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許禮平︱說鄧中夏致譚延闓函

許禮平

寒齋藏札不拘一格,而最受重視的是古今烈士的遺墨。如楊漣、鄺露、梁鐵君、林時塽、宋教仁、陳其美、廖仲愷、李大釗、區勵周、鄧中夏、黃祖雄、梁彥明、郁達夫、楊傑、吳石、陳儀等等。閒時展卷,如閱歷史長河,那河流的不是水,套句關漢卿雜劇唱詞,是“流不盡的英雄血”。

在此,且說藏品中未披露的函札,其啟者和受啟者是鄧中夏和譚延闓。

該函札入藏前已裝裱成冊,今仍存舊貌。冊中有三位湘賢手札各一,而鄧氏函件居首。冊面無題簽,無引首,亦無題跋。函札內容互相關聯,而發生時間則在1926-1947這廿年中。三札辭旨各有顯晦,但其時代脈搏則去人未遠。是可以追慕、可以感慨,也可以嗟嘆。在此,且先解釋鄧中夏致譚延闓一札。

該札封套正中墨書“送第二軍呈譚主席勳啟”,封左下印有“中華全國總工會緘”,作扁體關防字樣。

許禮平︱說鄧中夏致譚延闓函


鄧中夏致譚延闓手札封套

【解釋】:“第二軍”

即“國民革命軍第二軍”。查1925年6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決議重要案四項,其中兩項為:改組大元帥府為國民政府,建國軍及黨軍改稱國民革命軍。7月3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8月1日,建國各省軍交還軍權與軍委會。譚延闓解湘軍總司令職,改任軍委委員,長第二軍。

當時,以“黃埔軍校學生軍和粵軍一部編為第一軍,蔣介石任軍長;譚延闓的湘軍編為第二軍,譚延闓任軍長;滇軍編為第三軍,朱培德任軍長;粵軍第一師擴編為第四軍,李濟深任軍長;粵軍第三師擴編為第五軍,李福林為軍長”。

【解釋】:“譚主席勳啟”

一、國民政府委員會(1925年6月30日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推定,翌日宣誓就職)委員會議主席汪兆銘1926年3月23日請假,由譚延闓代理。是代理“主席”。

二、1926年4月16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與國民政府舉行聯席會議,譚延闓被推選為政治委員會主席。蔣介石是常務委員會主席。蔣出師北伐,主席職務,分由張人傑代理黨務會議主席,譚代理政務會議主席。1928年2月,譚在南京被選任國民政府主席。

【解釋】:“中華全國總工會緘”

按“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於1925年5月1日,取代舊有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有的“書記部”曾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當時鄧中夏被選為書記。罷工期間,鄧亦曾使用“全國總工會代表”的身份。故鄧氏在函中得用“中華全國總工會”關防字樣。

該信原文是——

畏公同志先生:

茲擬函稿一件,乞從速示知,以便轉告該發難委員也。此事非常緊急,他們逼得要命,恃愛率陳。並叩黨祺。鄧中夏。十一月一日。

許禮平︱說鄧中夏致譚延闓函


鄧中夏致譚延闓手札

信中有另附一紙,當系發難委員有所要求,或是鄧中夏囑其開列並轉呈。雲:

某某鑑:香港罷工發難委員奮鬥年餘,殊堪嘉許。所請之件,在未謀得職務之前,准予每人每月津貼囗元。請轉知該委員等推定負責代表一人或二人按月向宋部長領取可也,端此並頌時祺。署名

許禮平︱說鄧中夏致譚延闓函


鄧中夏致譚延闓手札附草擬函稿

此附信是為省港大罷工發難委員催發津貼。本來“罷工”是帷幄之中,當早有安排的。何以罷工年餘,連委員本身也有未能取得津貼者。雖大義當前,卻難為了巧婦。

查《譚延闓日記》1926年訒齋日記十月一日記有:“蘇兆徵、鄧中夏偕罷工發難代表黃金源、沈潤生來,言解決罷工事。”

【解釋】:“並叩黨祺”和“恃愛率陳”

“受啟者”是譚延闓,清末名公子,湖南末科“會元”,也是有清一代湖南唯一的會元。他是湖南立憲派首領,曾三度督湘,且兼湘軍總司令,又是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長,是集功名、紳士、官僚於一身的金馬玉堂式人物。而鄧中夏作為革命者,何以竟能有“恃愛率陳,並叩黨祺”之詞?

許禮平︱說鄧中夏致譚延闓函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譚延闓

這要從上一代說起。鄧中夏父親鄧典謨(1874-1946),是王先謙弟子(與楊昌濟同學),光緒壬寅與譚延闓鄉試同榜。後任湖南議會議員,其著述則有《論語會通》《宜章縣誌》等。

鄧典謨與譚氏既是鄉榜同年,又是湖南省議會的議員,而清末“湖南省諮議會”的議長又正是譚延闓,那就是“年兄弟”兼“憲友”了。以此,鄧中夏是年家子,使用“恃愛率陳”就不是“套話”了。至於“黨祺”,其時譚已加入國民黨,而1924年國共合作時期,鄧中夏到國民黨上海執行部任勞工部幹事,無論鄧以共產黨員還是國民黨員的身份,恭祝國民黨員的黨祺,是自然而然的事。

許禮平︱說鄧中夏致譚延闓函


1924年5月5日攝於上海。鄧中夏時為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勞工部幹事,出席為紀念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三週年舉行的慶祝集會。

鄧中夏出身書香門第,經湖南高師畢業入北京大學國文門,復轉哲學系洊至畢業。繼與張國燾在長辛店辦勞動補習學校。又在保定“直隸省立高等師範學校”任國文系新文學教授,兼在保定育德中學授課。後被通緝,轉在上海大學任教務長。這是其一生公開的社會簡歷。

在政治上,鄧中夏1920年已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小組”,翌年下半年,繼李大釗任為北大第二屆黨支部書記。曾在長辛店辦校,藉以組織工會搞工運。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談其少年時有《仿陋室銘》,結句為“直隸長辛店,西蜀成都亭,餘笑雲:何太平之有!”可見鄧氏的長辛店只是牛刀小試,但已轟動全國,而且是上達“宸聽”了。

“二七”罷工後,鄧被通緝而逃亡上海,由李大釗推薦與于右任,得任上海大學教務長。鄧乃大力引進左翼教授及共產黨人任教社會科學,把上海大學革命化了。香港《書譜》雜誌社長梁披雲先生是上大學生,常與筆者提及“文有上大,武有黃埔”,這是當時上海的流傳語,但也可看作鄧氏“政績”。至於後來的省港大罷工,歷時十六個月,又是舉世震驚的事。

古人說“掀天揭地,方是奇材”,但鄧中夏為人卻是平易親和而不立崖岸。張國燾形容鄧氏是“使人感覺到他具有‘秀才’和‘牧師’的兩種風格”(張國燾《我的回憶》)。

且引彭述之太太陳碧蘭的回憶:

當天下午,包(惠僧)帶我去訪問鄧中夏,他原為北京大學的學生,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員之一,同時也是初期共產黨作工人運動的重要幹部之一。他的主要工作是鐵路工人運動,但自一九二三年“二七”京漢鐵路總罷工失敗後,他流亡上海。當時他為勞動組合書記部負責者,上海大學的事務主任。他的態度誠懇、熱忱,不亢不卑。(陳碧蘭《我所認識的瞿秋白》)

另外曾志回憶說:

離暴動的日子越來越近,我急切地等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因為我渴望戰鬥。可是此時中央派來了特派員,叫鄧中夏,也是宜章人。他三十多歲,穿著一件白夏布長衫,戴著一頂博士帽,顯得很魁梧、很精神。雖然我並不認識他,但我從母親那裡聽說了他,以及他家庭的一些情況,因此對他很尊敬,很欽佩。鄧中夏向湘南特委傳達了中央的決定,取消暴動!他說,現在全國革命形勢處於低潮,在這個時候舉行暴動十分不利,取勝的可能性不大。現在重要的是要積蓄力量,儲存實力,轉移到農村去建立武裝,發展遊擊鬥爭。聽了他的傳達,我們只好將已準備好的暴動計劃放棄了。……鄧中夏在衡陽住了兩天,他聽說我也是宜章人,看我十分積極肯幹,對我也有好感,說:“你表現得還真不錯。”我就見過他一次,後來聽說他在一九三二年英勇犧牲。(曾志《一個革命的倖存者》)

回憶者曾志後來成了陶鑄夫人。當年只是十八歲的她,沒有唏噓,但亂世中的英雄兒女,卻留待後人為之唏噓了。

鄧中夏出身於書香世家,受過完整的學制教育,待人接物是位恂恂儒者,他文章也寫得好,能曲折達意,又能概括超越。但卻有人認為鄧氏不配為理論家,而只是實行家。這也未免太冤枉了鄧中夏。

據陳碧蘭回憶,瞿秋白就持此種偏見,她在回憶錄中說到:

上大教授和職員同志間的情感並不十分融洽。瞿和施(施存統)能合作的,但鄧中夏與瞿秋白之間始終不合諧,因瞿對他總是採取一種藐視的態度。瞿曾親自對我說:“鄧中夏沒有理論修養,是一個實際主義者。”因鄧當時任上大的事務主任。至於其他在上大中學部教書的同志,那他更不在眼內了。

接著陳碧蘭提出疑問,(鄧中夏)“生於詩書之家,在北京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在1919年隨李大釗搞‘少年中國學會’,次年入‘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並當任‘北京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總書記,是李大釗的親密助手,竟能是‘沒有理論修養’?”

陳碧蘭的反駁是有力度的。鄧中夏生長於舊學之家,也曾在北京大學文學系畢業,參加過五四運動,任北京學聯總務幹事。參與組織少年中國學會,且任執行部主任。在北大他是最早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者之一,參與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又最早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創辦長辛店鐵路工人勞動補習學校,編輯出版《勞動音》週刊。一大成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他是北京分部負責人,主編創刊青年團機關刊物《先驅》。他起草了第一部工會組織法並獲透過,隨後,被中央調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總部主任。像這樣的人,馬列水平能不高嗎?按陳碧蘭的回憶,瞿秋白是失言了。

陳碧蘭的回憶更有一段鄧氏後期的行蹤,說:

鄧中夏也是湖南人,前面已經簡略地提到他的歷史。當我於1923年秋到上海時,他仍舊是勞動組合書記部的負責者之一,又是上海大學的事務主任,但自1924年1月國民黨改組後,他便離開上大而到國民黨上海執行部任勞工部的幹事。雖然環龍路44號國民黨上海執行部離我們的住所很近,但他從不來我們這裡(只有一次來找施存統);同時,由於他的工作的調動,他就不屬於上大支部了,因而我們之間便很少接觸。直至1927年4月末,我們才在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重新相見,雙方甚為喜悅。但自此以後,我們就再沒有見面了。他於1928年去蘇聯參加國際第六次大會,以及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後,便留在職工國際,因他被選為紅色職工國際委員,他在那裡寫了《中國職工運動》小冊子。回國後,在上海作地下工作,於1933年在上海被捕送往南京槍決。他是我於1923年在上海以及1927年5月在武漢所接觸的同志中留下良好印象者之一。

關於1929年後的鄧中夏情況,是頗少見於著述的。但周國全所著的《王明傳》有所記載,該書有專章細述王明對鄧中夏的排擠和無情打擊:

和瞿秋白一起曾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工作的鄧中夏,也因為同情中山大學多數學生反對王明小宗派,而受到殘酷打擊。王明上臺後,中央在2月20日的決議中說:“中夏同志當時(指三中全會時——本文作者注)也沒能接受國際代表的意見來反對立三同志的錯誤,反而到鄂西以後儘量去發展立三路線的錯誤。”決議還說:過去中央政治局“對於鄧中夏、李劍如、餘篤三三同志回國工作不久即派往蘇區負責重要工作,都是不合適的”,並說周恩來對此“要負相當的責任”。3月10日,王明等人又以黨中央名義致函湘鄂西特委,除指責鄧中夏執行了立三路線外,又硬說他執行了“富農路線”,犯了帶領二軍團“上山逃跑”的錯誤,並很快派其宗派集團成員夏曦,作為黨中央的代表到達湘鄂西蘇區,取代鄧中夏在蘇區所擔任的領導職務。

鄧中夏的殉難,《國共兩黨關係史》一書所述之細節頗詳,有云:“1933年5月15日,中共重要領導人鄧中夏在上海被法租界當局逮捕,但身份沒有暴露,宋慶齡受共產黨委託進行營救,請史良律師利用租界內資產階級法律程式,提出在租界內解決,不許移提,獲得成功。但在鄧中夏快要獲釋時,被叛徒出賣,蔣介石親自下令強行引渡鄧中夏至南京殺害。”

鄧中夏的遺墨存世不多,這函札我也特別地加以珍護。

責任編輯:鄭詩亮

校對:劉威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7-12

相關文章

蕭紅逝世後,許廣平寫過兩篇追憶文章,卻隱約透露出不耐煩和醋意

蕭紅逝世後,許廣平寫過兩篇追憶文章,卻隱約透露出不耐煩和醋意
1923年10月,北國的秋天,天高雲淡,風清氣爽. 北京女子師範學堂,許廣平像往常一樣,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翹首以待一位老師--魯迅先生. "叮鈴鈴--"上課鈴聲一響,她見著一個黑影 ...

47年朱安大限將至,交代許廣平兩份清單,生前所有財物和一份溫暖

47年朱安大限將至,交代許廣平兩份清單,生前所有財物和一份溫暖
1906年,魯迅在日本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習已近兩年.在此之前,他在東京求學,那時正是日本國力強盛之時,又在甲午海戰中打敗了中國的北洋水師,整個日本瀰漫著野心的氣息和對中國的輕蔑.當時日本的報紙上印著這 ...

魯迅去世後,宋慶齡勸許廣平不必從一而終,她為什麼不聽?

魯迅去世後,宋慶齡勸許廣平不必從一而終,她為什麼不聽?
魯迅和許廣平之間的"師生戀",曾經在民國時期轟動一時. 從1926年,魯迅帶著許廣平第一次一起離京南下算起,一直到1936年10月19日魯迅去世.許廣平和魯迅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十年. ...

寄情良遇知音 高懷惠心鳳仙

寄情良遇知音 高懷惠心鳳仙
在北京的八大胡同裡,與賽金花齊名的名妓還有一位,她叫小鳳仙.因蔡鍔大將軍的出現,使得小鳳仙的名聲大振,又因諸多關於小鳳仙影視劇的上演,使她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參.眾兩 ...

賀龍老上司陳渠珍是土匪出身,有人提議除掉他,毛主席如何批示?

賀龍老上司陳渠珍是土匪出身,有人提議除掉他,毛主席如何批示?
在全國基本實現解放後,國民黨反動派已經難以在解放區內掀起風浪,全國範圍內基本沒有大規模戰事發生.不過,滯留在解放區的國民黨殘部和當地的惡霸土匪互相勾結,在新解放區內大肆燒殺搶掠.破壞基層. 為此,中國 ...

選擇大於努力!國共合作分裂後,北伐的8個軍立場不同,命運迥異

選擇大於努力!國共合作分裂後,北伐的8個軍立場不同,命運迥異
序 "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餘所著< ...

1930年,國民黨中將被我軍俘獲,看到毛澤東大喊:潤之,放我生路

1930年,國民黨中將被我軍俘獲,看到毛澤東大喊:潤之,放我生路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毛澤東這首膾炙人口的<漁家傲>,寫於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 ...

中原大戰為何是蔣馮閻李四家打?歷史課本沒說明白的,不妨看這裡

中原大戰為何是蔣馮閻李四家打?歷史課本沒說明白的,不妨看這裡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二屆四中全會後,蔣介石準備繼續北伐,但當時的國民黨派系林立,兩湖.兩廣的內證尚未結束,後方還很不鞏 ...

追夢路上的湖南共產黨人 | 陳子博:“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追夢路上的湖南共產黨人 | 陳子博:“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毛澤東引用杜甫憑弔蜀相諸葛亮的詩句,給早期的親密戰友陳子博書寫的輓聯.毛澤東一生給許多為國捐軀的仁人志士.戰士親友寫過輓聯悼詞和唁電祭文,這是 ...

和珅見錢灃其家貧裘薄,凡勞苦之事就派他,終積勞成疾而逝

和珅見錢灃其家貧裘薄,凡勞苦之事就派他,終積勞成疾而逝
<畫人傳>~第356篇 和珅見錢灃其家貧裘薄,凡勞苦之事就派他,終積勞成疾而逝! 文/盧秀輝 錢灃(1740年4月26日-1795年10月30日),字東注,一字約甫,號南園,雲南昆明人. ...

聯省自治的尷尬:民主淪為各省督軍的工具,北洋政府孫中山均反對

聯省自治的尷尬:民主淪為各省督軍的工具,北洋政府孫中山均反對
在中國歷史上,北洋政府總共存在了15年時間,這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在中國近代史上,這一段時期卻是近代先進知識分子對國家前途和未來艱難探索的時期,在這期間不光有過議會制.總統責任制.總理 ...

1981年,74歲的蕭克回鄉來到蕭亮家,蕭克感嘆:蕭家只剩我一人了

1981年,74歲的蕭克回鄉來到蕭亮家,蕭克感嘆:蕭家只剩我一人了
從北伐戰爭到南昌起義,再到井岡山時期保衛中央蘇區的鬥爭,再到後來的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蕭克的軍旅生涯幾乎涵蓋了我黨我軍從成立之初開始的每一個重要的時期. 25歲任軍長,27歲率領紅六軍團先遣西征,拉開 ...

陳誠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人,但打仗能力卻一般,跑到臺灣結局如何?

陳誠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人,但打仗能力卻一般,跑到臺灣結局如何?
老蔣身邊文臣武將也不少,能值得老蔣信賴的人卻很少.不過陳誠卻是老蔣信賴的人.之所以老蔣信賴陳誠,原因其實並不難.但陳誠的打仗能力可不是一般的爛,從陳誠的資料來看,陳誠並沒有打過什麼勝仗,這樣的人還能受 ...

南京紫金山隱藏的小秘密

南京紫金山隱藏的小秘密
大家好!我是曉楓!今天給大家聊聊紫金山,紫金山也叫鐘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南京的風水寶地!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紫金山的一些小秘密!直接上圖 1.首先大家最為熟悉的肯定是中山陵了,孫中山先生1866 ...

毛澤東與孫中山的交往

毛澤東與孫中山的交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毛澤東毅然投筆從戎,參加駐長沙的起義新軍二十五混成協五十標第一營左隊,成為一名列兵. 他一面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隨時準備上前線同清軍作戰,一面閱覽各種報紙,關注反 ...

辛亥革命110週年,盤點獨立的十五個省份各位都督的迥異人生

辛亥革命110週年,盤點獨立的十五個省份各位都督的迥異人生
#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第二天宣佈湖北獨立,成立湖北軍政府. 隨後幾個月內,革命席捲全國.關內的十八個省或起義.或宣佈獨立,最終湖北.湖南.陝西.江西.山西. ...

陳延年:一生未婚,沒有戀人,最先醒來,最先赴死

陳延年:一生未婚,沒有戀人,最先醒來,最先赴死
1981年7月1日 ,胡耀邦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週年大會上說:我們深切懷念我們黨建立時期的重要領導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鄧中夏.蘇兆徵.彭湃.陳延年......等同志." 青春 ...

「我們的節日」燒烤、瀨粉……恩平人的“中秋味道”

「我們的節日」燒烤、瀨粉……恩平人的“中秋味道”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 又到了一年一度賞月時 早在<詩經>中就有中秋"祭月"的記載 民間賞月記載最早始於魏晉時期 盛於唐宋 綿延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五湖四海 天南 ...

1973年楊振寧與毛主席合影留念,杜聿明十分珍惜,將照片懸掛客廳

1973年楊振寧與毛主席合影留念,杜聿明十分珍惜,將照片懸掛客廳
1950年,楊振寧與國民黨高階將領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結為夫妻.作為國民黨43名主要戰犯之首,杜聿明長時間在北京的戰犯改造所接受改造.杜聿明被特赦後,中美關係一度劍拔弩張,遠在海外的楊振寧與杜聿明見面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