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說,等我有錢了,一定要嚐遍山珍海味,吃遍天下美食。那麼,說起山珍海味,就不得不說一下“佛聞棄禪跳牆來”的佛跳牆。
傳統閩菜經典“佛跳牆”,由一代閩菜大師鄭春發所創,成形於19世紀70年代。新中國成立後,佛跳牆成為國宴的主菜。
圖源網路,侵刪
佛跳牆,這菜名,一聽就讓人覺得高階、大氣、上檔次,感覺特別的神秘!吃這種菜的時候,總感覺需要一個人在旁邊伺候著,頗有種古代宮廷宴的感覺。
那麼,它的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呢?這道菜的名字,又有什麼由來呢?
在民間有這麼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確實還跟宮廷有點關係:
清咸豐六年,鄭春發出生於福清城關南門。在11歲那年,他的父親離世,他和母親生活十分困苦,第二年,就在同鄉人的帶領下,到福州的“源春館”當學徒。鄭春發非常聰明,也很勤勞,深得老闆賞識。後來,“源春館”停業了,老闆就帶著他到蘇杭京滬粵等地的名菜館當幫廚。
漸漸地,鄭春發也學到了很多本領,瞭解和學到了各地佳餚的特點和烹飪技法。
光緒二十四年,周蓮調任福建按察使,鄭春發經人介紹,成了周蓮的廚師。周蓮對鄭春發做的福州菜很是喜愛,對其高超的技藝十分賞識。
有一次,有一個官員邀請周蓮去吃家宴,周蓮就吩咐鄭春發去幫廚。這個官員知道周蓮是個美食家,於是吩咐自家的廚師,做一些有新意的菜品。
主廚便別出心裁的把雞、鴨、魚翅、刺參、鮑魚、魚唇、蹄爪、鴿蛋、羊肘、豬腳、豬肚等10多種原輔料分批放入紹興酒罈內,用文火慢煨。結果做出來的菜,還真是非常美味。
周蓮品嚐後讚不絕口,就問是什麼菜名,該官員說該菜取“吉祥如意、福壽雙全”之意,就叫“福壽全”吧。這次幫廚,鄭春發憑藉自己的悟性,將這門烹調技藝學到手,又加以改進。
有一年,周蓮舉行壽誕,鄭春發就烹製了“福壽全”來招待賓客。因為味道過於鮮美,席中有文人就即興賦詩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公議後將此菜改名為“佛跳牆”。佛跳牆也就這麼火了!
圖源網路,侵刪
另一種說法呢,就稍微有點荒誕色彩。
據說,唐朝的高僧玄荃,在往福建少林寺途中,傳經路過“閩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壁的官員家在宴請賓客,就做了這道菜。因為味道實在太香,高僧就頓棄佛門多年修行,跳牆而入去吃這道菜。所以,就叫佛跳牆。
但是,這個故事吧,感覺還是沒有第一個靠譜!
圖源網路,侵刪
不過,不管它是怎麼來的,味道是真的好吃就對了。
但是,這道菜做起來也是十分麻煩,光是材料,需要的就太多了,工序也是十分繁多。
此菜主要選用上八珍和下八珍,上八珍也就是海八珍,它包括鮑魚、魚翅、海參、魚肚、魚唇、裙邊、乾貝、蝦仁。
下八珍也就是指山珍野味,也稱山八珍,它包括羊肚菌、香菇、靈芝菇、花菇、猴頭菇、竹筍、鹿筋、山鴿子。
選好材料以後,才是真正的開始。這道菜對每一種食材的製作方式,處理時間,處理要求,都極其嚴格。
要做好這道菜,耗時也耗精力,還需要手藝嫻熟的廚師。做一道這個菜,十分不容易!
圖源網路,侵刪
圖源網路,侵刪
不得不感慨,正宗的佛跳牆,真的是十分的奢華,有吃過正宗佛跳牆的朋友嗎?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