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古裝玄幻劇《斛珠夫人》的收官,對於該作品的種種評論也最終呈現“蓋棺定論”之勢。
可能對許多人來說並不太瞭解,這部作品實則也是改編自作家蕭如瑟的成名之作。
作為主修經濟學專業的蕭如瑟,似乎她更大的興趣則在於文學和藝術領域。
正所謂“人如其名”,蕭如瑟憑藉著一份對文字和音樂的喜愛,用個人的宏大手筆將一部帝王霸業與紅顏易老的玄幻傳奇大劇展現在讀者面前。
與此同時,作為雲集到楊冪、陳偉霆、徐開騁等當紅知名藝人的《斛珠夫人》,可以說自上映就引起一番熱切關注。
然而,隨著該劇的開播,網上開始浮現出不少的吐槽之聲。
不少觀眾紛紛表達出對作品中人物造型缺乏新意,與之相似的則是劇情的老套,三角戀的人物感情糾紛似乎看到開頭就知道了結尾的不滿情緒。
其實,平心而論,《斛珠夫人》無論是從劇本宏大的主題、人物塑造、情感交織等劇本“核心”來看。
還是從作品場景佈置、服飾設計、特效運用等“外表”表現來說,都不乏可圈可點之處。
另一方面,該劇在演員“加持”上,像新生代“四小花旦”之一楊冪,以及藉助《古劍奇譚》《戰神紀》等,在古裝題材作品上人氣頗高的陳偉霆的“加盟”。
可以說,兩大主演無論在人物風格塑造,還是感情戲上的“鬥法”,無疑都是值得肯定的。
令人遺憾的是,從作品開播後的登上熱搜,到最終“收官”時候的播放量及口碑不盡如人意。
似乎《斛珠夫人》的成績慘淡,絕大部分原因還要歸咎於古裝玄幻題材作品整體走勢的下滑。
畢竟,近年來隨著一系列製作精良、投資巨大的古裝類題材作品如雨後春筍的浮現,似乎觀眾的審美也開始出現了明顯的疲勞狀態。
從《甄嬛傳》《羋月傳》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從《楚喬傳》《花千骨》到《上陽賦》《長歌行》等等。
大量源自文學作品開發而來的古裝玄幻類題材的影視作品,在捧紅了一大批年輕藝人、塑造出一大批經典銀幕形象的同時。
也因為同質化的製作、幾乎無差別的劇情等等,最終在普通觀眾的觀影、觀劇體驗方面自然而然地產生“邊際效應遞減”的狀態。
畢竟,類似題材、製作的影視作品第一次給人的感覺是驚喜,第二次給人的感覺是尚可,而更多類似作品的大量生產,最終給人的感覺是厭煩。
由此而來形成地起先關注、跟進,隨後棄劇、差評也就成為了大多數古裝題材影片“高開低走”的根本原因。
或許從這一點上來說,無論是古裝題材作品本身,還是基於此類作品而走紅的藝人,無疑都需要進行深思。
如何對古裝題材作品進行新的挖掘和創新,又如何嘗試在新的題材作品下充分展現自身的實力。
或許這是擺在無數影視創作者和年輕藝人面前的一個無法迴避的新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