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調味料。它們不僅能為食物錦上添花,在養生保健方面也功不可沒。
花椒:止痛
花椒位列調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調味之王”的美譽,具有芳香健脾、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殺蟲解毒、止癢等功效。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講道:“花椒堅齒,烏髮,明目,久服好顏色,耐老,增年,健神。”
#用法
祛痘:花椒水敷臉祛痘特別有效。
治牙痛:口嚼花椒可有效緩解牙痛。
治凍瘡:如果凍瘡沒有破潰,可以用花椒、生薑煎水,放至不太燙時浸泡雙手,促進血液迴圈。
治痛經:將花椒與食鹽熱炒後敷於腹部,可治療由於寒凝氣滯導致的痛經。
治關節痛:花椒50克壓碎,鮮姜10片、蔥白6段切碎,三味材料混在一起,裝在紗布包內,在藥袋上放一熱水袋,熱敷30~40分鐘,每日兩次可緩解關節痛。
生薑:去寒
生薑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藥,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溫肺止咳等作用。
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溼、寒冷侵襲後,急以薑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用法
止咳:取生薑切碎榨汁,兌一半溫開水,兩者比例是1:1,兌好後拿生薑汁來回擦後背10分鐘左右,對風寒咳嗽有很好的效果。
風寒感冒:以適量的生薑、紅糖煮湯,可暖身去寒,對治療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消化不良:用生薑加蘿蔔燉湯喝,可止吐解膩。將生薑置於豬肚內煮湯吃,可治消化不良和脾虛。
八角:增強免疫力
八角是製作冷菜及燉、燜菜餚中不可少的調味品。
中醫認為其具強烈香味,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等功效,可用於寒疝腹痛,腎虛腰痛,胃寒嘔吐,脘腹冷痛。
#用法
增強免疫力:八角與艾葉搭配煮後泡腳,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香菜:消食
中醫認為,香菜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發汗透疹,消食下氣之功。
#用法
緩解感冒症狀:冬季容易感冒的人,可以用香菜+蔥白煮水喝,它能起到辛溫發汗的作用,對感冒恢復有很好的幫助。
保護眼睛:常吃香菜,可以調節視網膜感光物質合成,緩解眼疲勞,有助於預防眼病的發生。
解毒止癢:香菜煮水擦拭面板具有解毒止癢的作用。
消食:當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時候,吃點涼拌香菜也能起到消食的作用。
胡椒:促進新陳代謝
胡椒是最常見的調味品,在餐桌上經常可見到它與鹽放在一起,有時甚至替代鹽使用。
此外,胡椒特別適於肥胖的人食用,因為它有助於新陳代謝,還有助於提高消化能力。
辣椒:開胃
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它有助於終止細胞組織的癌變過程,降低癌症細胞的發生率。
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曾做過一項持續8年、覆蓋近50萬名年齡在30歲~79歲的中國人研究,研究顯示:
每天適當吃辣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較低,經常吃辣尤其能降低癌症、心臟病和呼吸疾病的死亡風險。
#用法
消食:用香菜與青辣椒共同切絲涼拌,對於消食很有幫助。
有助於緩解風溼性關節炎:將鹽、茴香、辣椒炒熱後熱敷,可用於風溼性關節炎。
陳皮:護嗓
陳皮氣香,味辛而微苦,具有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溼化痰等功效。
#用法
去油膩:燉湯時放些陳皮有去油膩的作用,比如燉大骨湯,還有理氣化痰的作用。
資料:成都商報、養生中國
編輯:吳興婷