時再向她坦白。
這個秘密到底是什麼?這對夫妻又為什麼要等到十年後再說?
十年之約,苦尋佳音
這對白人夫婦名叫肯·伯勒和露絲·伯勒,他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還有兩個健康活潑的兒子。1996年,這個美國家庭裡迎來了一個新成員。
新成員是一個剛滿週歲的中國小女孩,她的中文名字叫“靜芝”。但從這一天開始,她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凱蒂·伯勒”,而她也即將擁有一段新的人生。
凱蒂出生於1995年8月19日。在出生第六天的時候,她被送到了蘇州福利院。第二年的8月17日,伯勒夫婦透過國際領養機構收養了小凱蒂。
在福利院工作人員轉交的物品中,伯勒夫婦看到了一封凱蒂親生父母所寫的信。信中出現了一個約定:如果有好心人收留了這個孩子,希望養父母能在十年後以及二十年後帶這個孩子來西湖斷橋與他們見一面,見面的日子就定在農曆七夕節上午十點。
如今,已經快到十年之約了,難怪伯勒夫婦經常愁眉不展的。
但他們並非什麼自私刻薄的人,容不得孩子和親生父母相認。他們只是擔心,如果告訴孩子這個約定,才十歲的小凱蒂能不能接受?如果小凱蒂接受了,那他們會不會就此失去這個女兒?
父母親緣是斬不斷、割不裂的,回國尋親也是人之常情。但考慮到凱蒂還小,尚且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思維來面對這件事,於是伯勒夫婦將赴約的任務交給了一位中國朋友。
這位朋友叫吳學峰,在美工作多年,也是伯勒夫婦的好友。聽說這件事後,即將回國的吳學峰二話不說就接下了這個任務。臨行前,她帶走了那封親筆信,並讓伯勒夫婦放心,一旦尋親有訊息,她會立馬通知他們。
2005年的七夕節是8月11日那天,吳學峰風塵僕僕地趕到了杭州。但由於一些工作原因和時間上的耽誤,等她趕到斷橋時已經是下午三點了。
陪她一起來的還有她的哥哥,兄妹兩人繞著斷橋找了好幾圈,拿著當年的親筆信不斷詢問著路人,可惜一無所獲。
此時的吳雪峰十分懊惱,她覺得凱蒂的親生父母一定是來過這的,但由於她的遲到,說不定已經錯過這次機會了。
不過,既然受人之託就應該忠人之事,吳學峰不想就這麼放棄。正當她想著別的辦法時,身後不遠處傳來了媒體採訪的聲音。原來,是浙江電視臺的記者在採訪有關七夕節的素材。
吳學峰眼前一亮,拉著哥哥就跑了過去。在表達了歉意之後,兄妹倆將這次的尋親故事告訴了記者,希望能借助媒體的力量幫他們宣傳一下。
記者聽說這個故事後,一時間都陷入了沉思,這裡面既有感動也有驚喜。如果能把這件事宣傳報道出去,肯定會吸引很多人的關注,而且還能促使一家人的團圓,實在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於是攝製組應下了這個請求,開始加入了這次的尋親行動中。他們決定在斷橋上再找一遍,畢竟人多力量大,說不定就碰巧遇上了呢!但直到晚上7點,還是沒傳來什麼好訊息。
疲憊不已的眾人只得先打道回府,之後再細細考慮尋親的具體步驟。攝製組回到電視臺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同事們,瞬間引起了眾人的關注。
這時,一位同事的詢問點醒了戚駿:“哎,戚駿!你今天不是拍了斷橋的全景鏡頭嗎?裡面會不會有什麼線索?”
聽了這話,戚駿一拍腦門,欣喜得說道:“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快,你們都快來幫我找找!”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之下,這事終於算是有了點眉目。在慢放鏡頭下,有一對三十多歲的中年夫妻在上午十點的時候出現在了斷橋旁。
男的穿著白色襯衫,女的穿著粉色上衣。他們相靠著坐在了堤岸上,手中舉著一個紙牌子,上面清晰可見“靜芝”二字。
這個發現令所有人高興不已,這對中年夫妻,極有可能就是小凱蒂的親生父母!
而他們直到下午的兩點五十分才離去,和吳學峰等人僅僅只隔了十分鐘,也是天意弄人。
聯想到小凱蒂是在蘇州被收養的,而這次的約定地點又選在了杭州,所以大家都覺得這對夫妻應該就在這其中的某一地。
為了儘快找到他們,浙江電視臺馬上聯絡了蘇州還有南京方面的媒體,希望三方能夠共同參與尋找。
一個星期之後,一個名叫徐禮達的中年男人正在自家的小賣部裡忙裡忙外。突然,他的一位蘇州老鄉急匆匆地找上了他。
等看見徐禮達後,老鄉趕緊把一份報紙遞到了他面前,張口就問道:“老徐啊!這上面找的是不是你啊?”
徐禮達一臉茫然地接過報紙看了起來,可沒過兩秒,他的神色就變了。激動之下,他立刻叫來了自己的妻子錢粉香。夫妻兩人看著報紙上的報道,瞬間高興得哭了起來。
沒錯,他們就是小凱蒂的親生父母。
夫妻兩人不敢耽擱,馬上關了店門跑到了電視臺去。在電視臺的幫助下,吳學峰也見到了她一直苦苦尋找的兩人。經過吳學峰的告知,在時隔十年之後,他們終於得到了小女兒的下落。
在萬般悔恨與思念的淚水之下,徐禮達慢慢向大家講述了當年的事情。
出生之約,遠隔萬里
徐禮達夫婦都是蘇州人士,兩人結婚之後就一起來了杭州打工。在打工期間,他們生下了第一個女兒。這時的日子雖然清苦,但一家人的生活也還過得去。
直到1994年,錢粉香懷上了二胎。那時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得正嚴,夫妻二人並不具備生二胎的條件。而且如果要同時撫養兩個孩子,那麼家裡的經濟條件就有些拮据了。
到底是自己的骨肉,錢粉香思來想去,還是不願意扼殺掉這個孩子,而徐禮達也同樣不忍心。
於是夫妻二人收拾了一些簡單的家當去了錢粉香的妹妹家。孃家妹妹一直待在蘇州,從事的是漁業工作,家裡有艘小船。
但在錢粉香懷孕七個月的時候,懷二胎的事還是被發現了。因為月份大了,所以孩子只能生下來,他們一家人之後會面臨著不可避免的社會撫養費用。這對徐禮達來說,這是一筆鉅款。
即將生產之際,錢粉香把妹妹家的小船當成了產房,負責接生的是她的婆婆。19日清晨,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小凱蒂出生了。
小女兒的出生,給一家人也帶來了歡樂。但在這短暫的歡樂過後,他們不得不面對嚴峻的事實。8月24日凌晨,徐禮達抱著剛出生六天的小女兒來到了菜市場的門口。
趁著天色還早,市場裡也沒多少商販,徐禮達把小女兒放到了菜市場的大門口。
此時的小凱蒂還在睡夢中,但是凌晨的寒風對一個嬰兒來說太過刺骨了。失去了溫暖的懷抱,沒一會兒她就被凍醒了。
聽著女兒的哭聲,躲在角落裡的徐禮達咬著牙不敢發出聲響,更不敢出去看一眼,但他的臉龐上早已掛滿了淚珠。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都被吸引了過來。
在確定這是一個被遺棄的孩子後,有好心人抱著她去了蘇州福利院。等女兒的啼哭聲消失後,徐禮達失魂落魄地走回了家。
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接過了這個脆弱的嬰兒,在她的襁褓裡,除了一些錢,還有一封親筆信。透過這封信,大家知道了這個小姑娘的名字,於是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小靜芝”。
時間一轉就到了一年後,有十對想收養中國孩子的美國夫婦在國際領養組織的安排下來到了蘇州福利院。這其中,就包括伯勒夫婦。
在接連生下兩個兒子後,他們無比期盼著一個女兒的到來。可惜天不遂人願,露絲的身體已經不適合再懷孕了,夫妻兩人就想到了領養。
至於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地來到中國領養一個孩子,是因為肯從小就有一個來自中國的姐姐。
此時的小靜芝已經快一週歲了,在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下,她在福利院的日子也算過得不錯。但小靜芝被診斷出了關節炎,可能就是在那個被遺棄的凌晨不幸患上的吧。
在見到深眼眶、高鼻樑的外國人後,小靜芝不僅沒哭,還調皮地揪了揪肯的鬍子。這一幕把在場的眾人都樂得捧腹大笑,而伯勒夫婦也覺得這個孩子跟他們有緣,於是決定收養小靜芝。
在辦完領養手續之後,工作人員將當年小靜芝身上的所有東西都轉交給了伯勒夫婦。其他的倒也沒什麼,只是夫妻兩人都不怎麼懂中文,所以關於那封信,他們還特地找了個翻譯來。
經過一番詳細的講解之後,夫妻兩人總算搞明白了來龍去脈。在得知懷中的小姑娘有著如此可憐的身世後,肯和露絲更加憐惜愛護她了。
而關於那封信,其實從他們的角度來說,不太能夠理解徐禮達夫婦的做法。既然選擇生下來,為什麼又要狠心拋棄?既然已經拋棄了,為什麼還要定下這個約定?
說是愛她,但終究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恐怕更多的還是愧疚吧!
不過,伯勒夫婦也沒打算向孩子隱瞞這件事,等她長大了,她有權利做出自己的選擇。況且,十年、二十年後的事,又有誰能夠提前預知,還是過好當下最重要。
所以,從踏上大洋彼岸土地的那一刻起,這個小女孩就此改名為凱蒂,她擁有了一個新的家庭。
早就在家等候的兩個哥哥無比歡迎小凱蒂的到來。他們雖然年齡也不大,但已經知道“領養”的含義了。
所以即使三人的外貌不一樣,身上也沒流著同樣的血液,但從那一天開始,小凱蒂就正式成為他們的親生妹妹了。
在滿是白種人的社群裡,小凱蒂這樣的亞裔身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也容易遭人非議。為了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伯勒夫婦帶著三個孩子挨家挨戶地拜訪了鄰居們。
這次拜訪的目的就是想把小凱蒂介紹給大家,讓所有人都知道,小凱蒂已經是伯勒家庭裡的一份子了,也希望大家以後能多多關心這個苦命的孩子。
兩個兒子也很驕傲地把新妹妹介紹給了自己的朋友,帶著小凱蒂迅速融入了當地的“兒童圈”。
在這種充滿關愛的氛圍下,小凱蒂健康活潑地長大了。為了治好她的關節炎,伯勒夫婦輾轉了許多醫院,也嘗試了許多偏方。最終經過一年的治療,小凱蒂終於痊癒了。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凱蒂還是逐漸發現了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百思不得其解的她跑去問了自己的養母:“媽媽,我是從你肚子裡生出來的嗎?”
露絲看著懵懂天真的小女兒,笑著跟她說:“你不是從我肚子裡生出來的,你是從我的心裡生出來的。”
所以從記事起,小凱蒂就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但她從未有過自卑,因為她從小就不缺愛。
二十年之約,終得圓滿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十年後,伯勒夫婦在幾番思量之下,決定請朋友代他們去赴“十年之約”。幸好,最後找到了小凱蒂的親生父母。
透過吳學峰這個“中介”,伯勒夫婦給徐禮達夫婦寄去了一封信。上面詳細講述了小凱蒂這些年以來的生活,隨信一起寄過去的還有孩子從小到大的照片。
徐禮達夫婦看著照片上笑靨如花的小女孩,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他們一遍遍摩挲著照片,試圖透過這些照片親近女兒一時半刻。
或許,現在的他們心裡也有些後悔了吧!如果當年堅持留下小女兒,咬咬牙度過那段艱難的時光,如今的日子會不會不一樣?
但常言道,世上沒有後悔藥。徐禮達夫婦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不敢奢求什麼,只願往後餘生能盡力彌補一二。
但此時,負責雙方聯絡的吳學峰“失蹤”了。徐禮達夫婦窮盡辦法也聯絡不上她,去電視臺詢問也沒問出什麼來。莫名其妙之下,夫妻二人失去了和女兒聯絡的機會。
其實,吳學峰不是失蹤了,她只是從這件事中退出了。當初費盡辛勞尋找徐禮達夫婦,只因為這是她對伯勒夫婦的承諾。而現在,伯勒夫婦已經主動暫停這件事了。
這次的尋親之旅,不僅在中國引發了轟動,就連美國人民也在議論紛紛。網上言論褒貶不一,甚至有人開始“人肉”小凱蒂的真實身份。
女兒才十歲,她根本不懂外面的是是非非,也沒有能力承受網路世界中的千軍萬馬。為了保護小凱蒂,伯勒夫婦無奈之下暫停了這次尋親。
一切,等女兒成年之後再說。
就這樣,徐禮達夫婦再次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他們一如往昔,舉著寫有“靜芝”二字的牌子,在七夕那天準時出現在斷橋邊。
而小凱蒂在養父母的精心呵護下,出落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20歲時,凱蒂即將前往西班牙留學。臨行之際,伯勒夫婦把所有真相一一告訴了她。
雖然凱蒂早就知道了自己是被領養的,但她無論如何都沒想到,遠在中國的親生父母曾經定下過這麼一個約定,他們一直在斷橋邊等她。
那一刻,凱蒂心裡無比矛盾。她沒有怨恨伯勒夫婦,因為她知道養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她;同樣,她也沒有怨恨徐禮達夫婦,因為每個人都有說不出的苦衷。
只是,她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回去,更不知道以什麼身份去面對親生父母。在她迷茫之際,養父母和兩個哥哥給了她力量,他們鼓勵凱蒂勇敢的去尋找真相,勇敢的去面對人生。
2017年,凱蒂終於下定決心去赴“斷橋之約”了。
那一年的七夕節,徐禮達夫婦收到了女兒即將回國的訊息,他們忐忑不安的在老地方等著。
迎著微風暖陽,凱蒂一步步走向了不遠處的親生父母。她的嘴角始終掛著微笑,她選擇了敞開心扉接納他們。
看著早已長大成人的小女兒,徐禮達和錢粉香不禁痛哭流涕,哆嗦著腳步不敢上前。女兒每走近一步,他們內心的愧疚就越深一分,他們無顏面對這個被遺棄的孩子。
大女兒也來了,一家四口人坐在了路邊的長椅上。凱蒂不太擅長中文,於是她在擁抱過後就安靜的坐在了父母身邊。
兩旁的夫妻二人也說不出什麼話來,一個滿眼憐愛的看著女兒,一個伏在她的肩膀上痛哭。
團圓宴是必不可少的。一家人帶著凱蒂回了如今的新家,父母使出了十八般武藝來準備這頓飯。在飯桌上,父母和姐姐都小心翼翼的時刻盯著凱蒂,爭相為她夾菜餵飯。
在親緣力量的感化下,凱蒂也變得不那麼拘謹了。大學畢業後,她選擇來中國工作一段時間,給親生父母一次彌補的機會,也收下了徐禮達夫婦所有的虧欠和善意。
不過在凱蒂心目中,“爸爸媽媽”這個稱呼只屬於伯勒夫婦。她可以選擇諒解,但無法越過內心的這道鴻溝。出生時的遺棄和20多年的分離,不是用餘生的愧疚就能彌補的。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凱蒂就是那個幸運的人。
但這份幸運,是毫無血緣關係的伯勒夫婦與兩個哥哥給予她的,這份愛意和親情才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後記
如今的凱蒂,有了兩個家庭的陪伴,收穫了雙份的愛,這無疑是最好的結局。
不過對於徐禮達夫婦而言,這份遲來20年的愛已經不純粹了。即使耗盡餘生,一切也不可能迴歸原點。
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