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明朝的時候,在荊州府江陵縣。縣裡有兩位書生,一個叫王文軒,家境殷實不愁吃喝。從小就聰慧好學,喜歡爭強好勝,為人倒是不壞,且長得氣宇軒昂,一表人才。另一個叫李伯仁,是王文軒的鄰居,家境貧寒,從小亦甚是好學,只是心胸有些狹隘。
二人年齡相仿,既是鄰居,又是同窗,常常在一起切磋學問。王文軒家裡富裕,買得起書籍。李伯仁家中清貧,根本買不起書,能供他上書院唸書就已很不容易了,所以李伯仁常常到王文軒家中借書。王文軒為人大方,他書房裡的書,只要李伯仁看上哪本,都可以借回去觀看。
二人是讀一樣的書,上同一所書院,同一個先生教授知識。可王文軒的學識才華,總是高李伯仁一籌。有一次,李伯仁開玩笑說:文軒兄,為什麼你的學識才華總壓我一籌?你買來的書籍當真全部放在書房,快說有沒有藏私。”
王文軒有些得意,自吹自擂說道:“我買的書真的全部都放在書房了,你我看的是一樣的書。為什麼我能高你一籌呢?因為我是文曲星下凡,將來是要當狀元的。”王文軒自吹完,是哈哈大笑。李伯仁則認為自己並不比王文軒笨,肯定是王文軒將一些書籍偷偷藏了起來,沒有借給自己看。
二人如今已是縣裡有名的才子,年方二八就已考中了秀才。再過幾月就要赴京趕考,二人相約一同進京參加考試。時間過得很快,一天,二人背起行囊,踏上赴京趕考之路。一路走來二人喜歡遊覽名勝古蹟,其中遇到不少前人留下的對聯。
二人就對對聯切磋學問,王文軒總是對得比李伯仁工整巧妙。李伯仁見王文軒處處壓自己一籌,心中很不是滋味,在心中自語道:“有王文軒在,自己如何考得上狀元。”一天,二人走到了汝寧府汝陽縣境內。
二人走在路上,突然,李伯仁看到遠處有一枯井。心中生起了歹意,對王文軒說道:“文軒兄,那邊有一枯井,咱們去那方便一下吧。”王文軒回道:“也好,我也正有些尿急。”二人就往枯井走去,李伯仁故意落後一步。
王文軒來到枯井旁,解開褲襠就往枯井撒尿。李伯仁趁王文軒不注意,在背後使了一記手刀,將王文軒打暈,然後將王文軒扔到了井裡。李伯仁自語道:“從這麼高的地方摔下去,估計不死也重傷,將會在枯井裡活活餓死。你別怪我心狠,你處處壓我一頭,有你在我根本考不上狀元。”
李伯仁說完快速離去,頭也不回。話說王文軒被扔到井底怎麼樣了呢?原來這井是剛乾枯不久,井裡全是泥巴,非常鬆軟。所以王文軒掉下去,並沒有受什麼內傷。過了幾個時辰,王文軒悠悠醒了過來。他是怎麼也沒有想到,李伯仁會從背後對他下毒手。
王文軒自言自語道:“我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無冤無仇,他為什麼要害我呢?”王文軒不是笨人,過了一會兒,他終於想明白了。自語道:“他這麼做,他想得到什麼呢?我跟他有利益衝突的,就是這次赴京趕考。肯定是他怕我威脅到他,影響到他的狀元之路,所以他才要害我。哎,沒想到他是這樣的人,以前真的是看走眼了。也怪自己以前太過好出風頭,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以後當戒之戒之。”
王文軒仰頭看著枯井口,自語道:“這井口有些偏僻,很難有人來這邊,不知自己能否逃過這一劫。不管有沒有人經過,還是先喊救命再說吧,萬一有人經過聽到呢。”王文軒衝著井口,大聲的喊:“救命,救命,救命”。
他喊了大半天把嗓子都喊啞了,也沒有人來救他。這枯井裡水也沒有,他是又渴又餓。慢慢的他昏睡了過去,在枯井裡睡了三天。這天,有幾輛馬車經過這裡。一個8歲的小娃娃叫道:“姐,我要撒尿。”
女子便叫車隊停車,她跳下車看了一下週圍。見到不遠處有一口枯井,就拉著弟弟的手說道:“去那口枯井撒尿吧。”來到枯井旁,她讓弟弟直接尿到井裡去。小娃娃解開褲襠就開始撒尿了。
井底的王文軒,感覺臉上被雨水滴到。他是又渴又餓,連忙張開嘴,喝了幾口雨水。他感覺味道怪怪的,睜開了雙眼。看到井口正有一個小娃娃在撒尿,王文軒也顧不得那麼多了,連忙沙啞著喊道:“救命,救命,救命。”
這小娃娃耳力非常好,聽到後對女子說道:“姐,井裡面有人喊救命。”女子說道:“你瞎說什麼呢?不準糊弄我。”小娃娃道:“姐,我沒騙你是真的。”女子聞言到井口側耳傾聽,真的聽見有人喊救命。
女子把弟弟拉回到車隊,向父親說道:“爹,那枯井裡有人喊救命,你快叫人去把人救上來吧。”從車上下來一個五旬左右的老頭,說道:“還有這樣的事情,我親自帶人去看看。”幾個人來到枯井旁,用繩子把王文軒吊了上來。
給王文軒喝了些水,老頭問:“公子是如何掉到這井裡的?”王文軒把事情跟老頭說了一遍。老頭聽完後說道:“竟然有這樣的事情,這李伯仁心術不正,一定不能讓他考取功名,不然將來會害了百姓。”
老頭說完還仔細勘察了一番現場。王文軒說道:“敢問恩公高姓大名,此救命之恩,我王文軒定當銘記於心。”一旁的女子說道:“我爹是五品御史言官姓劉,這次請假回鄉接我們一家人到京城居住的。”
王文軒聽完連忙作揖道:“原來是御史大人當面,晚生剛剛失禮了。”老頭說道:“不必如此多禮,你既然是上京趕考跟我們同路,就與我們一起走吧,路上也有個照應。”王文軒自然是求之不得。
一路上劉御史見王文軒談吐不凡為人正派,有心幫幫他。對王文軒說道:“再過幾天就是考試之期了,車隊有老人小孩走得太慢了。我派個護衛送你,你騎快馬到京城參加考試,不然就來不及了。”王文軒點點頭,謝過劉御史,騎上快馬往京城趕去。
到京城那天剛好趕上入考場,王文軒趕緊進入考場參加考試。考試完又過了幾天。王文軒,李伯仁與其他入圍考生一同到金殿,參加殿試。王文軒才華橫溢,被皇帝封為狀元。皇帝說道:“李伯仁才華也不錯。”
正想要封李伯仁為榜眼。劉御史出班奏道:“啟稟皇上,李伯仁心術不正,殘害趕考學子,應當剝奪其功名,流放三千里。”皇帝大怒道:“竟然有這樣的事。”李伯仁緊張得跪下磕頭說道:“我沒有殘害趕考學子,請皇上明察。”
皇帝說道:“劉御史,你可有證據?”劉御史回道:“回皇上,我有證據。請容我詢問李伯仁。”皇帝點點頭表示允許。劉御史問道:“李伯仁,你把趕考學子王文軒扔到枯井裡,你還不認罪。”李伯仁回道:“什麼枯井,我一路走來,就從來沒見過一口枯井。再說我與王文軒一起長大,為什麼要害他。”
劉御史說道:“我仔細勘察了一番現場。發現有一個腳印很特別,腳印的後端有一塊泥土是凸上來的,說明這人鞋子的鞋底有一塊凹陷,我當時看過王文軒的鞋底,他的鞋底是完好的。還有我從枯井口上找到一塊碎布,應該是扔王文軒進井裡的人,不小心劃破留下的。皇上可以派人到李伯仁的處處將他的所有鞋子和衣服都拿上來一對比就知道真相了。”
李伯仁聽完是冷汗直冒,他家裡貧寒,他知道他的鞋子確實有一塊凹陷,他不捨得花錢買新的鞋穿,也不捨得扔,如今就放在客棧裡。今天因為要上金殿,才花錢買了一雙新鞋穿上。皇帝見李伯仁這副模樣,已經猜得八九不離十了。
說道:“你如今肯認罪,我還可以從輕發落,要是等一下我叫人拿你的鞋子衣服上來對比,是真有此事那就要重罰了。”李伯仁聽完,趕忙砸頭認罪。皇帝是大怒,說道:“剝奪李伯仁所有功名,流放三千里,永不錄用。”
後來王文軒成為了一方父母官,他愛民如子,為百姓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事。
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做人要擺正心態,心胸開闊。才不會妒忌生恨做錯事,悔恨終生。二、做人不能太過鋒芒畢露,爭強好勝,木秀於林,風必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