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朗普輸掉2020年的總統大選以來,美國一些由共和黨人領導的州的選舉官員紛紛被剝奪一些權力、或因拒絕當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迴音壁”支援他關於選舉舞弊的謊言而被從原有的職位中趕走。這讓美國的民主黨人甚是擔憂。
讓民主黨人更擔憂的是,越來越多的共和黨候選人正準備或正在競選州長、州國務卿以及參議院和眾議院席位。而且,他們中很多人已經說得很直白:如果他們再次失敗,他們將與對選舉結果的認證過程作鬥爭。
在美國總統拜登看來,這是美國的一個拐點,是自美國內戰(1861-1865年)以來對美國民主的"最重大考驗"。這番表態讓美國的民權倡導者很受鼓舞。
當然,這些民權倡導者也沒有閒著,不斷地向拜登政府施壓,要求政府採取緊急行動對拜登的言論進行回應。但是,拜登已經慢慢對阻撓議事規則進行較小的改變有了熱情。今年10月,白宮表示,拜登將"在未來幾周內"扼要地說出可能的、對阻撓議事規則進行修改的方案,但自那以後卻一直沒有下文。
儘管白宮方面遲遲沒有動作,但是參議院的民主黨人已經不僅將此事擺上了日程,而且是有點刻不容緩的味道。
參議院的民主黨人正在做“最後的努力”
據《政治雜誌》網站報道,參議院的民主黨人正在做“最後的努力”,以改變參議院的阻撓議事規則。
這篇報道的作者一開頭就指出:"這是參議院版的'等待戈多':民主黨人再次試圖找到解決他們在阻撓議事規則上所處困境的答案,希望在為時已晚之前透過投票權立法。"
據報道,在最新的嘗試中,一群參議院的民主黨人不是要完全廢掉阻撓議事這一機制,而是在就其他可能的規則變更展開辯論。據稱,這些變更可能為《選舉改革法案》鋪平道路,這些法案被民主黨人視為打擊旨在壓制選民的新投票法和維護民主至關重要。
但是,細節尚不得而知。參議員蒂姆·凱恩(Tim Kaine)是起草改革的小組成員,他表示,在現階段分享可能的規則變化的細節還為時過早,因為"還沒有握手(達成)協議"。但他確實表達了一定程度的謹慎樂觀。他強調說,這次沒有考慮將需要60票才能打破阻撓議事規則推進立法程序完全予以廢除。
為什麼要改變規則?
當然是因為民主黨人四次嘗試在參議院透過投票或選舉改革法案失敗了,原因是共和黨參議員阻擾。
據報道,民主黨人的希望是,一旦拜登的社會支出計劃獲得透過,他們就可以優先考慮投票權,並提出一條在參議院獲得透過的途徑。
據多位參議員稱,這項努力預計將在一月份達到高潮。白宮知道凱恩和其他人正在進行的討論。
除了廢除阻撓議議事規則以外,民主黨人改變規則的選擇是有限的。參議院民主黨人拒絕具體說明他們正在討論的調整是什麼。
到底可能會怎麼改?
據報道,正在提出的想法包括:對修正程式進行修改、以及參議院如何就立法和提名進行辯論的規則進行修改。
據稱,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支援由凱恩以及其他幾名民主黨參議員領導的、就規則進行改革的討論。
民主黨人提出的其他選擇包括:要求參議員站著來阻撓議案,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參議員要動用這一規則來阻撓一個法案被推進,他(她)就必須一直站在參議院的議事大廳裡辯論,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定需要60票贊成才能結束對法案所展開的辯論。
規則改變最終透過的可能性大嗎?
要做到這一點,民主黨人需要參議員曼欽和參議員西內瑪(Kyrsten Sinema)的支援。他們都反對完全廢除阻撓議事規則 。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支援民主黨選舉改革和投票權提案的西內瑪表示,她希望透過常規順序透過投票權立法。
但是,有人認為曼欽和西內瑪"絕對"對正在考慮的一些變化持開放態度。
長期以來,參議員傑夫·默克利(Jeff Merkley)一直主張改變參議院規則,並正在參與當前的討論,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民主黨人只有很短的時間視窗來採取行動。他指出,未來可能會來自各州各種訴訟,以及存在這樣的擔憂:在初選開始之前,不能讓州國務卿和選舉書記員知道他們具體該如何操作。
默克利說:"現實情況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它變得越來越成問題。我個人主張,當我們在一月份回來時,它必須成為首要任務。實際上,我們談論的是恢復參議院(往日的風貌)、以及參議院實際上應該能夠將法案提交全院表決這一理念加以恢復。"
結語
還是回到開頭提到的白宮方面為什麼遲遲沒有下文。
凱恩說:"白宮知道我們正在做[討論],在某些時候他們必須參與進來,因為這會影響他們透過相關(法案)的能力。他們知道我們正在進行這些討論。他們還沒有真正權衡各種可能性,因為我們還沒有達成共識,但一旦我們達成了共識,他們就會參與進來。"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在美國時間12月6日(週一)表示,民主黨人將繼續尋求透過投票權方面的立法,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解決這個問題。他補充說,"該領域正在進行許多激烈的討論。"
根據凱恩的預測,在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一週年紀念日到來之前,參議院可能會在這個問題上有所突破,並透過投票權法案。
這是要向拜登就任一週年獻禮嗎?參議院這些民主黨人到底能不能成功地將這份大禮送給拜登?本號將持續關注,敬請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