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流行性腹瀉是由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腸道傳染病,以嘔吐、腹瀉和食慾下降為病症基本特徵,各種年齡的豬均易被感染,對目前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PED疫情一旦確診後必須在24h之內啟動以下應急措施:
(1)隔離措施
A. 在豬場小範圍內劃定疫點、疫區,按不同區域設立級別不同的隔離區域;實施生物安全隔離,並由專人負責檢查生物安全隔離措施的執行和落實的情況。
B. 對於發病舍完全隔離,禁止隔離區內的人員與物品向區外流動;隔離區內飼養工作由專人負責,禁止跨級別隔離區人員流動;
C. 隔離區內所需飼料和隔離人員一日三餐,及其它生活需要,由專人送至隔離區域內;被隔離人員必須每天更換一套清洗、消毒的工作服裝;
D. 飼料、藥品儘量一次預計整個隔離期的量,儘量減少人員進出流動的次數;負責送飼料、藥品、飯菜的人員嚴格按豬場消毒程式處理,並穿經消毒的防護服進入隔離區域;
E. 所需其它物資經嚴格消毒後,由專人負責送至隔離區域內。
(2)返飼措施
A. 收集發病24h-48h內的1-3日齡仔豬腸管組織(注意一旦腸管壁發白透明禁止使用,病毒含量非常少);
B. 對收集的組織透過PCR方法檢測藍耳,確保無藍耳病原;
C. 對收集的組織透過絞肉機進行20-30s的粉碎,透過5%的全脂奶粉(奶粉+生理鹽水)進行混合,同時新增硫酸慶大黴素20mL/L;
D. 按照1頭仔豬:10頭母豬的比例全群母豬逐頭飼餵,確保每頭母豬均採食到;
E. 返飼的順序:從妊娠後期母豬優先開始返飼,到妊娠前期母豬確保所有的妊娠母豬全部獲得返飼;
F. 返飼的母豬包括:
(1)豬場內所有未進入產房的妊娠母豬,全部進行返飼。
(2)已經進入產房,但是單元內最早分娩日齡在3天之後的單元母豬全部返飼;如果單元內部分母豬最早分娩日齡在3天之內的或者已經分娩本單元禁止返飼。
(3) 豬場內的斷奶母豬全部進行返飼。
(4) 隔離舍內所有後備母豬全部進行返飼。
G. 返飼後24h/48h/72h內分3次觀察母豬是否出現嘔吐、不吃料或腹瀉的臨床症狀,對未出現臨床症狀母豬,在返飼後48h/72h後重復進行返飼1-2次,每頭母豬的返飼次數最多為3次;
H. 經過返飼後,剩餘病料收集後凍存在-20度的冰箱中,用於之後引種後備母豬的返飼,-20度冰箱儲存1年,-80度冰箱中儲存3年。
(3)消毒
A. 隔離區域,產房每天帶豬消毒1次,並注意讓產房儘量相對溼度保持在50~55%左右(乾燥與適當通風對防治腹瀉意義重大);
B. 隔離區域以外周邊環境每天消毒1次;
C. 人員消毒,必須進入隔離豬舍內的人、物進行嚴格的消毒,並穿上消毒的新工作服或防護服;
D. 對豬舍內外環境、用具及運輸工具等進行嚴格消毒,尤其注意車輛的輪胎的清洗與消毒(如有條件,隔離舍內所有的生產工具儘量用新的,並經過嚴格消毒);
E. 接產禁止使用毛巾,改換成一次性硬質擦手紙;
F. 各豬舍出、入的人員必須洗手消毒及腳踩消毒盆、桶、池。
(4)產房操作
A. 停止產房7日齡仔豬內的常規操作,具體包括接產、分批哺乳、剪牙、斷尾、去勢等操作,直至在7天之後恢復;
B. 對於10日齡以上的仔豬,進行提前斷奶轉到保育場,採用奶粉飼料進行飼餵;
C. 對發病單元7日齡內出現症狀的哺乳仔豬與其同窩仔豬,進行撲殺收集病料,嚴禁進行個體治療與寄養(出現症狀的哺乳仔豬帶毒量最多,最容易成為傳染源),其哺乳母豬立即下床並轉移到另外的隔離舍中飼養;
D. 對出現疑似症狀7日齡以上的仔豬,沒有飼養與治療價值的堅決淘汰;
E. 對發病單元將其舍內溫度由22度上調2度,保持環境溫度為24度。
(5)PED疫情的輔助措施
對隔離區域範圍內的空舍進行清洗-消毒-乾燥-燻蒸-空舍;清洗時一定要把豬舍、裝置、設施的死角清洗乾淨,注重各個清洗細節;(含清洗、消毒、乾燥、燻蒸、空舍)時間至少7天后才能新進豬。
上產床前,徹底清洗母豬身體,平時堅持母豬上產床前的清洗工作。
⑴. 把上產床的母豬趕至專門洗浴間,用溫熱的消毒藥水先浸洗母豬3~5分鐘,母豬體表每個部位都要讓消毒藥液浸透;
⑵. 用毛刷對母豬全身進行刷拭,洗淨其身上汙垢、汙物,先從背部到側面再頭與尾部,最後洗腹下,並且邊刷拭邊用溫熱的消毒藥水衝淋;
⑶. 清洗乾淨豬身上的所有髒物;尤其注意檢查頭部、蹄部、腹下、後軀;
⑷. 趕走母豬,進行下一批上床母豬的洗浴操作;
⑸. 洗浴乾淨的母豬走專用趕豬通道,並在通道內撒上生石灰,在轉豬期間嚴禁非隔離區域人員與車輛通行;
⑹.上產床母豬在趕豬專用通道內留下的汙物,立即清理,並重新補撒生石灰。
(文章來源: 新希望綠領技術學院 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