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挺進茅山地區
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在南昌宣佈成立,在南方各地與國民黨軍浴血奮戰多年的紅軍游擊隊,按照國共第二次合作協定,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路軍,簡稱“新四軍”。數千紅軍健兒雖然征塵未洗,但為了抗擊中華民族最險惡的敵人——日寇,不得不與昔日的仇敵聯手,重新踏上了抗日的征程。6月,新四軍第1支隊在陳毅、粟裕指揮下,東進蘇南茅山地區,準備建立敵後根據地。
▲陳毅等人建立茅山根據地
茅山地區遍佈各類雜牌武裝
茅山一帶雖然是蘇南地區少有的丘陵地形,但海拔不高、草木不盛,讓擅長山地遊擊作戰的新四軍官兵頗不適應。但這裡位於南京、蕪湖、鎮江中間,日偽軍雲集,西面蘇皖邊境還有國民黨第三戰區顧祝同部虎視眈眈,新四軍必須迅速發展壯大,才能在日偽頑的瘋狂反撲下生存下去、站穩腳跟。
當時,由於數十萬國民黨軍從淞滬、南京會戰的戰場上潰敗,大批潰兵散落民間,使得名目繁多的各種“游擊隊”蜂擁而起,多則上千人,少則數十人,雖然都打著抗日的旗號,但絕大多數並不敢招惹日寇,只是不分晝夜的滋擾民間,抓丁抽餉,使得當地百姓整日心驚膽戰,苦不堪言。新四軍要想開啟局面,就必須先解決掉這些雜牌武裝,同時,收編他們的人員裝備也是壯大新四軍的便捷手段。
▲紀振剛
紀振剛自衛隊人數不多卻影響大、裝備好
為此,陳毅決定先拜訪當地武裝的代表人物——紀振綱。此人早年畢業於南京講武堂,後來在湖北新軍中參加了武昌起義,起義軍公推黎元洪為首領後,他又擔任黎的秘書。袁世凱企圖復辟時,他因嚴辭抨擊而遭到通緝,被迫遠走海外。數年後當其從南洋返回時,已經是個華僑鉅商。為了實業救國,他在茅山腳下投資40萬開辦“茅麓”茶葉公司,苦心經營20年,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大商人。
此外,級振剛與國民黨大員馮玉祥等人交情深厚,並在他們的協助下斥巨資組建了一支200餘人的自衛隊,除人手一支新式步槍外,還配備20餘挺輕重機槍和2門迫擊炮,出入時前呼後擁,威風凜凜,因此日寇派人交涉,願收編其自衛隊為偽軍,提供糧餉;國民黨第三戰區也幾次派代表上門,封官許願。紀振剛雖然不敢與日寇對抗,更不敢同國民黨方面對立,但他畢竟是個有骨氣的中國人,有混跡官場多年,知道當漢奸沒有好下場,投向國民黨又將被吞併,因此一直託詞應付,保持中立。
▲陳毅會見紀振剛
陳毅多次與紀振剛見面會商
為此,陳毅特意到鎮江寶埝鎮與紀振剛見面。紀當時坐著八抬大轎,帶著百餘人的衛隊,陳毅身為司令員卻單騎回見,也未隨身攜帶武器,讓紀振剛感到了會談的誠意,他佩服陳毅的英雄虎膽和謙虛坦率,很快用懷疑和悲觀的語氣,說出了真心話:“國民黨把你們推到日寇的鋼刀之下,你們雖然紀律很好,但人少槍少,裝備太差,能打敗鬼子嗎?”陳毅深知,紀振剛的想法代表了當時許多人的擔憂,這不是憑藉幾句豪言壯語就能在短時間內消除的。
為此,陳毅一方面指揮新四軍部隊主動出擊,連續與日寇作戰30餘次,雖然因裝備和實力有限,每次至多殲滅近百日偽軍,卻讓蘇南地區的廣大人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本來甚囂塵上的漢奸、投降派也迅速失去了威風,不少人都成了“明保曹操,暗保劉備”的兩面派。另一方面,陳毅三次前往茅麓公司拜訪,不厭其煩的開展思想工作,還派出文工團前去慰問,讓新四軍部隊與自衛隊一起聯歡,增進彼此友誼,加深瞭解。
▲陳毅和粟裕
自衛隊投奔新四軍後地方武裝紛紛投靠
紀振剛對陳毅及新四軍的所作所為,全都看在眼裡,不僅歎服“新四軍稱得上王者之師當作”。1939年初,由於日寇佔領了茅山,並在山頂修築據點,逼迫紀振剛出任維持會長;國民黨方面也趁機逼迫,要紀出任蘇南第一行政區督察專員。左右為難之下,紀振剛選擇遠走高飛,臨行前他致信陳毅,願將自衛隊及所有裝備轉交新四軍,並將一支鑲嵌金邊花紋的勃朗寧手槍當作臨別禮物相贈。
紀振剛的舉動在當地影響很大,一大批開明紳士奔走相告:“紀振剛都相信新四軍是可靠的,我們還有什麼可懷疑的”,他們主動與新四軍接觸,提供糧餉支援。當地不少“游擊隊”、保安團的司令、隊長紛紛投奔新四軍,願意接受改編,甚至國民黨方面委任的不少區長、鄉長也加入進來,蘇南地區的抗戰形勢迅速開啟,茅山根據地更加穩固。
▲茅山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