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牛小歐 翟亞男 北京報道
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華晨集團控股子公司金盃汽車近日釋出公告表示,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實質合併重整計劃草案提交期限延長至2022年6月3日。公告中還指出,目前有關方尚未推出對華晨集團重整的全部計劃和方案,華晨集團能否重整成功存在不確定性。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華晨集團重整計劃的第二次“擱淺”。
寶馬丟擲的“橄欖枝”
公開資料介紹,華晨集團是隸屬於遼寧省國資委的重點國有企業,截至 2019 年末,華晨汽車擁有一、二級子公司 34 家,其中有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晨中國(01114.HK)、金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600609.SH)、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653.SH)和新晨中國動力控股有限公司(01148.HK)。
2020年8月,華晨集團旗下多隻存續債券出現暴跌,2020年10月,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存續債券“17華汽05”,發生實質性違約,這也是華晨集團首次在公開債務市場上違約。自此之後,華晨汽車集團陷入債務危機。兩個月後,華晨汽車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式。
華晨集團管理人在二債會上介紹,截至2021年8月13日,共計有6005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申報債權金額約543.13億元,管理人經審查初步確定及暫緩確定的債權金額約499.83億元。此外,經調查,預計職工債權及未申報債權約120.01億元,因此,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的預計負債總金額為619.84億元。
但就算刨除債務問題,華晨集團之前資產遭到凍結、出售股權、自主機板塊羸弱、銷量不斷下滑等一系列問題也使其早已處於市場邊緣化危機之中。早在今年9月3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實質合併重整案的重整計劃草案提交期限延長至2021年12月3日。關於其重整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寶馬向華晨旗下中華品牌所丟擲的“橄欖枝”。
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合併重整案於八月底召開了第二次債權人大會,會上寶馬中國以16.33億元收購華晨旗下的“中華”品牌、財產管理及變價方案、成立債權人委員會三項議案已經全部透過。10月20日,該議案又迎來了新進展,據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訊息,寶馬中國收購華晨製造股權案進入公示期,公示時間為今年10月20日至10月29日。交易後,寶馬中國將單獨控制華晨製造。
此次重整計劃的延期,是否會影響這一收購議案也成為了業內最關注的問題。
寶馬中國方面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該專案持續得到各方支援,在按計劃進行中。”至於更詳細的內容,寶馬中國則表示目前無法對此事發表更多評論。
據悉,寶馬中國的收購包括中華品牌生產相關部分資產以及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100%股權,合計12.33億元,除此之外還有4億元的溢價,共計16.33億元。有業內人士表示:“這部分溢價是為整車生產資質支付的價格。”企查查顯示,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為華晨汽車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9年,具備獨立的乘用車及新能源車生產資質,業務範圍覆蓋整車研發、製造、採購、銷售、服務等。
寶馬中國方面之前在向記者談起此次收購的目的時,也明確表示:“我們希望以實際行動支援華晨集團的重組,並致力於進一步拓展我們在遼寧省的業務。 我們希望使用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現有的生產能力。”
一汽成為收購案“闖入者”?
而此次寶馬收購議案的最大變數,可能來源於突然殺入的“攪局者”。
據媒體報道,有華晨集團內部人士透露,近期有一汽相關領導與華晨集團高層會面,華晨集團內部認為寶馬16.33億元購得中華工廠的價格過於便宜,內部存在反對意見。同時除寶馬之外,出現了另一個意向競標者——一汽集團。《華夏時報》針對此訊息是否屬實、且一汽目前在此收購議案中扮演什麼角色求證了華晨集團,但在截至發稿前並未收到回覆。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華晨集團重整計劃的延期或對此次收購議案產生影響。寶馬此前給出的16.33億議案的估值,是按照某一個時間節點所給出的估值。造車話題近年來在資本市場較為火熱,因此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行業也發生了很多變化,估值也會產生變化,且不同的公司進行估值價格也不一樣。所以一切未定的情況下,無論誰丟擲橄欖枝,都屬於競標,肯定會對收購方造成影響。”
在談及一汽集團所扮演的角色時,張翔坦言:“一汽的介入可能是一汽集團內部的決策,也可能是政府的決策。畢竟華晨集團屬於東北三省的重要工業企業,一汽屬於國家級企業,背後的決策者是政府國資委,一汽集團的介入就決定了國資委對華晨資本的態度。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髮展與火熱,且有未來不斷增值的可能性。國有資產在這個時候選擇介入從而保留華晨集團的資產,就可以實現國有資產的升值。如果以較為便宜的價格賣給外資企業,也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近年來,東北經濟衰退現象明顯,而作為遼寧省的重點工業企業,華晨集團的發展與東北地方經濟一脈相連。北京博星證券研究所所長兼首席投資顧問、央視財經評論員邢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華晨汽車近年來問題不斷,且在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時負債規模逐年增長導致公司基本面不斷惡化,華晨汽車改革的動作緩慢實際上與東北的國企在改革上落實力度小、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完善等因素有關。”
而同屬東北三省重點工業企業的一汽收購華晨之後在地域協同方面具備一定優勢,比如零部件企業協同效應,那麼是否一汽接手華晨集團之後更有助於盤活華晨從而東北經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對此,張翔表示:“誰能盤活華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哪個收購方能使其資產升值更多、創造更大的增值空間。一汽集團收購之後用其生產高階車型紅旗的機率不大,我認為大機率是會用於生產奔騰車型。如果是寶馬完成收購,大機率是將其生產線和廠房進行改造用來生產寶馬國產車型。那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會更高,也會給遼寧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創造更多的稅收以及GDP。畢竟生產的產品附加值越高,就能給當地政府帶來更多的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