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屬於中醫“消渴”、“肥胖”等範疇。
糖尿病的病因病機!
1.發病因素
稟賦異常、五臟柔弱、素體陰虛、過食肥甘、情志失調、久坐少動、運動量減少等為糖尿病發生的原因。稟賦異常為內因,飲食情志為外因,內外因相合而致糖尿病。
過食肥甘厚味及飲食結構或質量改變為主要病因。《內經》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多食肥甘,滯胃礙脾,中焦壅滯,升降受阻,運化失司,聚溼變濁生痰,日久化熱傷津,導致糖尿病。
久坐少動,活動減少,脾氣呆滯,運化失常;脾氣既耗,胃氣亦傷,脾胃虛弱;脾不散精,精微物質不歸正化,則為溼為痰、為濁為膏,日久化熱,導致糖尿病。
情志失調,肝失疏洩,則中焦氣機鬱滯,形成肝脾氣滯、肝胃氣滯;脾胃運化失常,飲食壅而生熱,滯而生痰,變生糖尿病。
2.病機及演變規律
糖尿病為食、鬱、痰、溼、熱、瘀交織為患。其病機演變基本按鬱、熱、虛、損四個階段發展。發病初期以六鬱為主,病位多在肝,在脾(胃);繼則鬱久化熱,以肝熱、胃熱為主,亦可兼肺熱、腸熱;燥熱既久,壯火食氣,燥熱傷陰,陰損及陽,終至氣血陰陽俱虛;臟腑受損,病邪人絡,絡損脈損,變證百出。
3.病位、病性
糖尿病病位在五臟,以脾(胃)、肝、腎為主,涉及心肺;陰虛或氣虛為本,痰濁血瘀為標,多虛實夾雜。
初期為情志失調,痰濁化熱傷陰,以標實為主;繼之為氣陰兩虛,最後陰陽兩虛,兼夾痰濁瘀血,以本虛為主。陰虛血脈執行澀滯、氣虛鼓動無力、痰濁阻滯、血脈不利等都可形成瘀血,痰濁是瘀血形成的病理基礎,且二者相互影響,瘀血貫穿糖尿病始終,是併發症發生和發展的病理基礎;痰濁瘀血又可損傷臟腑,耗傷氣血,使病變錯綜複雜。
糖尿病的辨證論治!
糖尿病多因稟賦異常、過食肥甘、多坐少動,以及精神因素而成。病因複雜,變證多端。辨證當明確鬱、熱、虛、損等不同病程特點。
本病初始多六鬱相兼為病,宜辛開苦降,行氣化痰。鬱久化熱,肝胃鬱熱者,宜開鬱清胃;熱盛者宜苦酸制甜,其肺熱、腸熱、胃熱諸證並宜辨證治之。燥熱傷陰,壯火食氣終致氣血陰陽俱虛,則須益氣養血,滋陰補陽潤燥。脈損、絡損諸證更宜及早、全程治絡,應根據不同病情選用辛香疏絡、辛潤通絡、活血通絡諸法,有利於提高臨床療效。
1.痰(溼)熱互結證
症狀:形體肥胖,腹部脹大,口乾口渴,喜冷飲,飲水量多,脘腹脹滿,易飢多食,心煩口苦,大便乾結,小便色黃,舌質淡紅,苔黃膩,脈弦滑。或見五心煩熱,盜汗,腰膝痠軟,倦怠乏力,舌質紅,苔少,脈弦細數。
治法:清熱化痰。
方藥:小陷胸湯(《傷寒論》)加減。
2.熱盛傷津證
症狀:口乾咽燥,渴喜冷飲,易飢多食,尿頻量多,心煩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乾紅,苔黃燥,脈細數。
治法:清熱生津止渴。
方藥:消渴方(《丹溪心法》)或白虎加人參湯(《傷寒論》)加減。
3.氣陰兩虛證
症狀:咽乾口燥,口渴多飲,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形體消瘦,腰膝痠軟,自汗盜汗,五心煩熱,心悸失眠,舌紅少津,苔薄白乾或少苔,脈弦細數。
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玉泉丸(《雜病源流犀燭》)或玉液湯(《醫學衷中參西錄》)加減。
糖尿病日久均可導致肝腎陰虛或腎陰陽兩虛,出現各種慢性併發症,嚴重者發生死亡。
1.肝腎陰虛證
症狀:小便頻數,渾濁如膏,視物模糊,腰膝痠軟,眩暈耳鳴,五心煩熱,低熱顴紅,口乾咽燥,多夢遺精,面板乾燥,雀目,或蚊蠅飛舞,或失明,面板瘙癢,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
方藥:杞菊地黃丸(《醫級》)或麥味地黃湯(《壽世保元》)加減。
2.陰陽兩虛證
症狀:小便頻數,夜尿增多,渾濁如脂如膏,甚至飲一溲一,五心煩熱,口乾咽燥,神疲,耳輪乾枯,面色黧黑;腰膝痠軟無力,畏寒肢涼,四肢欠溫,陽痿,下肢浮腫,甚則全身皆腫,舌質淡,苔白而幹,脈沉細無力。
治法:滋陰補陽。
方藥: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加減,水腫者用濟生腎氣丸(《濟生方》)加減。
糖尿病的日常調理!
1.飲食
堅持做到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吃序顛倒,就是指每餐只吃七八分飽,以素食為主,其他為輔,營養均衡,進餐時先喝湯、吃青菜,快飽時再吃些主食、肉類。
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根據病人體質的寒熱虛實選擇相應的食物:火熱者選用清涼類食物,如苦瓜、蒲公英、苦菜、苦杏仁等;虛寒者選用溫補類食物,如生薑、乾薑、肉桂、花椒做調味品燉羊肉、牛肉等;陰虛者選用養陰類食物,如黃瓜、西葫蘆、絲瓜、百合、生菜等;大便乾結者選黑芝麻、菠菜、茄子、胡蘿蔔汁、白蘿蔔汁;胃脘滿悶者選涼拌蘇葉、荷葉、陳皮絲;小便頻數者選核桃肉、山藥、蓮子;肥胖者採用低熱量、粗纖維的減肥食譜,常吃粗糧雜糧等有利於減肥的食物。
針對糖尿病不同併發症常需要不同的飲食調攝,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患者晚餐後減少水分攝人量,睡前排空膀胱;合併面板瘙癢症、手足癬者應控制菸酒、濃茶、辛辣、海鮮發物等刺激性飲食;合併脂代謝紊亂者可用菊花、決明子、枸杞子、山楂等藥物泡水代茶飲。
2.運動
堅持做適合自己的運動,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動中有靜、勞逸結合,將其納入日常生活的規劃中。青壯年患者或體質較好者可以選用比較劇烈的運動專案,中老年患者或體質較弱者可選用比較溫和的運動專案,不適合戶外鍛鍊者可練吐納呼吸或打坐功;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等養身調心傳統的鍛鍊方式適宜大部分患者;有併發症的患者原則上避免劇烈運動。
3.心理調節
糖尿病患者應正確認識和對待疾病,修身養性,陶冶性情,保持心情舒暢,調暢氣機;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配合醫生進行合理的治療和監測。
歡迎大家關注我!
如果有什麼與用藥相關的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提出,大家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