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就怕上綱上線,最先唱的小潘潘自己都說了,她壓根沒用戲腔,這就是歌曲,後來火了全網模仿就被說她唱的不是黃梅戲,拜託,人家本來就不是。
年輕人愛好或弘揚傳統曲藝,這本就是一件善莫大焉的好事,因為這本身需要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①你得有這愛好②還得會唱③唱得好聽人家還願意聽。
就象郭德綱的相聲一樣,相聲的本質是雅俗共賞~你得先要讓大家願意聽,然後還能樂起來,然後再談“含著淚受教育昇華人生”的事。
我大中華的傳統文化博大而精深,每個時代每個人的理解都有不同都有差異,儒家思想上千年,不也產生了無數流派?
同樣的,對於傳統曲藝,每個年齡段領悟的東西也都不一樣,十三歲和六十歲時候的認知和品味能一樣麼?
文化最可貴的是什麼?先是認同先是喜愛,然後再談流派,正統之類的東西。
先秦·孔子《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不需要每個人都懂都喜歡一樣的東西。
那些批評的人也奇怪,我敢說他們90%的人都沒正經聽過黃梅戲,但卻批評人家唱得不正宗,不尊重原著,汙辱國粹…更有甚者,還批評人家唱得騷!!
唉…這麼比喻吧,傳統曲藝就象四大名著《水滸傳》,有人看門道,有人看熱鬧,有人則盯著潘金蓮…當然了,還有人就愛流著口水盯著潘金蓮不放,還要罵人家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