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包場看了一部電影,好像是平生第一次。《長津湖》已經成為中國影史上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了,但可能不是觀影人數最多的,因為就票價而言,還是長了不少。我算是影片已經在院線基本下線後才看的,因此有了包場的待遇。
圍繞這部電影,好像發生了很大的爭執。實話說,僅從電影藝術的角度看,這部電影拍得還是很不錯的。至於爭論的問題,其實都與電影藝術無關。如果以電影創作的角度看,拍長津湖戰役的最大難處可能在於如何確定主題,其次才是如何表現戰爭場面。這恐怕也是幾十年來國內電影界沒有人去觸碰的原因吧。長津湖戰役算是志願軍入朝之後打的一場大兵團殲滅戰,全殲了美軍王牌北極熊團,雖然沒有完全達成原來的圍殲美軍陸戰一師的戰略意圖,也算是與美軍第一次對壘的勝利。
對於任何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來說,要完整地理解它,就不能僅就電影來談,更不能將電影所表現的情節全部理解為歷史事實,也不能完全以歷史的事實來苛求電影作品,畢竟這是一次藝術創作。因此,評價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既要從藝術的角度,更要從歷史的角度,最忌諱的就是把後人不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的認識帶進去。
如今,涉及朝鮮戰爭各方的檔案基本解密,因此對當年這場戰爭的研究更為客觀了。今天我們看這場長津湖戰役,甚至是看中國的抗美援朝,都應該以三個層面的眼光來看,即宏觀、中觀和微觀。宏觀是指從當時的國際政治大局,這是看其必要性;中觀則指戰爭的組織和戰略的規劃,以及敵我雙方的戰略戰術,這是看雙方戰役指揮者的運籌帷幄;微觀則是指戰爭的參與者特別是一線戰鬥人員的表現,這要看直接的戰鬥人員的戰鬥能力和意志表現。我想,看《長津湖》這部片子,也應該從這三層來理解,會更為客觀。
從宏觀上講,實際上就是看當時的國際政治大局。這裡邊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必然因素是二戰後的國際政治格局。1950年是二戰結束不久,美蘇兩國已經形成了各自的陣營,對立形勢愈演愈烈,冷戰一觸即發。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蔣介石在臺灣號稱正在做反攻大陸的準備。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對蘇聯有很多意見,但又不能不站在蘇聯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畢竟那個時候意識形態色彩十分明顯,且當時的東北還在蘇的控制中。
依據當時的判斷,如果讓美軍打到鴨綠江邊,整個朝鮮變成了美軍的前線,這對中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威脅。因此,從中國當時在國際格局中的位置看,出兵幾乎是必然的,更何況當時的蘇聯還信誓旦旦地要給予空中支援。應該說,那個時候出兵與否的擔憂,主要是對武器裝備特別是制空權缺失的擔憂,而對部隊的戰鬥力,雖然的確需要休養生息,但一直都有信心,至少是有著地利優勢,畢竟美軍是千里迢迢來到朝鮮。
從偶然因素看,主要和兩個人有關,一個是金日成,一個是麥克阿瑟。之所以說偶然,幾乎可以說是這兩個人的魯莽行為把中國拖入戰爭的。從現在解密的檔案看,朝鮮戰爭是金先動手,而且動手前曾經和斯大林討論過,斯默許。金向斯保證說在幾周之內將美軍趕到日本海去,也就是說他的目標是解放朝鮮全境。憑藉他自己的部隊是不可能的,其實還是依靠當時中國還給金的幾個朝鮮族軍人師,都是參加過四野大仗的,的確差一點把美軍趕下海。並不是美軍打仗不行,主要是二戰後美軍裁軍,兵源不足,駐韓日的美軍大部分是新兵,戰鬥經驗不足,人數也不多,且完全沒有準備北方軍隊會跨過三八線。
三八線本是日本和沙皇在1896年密謀瓜分朝鮮時商議的,1904年日俄戰爭前夕,雙方曾商定俄國只控制三八線以北,聽憑日本在三八線以南任何地方登陸。二戰接近結束時,蘇聯率先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在朝鮮北部最先得手,美方才急迫地和蘇聯商定把三八線作為一條分界線。金肯定對此非常不爽,不過也正是因為他先動手,才有了後來的聯合國決議和聯合國軍,使得戰爭逐步擴大化。蔣介石當時甚至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要來了。
金的舉動惹怒了一個瘋子---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當時麥克阿瑟是駐日美軍總司令,是戰後日本的實際統治者。由於其操刀的日本改革受到廣泛讚譽,其聲望如日中天,連杜魯門總統都不太放在眼裡,更不用說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那些官僚了。為了應對美韓聯軍的敗退,他大膽設計了仁川登陸,一舉挽回頹勢。而這個勝利更讓他不可一世,此時的麥克阿瑟已經開始發狂了,完全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了,仁川登陸之後便一路向北,其目標是要把金的部隊趕到鴨綠江以北去,也就是要打下朝鮮全境。而從檔案看,杜魯門幾乎是被動的默許,他唯一擔心的是中國出兵,甚至已經有幕僚認為中國肯定出兵,但是麥克阿瑟的勢頭已經無法阻擋了。
上述兩個方面的背景,在電影中只對後一個因素即美國方面的動作做了些許表現。例如麥克阿瑟的鏡頭突出反映了其狂妄自大,也把他關於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藝術地再現了,但因為在電影中鏡頭很短,估計很少有人從更深的背景中去想問題。
還有一個偶然因素在於,當時的中美兩國完全沒有溝通渠道,中國方面只能透過廣播媒介一再發布宣告,警告美國勿跨過三八線。中國方面曾經透過印度中國大使向美方傳遞口信,但這位大使在美國人眼裡似乎並不是一個最合適的人選,沒有引起重視。而在周恩來最後一次約見這位大使傳話,也算是中國已經決定出兵後的通牒了,這位大使的資訊傳遞已經來不及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沒有管控風險的途徑。
再說中觀的情況,即雙方的戰略安排以及對長津湖戰役的規劃。從目前的歷史資料看,美方根本就沒有在長津湖打一場正規戰役的規劃,那個時候的美軍所得到的命令就是向北突進。在麥克阿瑟眼裡,即便有一些中國軍隊介入,也不可能擋住美軍的攻勢了。這一點在電影裡是有反映的,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阿爾蒙德對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發脾氣的那場戲就說明了這一點。倒是史密斯將軍對一路向北的命令一直心存疑惑,很擔心中國出兵,所以行動非常遲緩,這也導致陸戰一師並沒有進入到志願軍設定好的伏擊圈,這些情況在電影裡都有表現,如史密斯對前方山地偵查的重視,以及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下達總攻命令時說不再等了。所以,長津湖戰役不是雙方的一次陣地戰,而是志願軍對美軍的一次伏擊,在美方來說完全是一次遭遇戰。
在志願軍方面,應該說長津湖戰役的戰略規劃是非常成功的。一方面是利用了美軍的驕橫心理,打其一個措手不及,另一方面是利用朝鮮北方十分糟糕的地理條件,大大降低了美軍機械化部隊的效率,使其戰鬥力下降。再有就是以大兵團圍殲敵軍的經驗十分豐富,包餃子、穿插分隔這些戰術方法在國內屢試不爽,在長津湖戰役開打的初期也的確反映出了奇效。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樣大兵團的運作,竟然瞞過了美國的情報部門和蔣介石的特務,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關於志願軍的入朝,麥克阿瑟始終就不認為會有大規模的部隊,即便是在前方美軍俘虜了若干志願軍戰士得到了一些情報證明,至少有軍一級的單位入朝,仍然沒有讓美方的最高指揮部警覺。為了保密,志願軍的移動要保證速度,防寒裝備難以配備,既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情報沒有外洩,也直接帶來了部隊後期的損失。不過也的確不能忽略,在美軍9月底的仁川登陸到長津湖戰役開打,實際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要做好如此大兵團的調兵遣將和進入戰鬥位置,是非常緊迫的,後勤保障的難度是客觀的,其水平的落後也是客觀的。
所以,從戰役層面看,志願軍的戰略設計是非常正確的,戰略意圖也是明確的,戰役對整個抗美援朝後來的走向影響也是明顯的,而對美軍的衝擊也是巨大的。此後不久麥克阿瑟就被解職,而美軍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將軍留下了那句著名的話:“見鬼!我們不是在撤退!我們是在換個方向進攻!”全世界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電影對這些方面的表現是充分的,也是尊重歷史的,這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基礎。
最後從微觀層面再看一下。所謂微觀層面,就是雙方軍人的戰鬥表現,這包括戰鬥能力、戰鬥意志和戰鬥結果。我們都已經知道美軍的王牌陸戰一師在長津湖戰役中幾乎全身而退了,這使長津湖戰役的戰略目標打了折扣。但是從直接參戰的戰鬥人員來看,志願軍的表現則是非常值得銘記的,他們是在武器裝備和後勤保障都遠遠不如美軍的情況下,完全是以意志和品質與其進行了殊死搏鬥,才保證了長津湖戰役達成基本目標。這一仗真正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軍威,也贏得了全世界包括美國軍人的尊敬。
首先是中美軍隊的火力差距實在太懸殊了。有些差別根本不需要專業知識就能明白這對軍人意味著什麼:
---美軍的一個陸軍師,師屬炮兵有432門榴彈炮和加農炮;中國人民志願軍一個師的師屬炮兵僅有一個山炮營,12門山炮。
---美軍一個步兵師擁有電臺1600部,無線電通訊可以一直到達排和班;中國軍隊入朝時從各部隊多方抽調器材,才使每個軍的電臺達到數十部,勉強裝備到營,營以下通訊聯絡仍然主要靠徒步通訊、軍號、哨子及少量的訊號彈等。
---美軍運輸全部實現機械化,一個軍擁有汽車約7000輛;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之初,三十八軍擁有汽車100輛,二十七軍只有45輛。
而在單兵火力方面,志願軍每個排只能分到一挺輕機槍,每個班只能分到一把衝鋒槍,其他士兵大多拿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中正式”步槍和繳獲的日本“三八大蓋”,甚至還有士兵在用晚清名臣張之洞當年興辦的漢陽兵工廠設計製造的“漢陽造”。而有的重武器如輕型迫擊炮,在朝鮮接近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中,很多炮彈打出去都成了啞彈。
其次是雙方的後勤保障能力差距也太懸殊了。在電影中這方面有一些側面的反映,例如食物,美軍可以在戰場上過感恩節,照樣有火雞,而我們的戰士連糧食都沒有,只有土豆,還是完全冰凍的。至於說禦寒的衣物裝置,那更是天壤之別。正如電影裡所表現的那樣,第九兵團大部分是南方戰士,不僅缺少衣物,更沒有過冰天雪地的經驗,不知道如何處理凍傷,甚至會在凍傷之後直接烤火,造成很大比例的非戰鬥減員。
也正因此才出現了“冰雕連”這樣令人悲壯的情景。據第九兵團記載,至少有三個連隊成建制地全員凍死在陣地上,他們分別是二十軍五十九師一七七團二營六連、二十軍六十師一八〇團一營二連和二十七軍八十師二四二團二營五連,他們以戰鬥隊形在自己的陣地上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在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志願軍只能以多打少,電影也基本展現了這樣的場面,志願軍的衝鋒看起來排山倒海一般,這當然有一點藝術誇張,但也基本符合事實。從後來美軍官兵的一些回憶錄中可以看出,當時美軍官兵印象最深的就是突然從天而降的中國軍人鋪天蓋地而來,殺聲震天,給了美軍以極大的震懾。
不過,這並不是說美軍不堪一擊。美軍的現代化武器裝備使得其戰鬥力相當強,並不是一般的“紙老虎”。當時雙方常常為爭奪一個高地而陷入拉鋸戰,白天美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拿下高地,晚上又被志願軍將其奪回。例如,下碣隅裡小鎮是美軍撤退路線的必經之處,那裡原有一個簡易機場。雙方為此反覆爭奪,但最後還是美軍守住了這個小機場,透過飛機運輸高效率地撤退了。
電影中的戰鬥場面遠不如現實那麼殘酷。志願軍戰士表現出來的意志和戰鬥力,給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這應該是中國軍人自鴉片戰爭以來與外敵所進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現代戰役,而且是直接與世界最強的軍隊(儘管叫聯合國軍,但其實以美軍為主)相抗衡。儘管由於當時我們的國力相對較弱,武器裝備遠不如人,在戰鬥中的傷亡人數大大超過了敵人,但他們的愛國精神和意志品質是我們必須銘記的,他們是真正最值得尊敬的英雄。電影在這方面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電影是遺憾的藝術。只不過不同的人可能會覺得有不同的遺憾。要讓我來修改的話,我會增加一個鏡頭。據說第九兵團在撤回國內的時候,宋時輪將軍在即將跨過鴨綠江的時候從車上下來,向著長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後脫帽,彎腰,深深鞠躬,淚流滿面。如果能夠把這個場景作為最後的結尾,我覺得會更好一些。
現在電影中史密斯少將向冰雕連脫帽敬禮的鏡頭雖然可以表現出對手對我們的認可,但儘管電影中的畫外音說的確實是史密斯的原話,但那個敬禮卻不是真實發生的場景。據美軍官兵的回憶錄,確實有美軍在回撤的途中看到了冰雕連的場景。史密斯也可能知道這個情況。但實際上史密斯所說的那句“這樣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大意)的話,其實是對中國軍隊的完整表現而發出的感嘆,其意義應該遠超某一個感人的場景。
也許,如果用宋時輪將軍那個場景作為最後的結尾,更可以在心靈上震撼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