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共兩黨開始合作抗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115、120和129三個師。當時國軍中師一級的編制共分為甲、乙、丙三種,甲種師是三旅九團的編制,乙種師是二旅六團的編制,丙種師是二旅四團的編制。
老蔣出於限制八路軍發展的目的,將115、120和129三個師都劃為丙種師,每個師的正規編制只有四個團,又對每個團的人數做了嚴格的規定。結果這點編制根本就不夠用,還有數千經過長征考驗的老紅軍無處安置,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出現了獨立團和教導團這樣非正規的編制。最終八路軍起家時三個師共轄15個團,總兵力為46000餘人。
這15個團長許多人後來的成就都很大,成了開國中將或開國上將,但最傳奇的當屬時任115師獨立團團長的楊成武,為啥這樣說呢?因為兩個月後他就當上了師長,在級別上和三大師長平起平坐了,你說傳奇不?楊成武是福建長汀人,15歲參加革命,17歲就當上了團政委,能力之強可見一斑。長征途中楊成武率紅4團飛奪瀘定橋,強攻臘子口,屢立奇功。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紅一師改編為115師獨立團,楊成武出任團長。不久後平型關戰役爆發,楊成武的獨立團負責打援,他率部在腰站地區擋住了日寇兩個聯隊的輪番衝鋒,為115師主力全殲平型關之敵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此後獨立團奉命向敵後開進,開闢抗日根據地。途中,獨立團利用地形之利打了多場伏擊戰,戰果最為顯著的就是馮家溝伏擊戰。
馮家溝是一個小村子,位於廣靈和靈丘之間,是日軍運輸隊的必經之地。1937年10月11日,楊成武帶領第一營在此設伏,僅用半個小時就全殲了日軍板垣師團第二運輸大隊,擊斃日寇一百餘人,繳獲的戰利品足足裝了120輛大車。獨立團上下全都換了新裝備,戰鬥力就更猛了,楊成武乘勝進攻,從日寇手中接連收復了淶源、廣靈、靈丘、蔚縣、陽原、渾源、易縣七座縣城。
連戰連捷,獨立團名聲大振,許多熱血青年紛紛報名參軍,一些民間抗日武裝也攜帶槍支和人馬前來投奔。獨立團由此迅速擴大,從最初的1700多人發展到了7000多人,遠遠超出了一個團的規模。總部得知這個情況後,決定將獨立團擴編為八路軍獨立第一師,楊成武出任師長,此時距他當團長不過才兩個多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