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恆飛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
民以食為天,食以裝為先。太空“出差”三人組 要吃好很關鍵,更關鍵的是怎麼盛裝和儲存?浙江這家公司給出了答案。
高阻隔包裝開發實驗室,生物實驗室、檢驗實驗室及樣板車間一應俱全,從這裡生產研製出的一批特殊的塑膠餐盒,在天和核心艙內被使用。記者在位於浙江省黃巖區的祥瓏創新中心內現場看到,研發人員正在除錯生物可全降解的食品塑膠包裝新產品。
“看上去像飛機餐的餐包,搭載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們在艙內食用的宮保雞丁、魚香肉絲、藜麥桂花粥等菜品,就裝在這款高阻隔效能容器中。”指著桌面上兩個大小不一的塑膠餐盒,台州祥瓏食品容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祥瓏食容”)董事長陳華卿向記者介紹道。
精打細磨 將食品包裝盒送上太空
今年6月,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3名航天員在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為保證航天員3個月的飲食需求,祥瓏食容供應2.5萬個餐盒,包括早餐類和主餐類兩款產品,容量分別為200克和100克。
2013年,接受中國航天員中心委託的空間站長期在軌飛行餐飲保障任務後,該公司經黃巖區相關部門牽線搭橋,與國內知名院校成立攻關團隊,開始研發和生產多層高阻隔的太空食品包裝產品。
由於航天食品需要運送至空間站,選用的餐盒要考慮材料的嚴密性,滿足食品長保質期要求,符合航天發射的特殊效能發射載荷、共振等物理多項效能,還得輕巧、適合長途運輸。
“產品體積、克重、回收率等標準相當精細,為此我們推翻過多個方案。”陳華卿告訴記者,此次供應的產品採用國際領先的PP/AD/EVOH/AD/PP多層共注技術生產,達到超高的氣體密封性,阻光率達到100%,阻氧效能對比普通單層聚丙烯包裝提升了數十倍。
其間,研發團隊還研製了相應的多層共注裝置、氣調包裝封口裝置、高阻隔封口膜材等,多項技術整合使得這一高阻隔效能容器可滿足微波加熱與熱風加熱,耐溫120℃。相應的產品技術具備民用價值,可保證大多數的食物在零新增下的長期常溫儲存。
據悉,航天員可以透過魔術貼將餐盒黏在艙壁,或者透過餐盤上的卡位吸附獲得與地面一樣的用餐感受。廢棄餐盒重疊率高、不佔用多餘空間,最終會在重返大氣層時燒燬。
重視研發 技術改良緊扣社會所需
對陳華卿而言,2019年投資5000餘萬元,開始建設祥瓏創新中心,為之配備數層共擠裝置、共注裝置等以及透氧率測試儀、600Mpa超高壓殺菌裝置等技術裝備,對企業提升科研實力、加快成果轉化意義重大。
“創新中心的4億瓶/年高阻隔食品容器的產量水平,保障了本次航天員執行任務所需的餐盒供應量。”陳華卿說,憑藉多年技術經驗的積累,緊扣社會所需,近兩年公司能更主動地參與相關新產品研發。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聯合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膠汙染治理的意見》,提出要加大可迴圈、可降解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提升替代材料和產品效能。
“以生物基木質纖維素可全降解材料為研究物件, 我們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三菱化工等公司的研發部門深度合作,開發出具有獨立產權的生物基全降解高阻隔容器包裝。產品目前已經進入中試階段。”祥瓏食容首席科學家薛立新博士介紹,它將為海運、遊輪、漁船等海洋活動提供綠色生活包裝,為日化用品、食物提供全套的可海洋環境水解容器,並且在海洋環境下實現全降解,緩解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膠問題。
“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以及外觀專利2項……創辦數年來,公司專注於阻隔性食品包裝容器技術,堅持科研投入,於2016年透過高新技術及浙江省科技型企業認定,目前年研發費用佔銷售的6%以上。”陳華卿介紹。
編輯:張爽
稽核:王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