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很美味》,十二月slay。
文 | 歐陽
編 | 石燦
“《愛很美味》負責取名的策劃組有沒有被扣錢啊?”不少網友在討論劇情、向朋友安利《愛很美味》的同時,也會這麼感慨一句,甚至覺得這部劇“被劇名耽誤了”。雖然很大程度上是在調侃,但這也表現出了觀眾們對這部劇的喜愛。
11月底開始,在騰訊影片獨播的影視劇《愛很美味》開始口碑發酵,這部本來宣傳聲量較小的女性都市愛情劇,在網友們的極力推薦中成為眾多影視up主的選題,熱搜越來越多,逐漸開始成為12月影視劇市場不可忽視的一部作品,三位主角在劇集中所遭受到的現實性困難也開始被廣泛討論起來。
截至12月8日,《愛很美味》在豆瓣拿下8.4分,近六萬人評分,登頂目前下半年內地劇口碑第一,十足的黑馬之姿。導演陳正道也開始在微博、豆瓣等各個平臺上與觀眾互動、分享創作過程中的一些故事,更是透露了劇名就是自己起的,且“以後不會再起了”。
為什麼《愛很美味》能成為年底的一匹黑馬?
(以下內容涉及輕微劇透)
一種新的“電影質感”
這並非陳正道團隊第一次涉足網劇,也不是第一次與騰訊影片合作。
事實上,在《愛很美味》之前,陳正道團隊出品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與《摩天大樓》兩部網劇也是在騰訊影片播出,且取得了不錯的口碑與資料。可以說,前兩部劇集已經為團隊積蓄了足夠多的網劇經驗,加之多年的電影拍攝經歷,《愛很美味》完成了電影技巧在網劇中的良好適配,加之議題所體現的現實生活觀察,這部劇集算是近幾年來觀賞感受最為舒適的幾部現代戲之一。
關於“電影”特質在近幾年網劇中的應用,隨著許多懸疑作品在市場中給出的優質表現,這一傾向越來越被強調,甚至成為不少作品的營銷點。越來越多網劇的鏡頭質感、構圖元素,甚至是畫面比例都向著電影靠近,但並不是所有電影特質都適合在移動端上作為劇集呈現,網劇的節奏、故事和畫面都需要更貼近現代都市人的審美與使用習慣來進行調整,否則難免會出現不協調的矛盾感。
《愛很美味》顯然在電影與網劇之中做到了較好的平衡,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稱之為“一種新的‘電影質感’”,這種“質感”並非依靠畫幅、顆粒感強的鏡頭來打造,而是透過敘事方式與強節奏構成。
例如,《愛很美味》兩集為一個主題,上下集之間設計有銜接呼應性質的短片。以第七、八集,即“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這一主題的兩集為例,在開始的回憶裡,導演用暖黃的回憶色調和營銷學、傳播學的相關知識告訴螢幕前的觀眾們,三位主角有自己的審美體系及吃東西的口味,且並不容易被外界改變。在觀眾還不明白這次的小短片要說明什麼時,眾多主角開始齊聚在一家酒吧,許多矛盾似乎就要在這家昏暗、嘈雜的夜店裡得到爆發和解決。
這種同一空間內多名角色的戲十分考驗導演和編劇功力,當空間被壓縮,每個人需要在有限的場景中突出角色性格,且在這樣的空間裡,所有角色都將產生交集,火花和可能性也隨之產生。特別是當這個空間是酒吧這樣一種熱情而混亂、原始性十足的地點時,更能表現出角色最核心的慾望與渴求。
但成熟導演的掌控力也表現在此。
這兩集中,導演始終將衝突的鉤子埋在角色的互動裡,不論是宋超與姜山木之間明晃晃的敵意,還是張挺女友對宋超的企圖,又或者是夏夢與陸斌之間幾近被戳破的謊言,都告訴了觀眾,這個夜晚必然會發生些什麼。
隨後又在極快的節奏中將另一個重要角色即張挺引入場景中,在情緒和氛圍最為熱烈時以暴力讓整個場景突然停滯,反而是給了觀眾極強的衝擊與爽感,讓整個單元又收歸主線。
這些都是型別片中常用的技巧,在網劇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呈現,帶來一種新奇的觀劇感受。
不掩飾的現實故事
上文中提到的酒吧那兩集,不禁讓人想到了陳正道導演今年帶來的另一部電影《盛夏未來》。在這部電影中,吳磊和張子楓飾演的兩個角色也同樣是在酒吧的場景中實現了情感線的轉變與推進。夜店確實是都市的一面鏡子,陳正道導演也正是依靠對都市人的觀察剖析,拍出了酒吧在現代生活中所處的獨特位置。
陳正道的自述中提到,都市愛情輕喜劇是自己一直以來就很想嘗試的型別,在2020年年初因為疫情而宅在家裡的那段時間,他把《老友記》《老爸老媽愛情史》《慾望都市》等都重新看了一遍,種種因素的共同推動下,團隊決定重啟之前擱置下來的《愛很美味》專案。
“中國版《慾望都市》”,也是很多網友對《愛很美味》的評價。
這樣的評價或許源於劇集中對於“性”元素的表現。《愛很美味》裡,女性角色不再是羞於談“性”的純情設定,“那方面很合”也會成為戀情存續的重要原因,這樣直白而坦蕩的談論讓不少網友感受到“成年人的狂野愛情”。
但顯然也不止於此。在“慾望”的外殼下,《慾望都市》其實要探討女性群體對愛情和婚姻的理解,以及在現代都市會遇到的精神和身體雙重問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也都有自己的缺陷與苦衷。
而《愛很美味》正是這樣,從始至終,每一個角色的性格問題都是存在的,且導演編劇也沒有想過為他們找理由或掩飾,似乎這三位主角就是來自現實生活中的人,許多遭遇的困境都有性格上的成因,我們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對應。而改變也在其中孕育,角色在職場和生活中與觀眾共同成長,這同時也是代入感的來源。
國產劇的觀眾更需要的,也正是這種真實不掩飾、他們能夠很好代入的劇集。畢竟現代人的生活,也總是“缺陷而自知”,充滿現實慾望的。
市場需要什麼樣的都市劇?
大概三年前,陳正道和許肇任導演便開始專案的準備,創作出了前六集劇本。他坦言,在遇到騰訊之前,被其他公司以劇本不夠甜,愛情太懸浮而拒絕過投資。
從目前播出劇情來看,《愛很美味》並沒有過分追求“甜甜的愛情”,而是更多以現實為基礎,剋制地展現真實的都市愛情。這樣的態度或許延續到了劇集本身的一些對白或劇情裡。
片中的主角之一夏夢,作為影片平臺副總在審片會上對甜寵劇提出的質疑便可以看出:“為什麼女一永遠是傻白甜,女二永遠是妖豔賤貨?編劇不好好寫故事,演員不好好演,還在那一直髮糖發糖發糖,不齁嗎?”夏夢的吐槽或許並不是針對某一部劇集,但卻精準地擊中了觀眾們的心,在甜寵劇大行其道的當下,審美疲勞的網友們紛紛將這一段剪下來轉發,以表達自己對“工業糖精”堆出來的影視劇是何等抗拒。
女性群像都市劇可以說是近幾年最容易受到關注的一種國產劇型別,隨著“她經濟”的崛起,女性意識愈加普及,相關的議題也開始有了更多關注。在此背景下,現實主義劇集的主角里有了越來越多的女性,而話題一般集中在工作、自我認同和家庭等的困境中,也多為壓抑、苦大仇深的基調。
現實主義的都市劇不同於偶像劇,需要更多從批判或揭露的角度講述故事,雖然能引起話題和反思,但《愛很美味》作為輕喜劇,以一種更加輕鬆的方式講述女性的現實困難,在冬日裡帶我們一起看了三位女性歡笑與眼淚交雜的溫暖成長故事。
或許正如陳正道導演說的那樣,越是在疫情這樣的非正常時期,我們才越需要一些快樂和溫暖,去撫慰內心的恐慌和焦慮。從這個角度來說,《愛很美味》不論是內容上,還是氛圍中,都透露著對疫情之下人們的敬意與愛,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人們才能從中收穫到慰藉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